第1318章 冲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能这么玩儿?你这个坏人。”  

“账嘛,分成嘛,不就是数字。数字怎么做不行?只要我愿意,表面十八成的收益,我能在实际上还是做回五五分成。”他一脸坏笑,“甚至不用我出手,丁作栋带出来的那几个徒弟都能干成,还让人挑不出毛病。闪金平原这些土老冒实在太嫩了,为了几个数字,差点闹到盟军崩溃。”  

他有一句话没说,其实,康琅只需要几个好会计。  

镜子终于哑口无言。  

“实际上,贝迦、爻国都深谙此道,否则这么多年来,闪金平原为什么被它们耍得团团转?”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爻王宫,御书房。  

“…今年春末的勘粮情况就是这般,只要汛期少遇几场狂风,夏季仍可丰收。”  

“冬春时节,赤谷马群新下了八十多匹马驹,七匹夭折,其余情况良好…”  

爻王拄着下巴听,好像有点走神,这时忽然道:“新进入高浦旧地、给司徒家和盟军提供钱粮那个仰善商会,好像向我们求购良马?”  

“正是。”官员立刻汇报,“据范霜报述,仰善商会首批求购名单中,有赤谷马百匹。”  

爻王哦了一声:“胃口倒是不小,一下就要百匹。”  

“依王上之见?”  

爻王正要开口,守在门外的宫人忽然清声道:  

“大监国到!”  

话音未落,一名黄衣丽人信步了进来,如入无人之境。  

身形依旧绰约,但两鬓已经微霜。  

正是青阳到了,身后还跟着两名面无表情的侍从。  

她来见爻王,不需要通传。  

爻王面色如故,丝毫不觉意外:“监国怎么来了?今日小朝议,只有细琐杂事。”  

朝议多半也不是满朝文武齐至,只是国君拉几个人来开会而已。有事儿说话,没事儿别来。  

今天的内容枯燥得他也想打盹,这位监国怎么会有兴趣?  

“见过王上。”青阳向爻王拱手为礼,即转身对众臣道,“诸卿请回避,我有要事与王上商议。”  

她面带笑容,语气却不容置疑。  

众臣面面相觑,而后去看爻王。  

不过即有一名大臣昂首正视青阳,洪声道:“奏议有奏议的规矩,监国理应先交案述,再等王上召见!”  

这人四十多岁,方脸圆眼,眉头都快锁成结了。  

青阳微笑不变:“游大人,你唤我什么?”  

她是大监国,贝迦派驻爻国的大监国。  

爻王安坐宝座,没有吭声。  

“我等尊你一声大监国,不代表你真能罔顾君意,更不代表你能代君理政!”游大人横眉怒目,“这里可是爻国,不是贝迦手下那些孱弱小国!”  

“游大人还是这么硬气,难怪深得君心。”青阳这句话也不知道刺中了谁,目光却望向爻王,“王上?”  

她很清楚该找谁,跟臣子争辩有失身份。  

爻王这才嗯了一声,向众臣轻轻摆手。  

游大人向爻王恭敬行礼,带头走出去,但经过青阳身边时用力甩了甩袖子,好像要拂掉晦气一般。  

其他臣子鱼贯而出,不敢多看青阳一眼。  

书房门在众人身后关闭。  

门里头静悄悄地,什么也听不到。  

众臣明白,这是里边开启了隔音结界。  

没奈何,众臣只得坐在廊下等候,都觉灰头土脸有些没趣。  

这里可是爻国宫廷,他们可是爻国重臣,居然被一个外人赶出了御书房!  

游大人直勾勾盯着书房门,没头没尾来了一句:“耀武扬威!”  

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青阳监国。  

周围还有宫卫,其他臣子不便多谈青阳,于是另起话题,有的谈政事,有的谈八卦。  

“毗夏好像挡住了盟军攻势…”  

“薛将军府的老夫人,下个月要过七十大寿,听说不想大操大办,以免冲撞了王上的寿典…”  

还有人说了什么,引起一片低笑,就有人问游大人:“这事儿你怎么看?”  

游大人心不在焉:“附议。”  

就在这时,书房后面的花园忽有群鸟起飞,百来只飞舞盘旋,好像下了一场黑白色的雪。  

爻王喜欢银喉山雀,就在这个园子里养了一大群。  

游大人就往后花园一指:“群鸟惊起!它们被吓到了,书房内或有争吵。”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这话要怎么接。  

他们能想象那副场景,也很清楚青阳能在御书房惹怒圣颜,毕竟这不是第一次了。  

几息后,才有一名大臣轻咳一声,试图缓和气氛:“这种小鸟,本来就容易受惊飞起。”  

无人接话,廊下一片尴尬的沉默。  

又过好一会儿,书房门终于打开,青阳信步而出,风度宛然。  

众臣还不得不向她行礼:“大监国。”  

青阳站在阶上居高临下,目光扫过众臣,一声轻笑:“干扰了你们的君臣朝议,现在你们可以进去了。”  

说罢,带着侍从扬长而去。  

她明明扫过每一个人,但众臣却觉得,她眼里瞧不见任何人。  

众臣这才要进殿,却听里头当啷一声,也不知什么东西碎了。  

连游大人都是脚步一顿,不敢再往里去,生怕承不住爻王的怒火。  

约莫几十息后,爻王的声音才传了出来:“进来吧。”  

大家互视一眼,垂首而入。  

爻王还坐在书桌后,姿势没变,桌上的杯子却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