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老祖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离开酒馆,他深吸一口微腥的海风,眺望漫天星斗。  

怀中摄魂镜问他:“鹿家的短板,算是找到了吗?”  

“算吧。”贺灵川叹了口气,“鹿家的短板,其实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短板。”  

“啥?”  

“穷。”贺灵川摇头,“他家最缺的就是钱,我也一样。”  

镜子想了想,忽然笑出了声。  

贺灵川没理它。  

它笑着笑着自己也觉得无趣,只得咳了一声:“你不问我笑什么?”  

“你笑什么?”  

“你不想留在鸢国,因为那里国事糜烂,根本无从扶起;可你千里迢迢跑来百列,它的情况也不见得比鸢国好多少嘛!甚至你还是个外来客,人生地不熟。”劣势不是更明显?  

“谁说的?”贺灵川在栈桥上漫步,“鸢国有惦记我的贺淳华和奈落天,这里有么?贺淳华苦心经营那么多年,在鸢国的根基比我深厚得多,我得费多大力气才能超过他?”  

告别过去,才有新的开始。  

“更重要的是,鸢国版国虽然完整,但囿于内乱;百列却是忧于外患。”百列周边四五个国家,庆国抢走刀锋港,雅国让它割地又赔款,百列看来就是挨揍受欺负的命。贺灵川初来乍到,不清楚这种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但他认为,“老实讲,外患总比内忧好解决。”  

对外还有腾挪的空间、还有合纵连横的余地;对内却得给自己动刀,刮自己的骨、疗自己的伤,有时还得掐自己的脖子。  

哪个更痛?不用多说。  

所以在贺灵川看来,百列的麻烦其实远比鸢国小得多。  

他反倒觉得,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  

“天神注视之下,人间哪有真正的太平?”但这里若是太平盛世,到处都和和气气,哪还有他大显身手的空间?  

旭日出海,霞光万道,贺灵川恰好也走到岸边。  

鸥鹭声声,细沙如雪。  

这里格外宁谧,不知谁的脚印留在沙滩上,被涨潮时分的浪花一把抹平。  

这个港湾曾经有多少过客,来来去去,匆匆忙忙,他们留下的痕迹都像沙滩上的足印,转眼就没有了。  

只有朝阳,二百年后还从这里冉冉升起。  

贺灵川心头感慨,后头有人道:“统领,找到人了,他们歇在港口的客栈里!”  

是胡旻。  

贺灵川转身,对身后的卫队道:“走,接人去。”  

他在白沙湾,西芰南部最大的自由港。  

在现实世界,他就是在白沙湾与朱大娘、董锐等人汇合,随后从这里乘船出海,经历两个月的风浪颠簸,最后才抵达了遥远的刀锋港。  

而盘龙世界的白沙湾和一百七十多年后并没有多少区别,沙子一样细腻,大船靠在港口,人类如同工蜂,在繁忙的劳作中慢慢耗尽余生。  

这一幕似曾相识。  

不过贺灵川登船前住的那一家客栈,现在还只是个水泡子咧。白沙湾的港口布局,与一百七十年后也略有不同。  

胡旻带他往前走,很快就到了永芳客栈。  

这家客栈的造型,贺灵川看了好几遍才敢确定,一百七十年后它依旧存在!  

只不过那时它已经扩建,多了两个裙楼,也不以“永芳”为名。  

这种一眼之间时空错乱的感觉,真是相当微妙,时常让他有点恍惚,不知今朝何年。  

还没等他走进客栈,里面已经有几人先出来了,为首的四旬出头,身材高大、面相清俊,气度不同于白沙港内其他农商。  

他望见贺灵川一行,目光就亮了,上前抱拳道:“敢问,可是大风军?”  

大风军衣甲鲜明,很有辨识度。  

“鹿洵鹿先生?”  

“正是!”  

贺灵川立刻回礼:“玉衡城统领贺灵川,接钟大人指示,前来迎接鹿先生!”  

“玉衡城的统领,居然这么年轻?果然英雄出少年。”鹿洵侧身一引,“要不要里面吃茶?”  

这位好热情,贺灵川问他:“鹿先生昨晚可有歇好?”  

“啊,我们的船前天就到了,昨日已在港湾逛过一圈。”鹿洵感叹,“这湾里沙子细白如雪,风景也比我们刀锋港漂亮多了。”  

这趟船贺灵川也坐过,只不过方向正好相反。海上航行至少两个月,一开始的新奇会迅速转变为无聊和枯燥,以至于船只一靠岸,旅客就争先恐后登陆。  

那种长途旅行的疲惫,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睡才能稍解。  

贺灵川微笑道:“鹿先生若是休息好了,我们就出发吧?钟指挥使也快到玉衡城了。”  

鹿洵自无异议,唤手下带好行囊,与玉衡军一同上路。  

海风吹过浓密的树林,很快就被筛掉了咸湿的味道。  

从安全的白沙湾往北,很快就会进入泷川商路。从最南端的海港走到最北边的玉衡城,要花不少时间。  

鹿洵一直左顾右盼,像是对这全新的地域格外好奇。  

贺灵川则对他这个人抱以十足的好奇。  

先前钟胜光一纸命令从盘龙城传出,让他准备接待渡船而来的百列鹿氏!  

贺灵川看到这指令时,惊得眼睛都圆了。  

后面的阿洛见到他的表情,也很慎重:“怎么,荒原上的战争又有新进展?”  

贺灵川能说什么?  

这所谓“百列鹿氏”,不就是鹿振声等人的祖先?  

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百列鹿氏和盘龙城就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