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不被理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借这一次不欢而散,贺灵川顺势划出了两人权责的边界。  

他必须让温道伦知道,有些界限不能随便越过,有些意志不能强加于人。  

最重要的是,他读过后世的史书,知道温道伦和盘龙城对付泷川水匪的主张,是错的!  

扭转玉衡城和泷川商路不利局势的窗口期,太短了。  

留给贺灵川的时间着实不多,可他要办的事情实在太多,没空闲去整这些虚头巴脑。  

与其跟温道伦慢慢磨合,不如让他快速认清现实,以后才好各司其职,井水莫犯河水。  

“温先生看似温和,实则执拗。”孙茯苓也道,“确实,你轻易说不动他。”  

“他们那一套要是行得通,萧统领为什么被调走了?”贺灵川淡淡道:“在我接管玉衡城之前,他们努力了大半年,别说消灭泷川匪患,就连水泊里面哪些是匪、哪些是民都搞不清楚!”  

“从前盘龙军消灭荒原土匪,无往不利。但荒原土匪是穷匪,拿着草叉上路打劫,只要给点活路他们就不拼命;泷川水匪却是富匪,世代都干这个营生,那草泊里面的一个个水寨,你都说不清它是村镇还是匪窝,光斩首水匪头子也没用,今天杀一个,明天就冒出来一双,跟九头蛇似地。按照萧统领和温先生的做法,不把整个泷川夷平、不把人全杀光,这匪根本剿不完。”  

他一边说一边涮了块薄切羊肉,吹掉热气才放到孙茯苓碗里:“吃。”  

孙茯苓嚼得斯斯文文,咽下去才道:“温先生想着,不用太着急,这里毕竟是盘龙城的领地了。”  

“他不急,我急啊。”贺灵川心道,老子看过后边的剧情推演,怎么能让玉衡城一路走进死胡同里?老温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救他!  

按照原有历史,温道伦会因匪患而死。  

贺灵川改变这段历史,也就是救他一命呵。  

“泷川匪患背后有贝迦推动。唉,要比消耗比坚持,谁耗得过贝迦?但若想用武力强行消灭,玉衡城军伤亡太大,正好遂了伏山烈和西芰伪军的愿望。”贺灵川长叹一声,“要是把大风军调给我,哪怕只给一半军队,我都能强行推平泷川。可惜啊,现实太骨感,我能倚仗的只有玉衡军。”  

他今后的期冀,就是比照大风军的标准,把玉衡军也练成一支无敌之师。  

但,路还长着呢。  

孙茯苓问:“你现在的做法,是想以水匪治水匪,孤立伏山烈么?”  

“能过安生日子,谁愿意刀口舔血?”贺灵川简洁道,“只要千金寨和球帮接受了我的提议,其他帮派都会效仿。”  

这就叫带头示范效应。  

他再吹得天乱坠,也要匪帮自己尝到甜头,才能安心给玉衡城打工。  

“今后,我们只打西芰伪军就行。如果他们入侵其他帮派的管辖路段,就别怪我们和其他帮派一起揍它。”  

孙茯苓喝了口酒:“你好不容易把这些匪帮打得半死不活,现在又用路税供养他们,不怕他们羽翼再丰、变成路霸?”  

这就是温道伦的疑虑和不满。  

“我把他们打得半死不活,只会便宜伏山烈。”贺灵川看得通透,“我剿匪越狠,伏山烈的势力越大。”  

外部压力越大,泷川的内并就越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三天两头就会上演。  

他没忘记百多年后吴绍仪从老水蜥那里获取的口供,正是伏山烈兼并了泷川水匪,变成尾大不掉之势,才给玉衡城造就那么多麻烦。  

既然贺灵川乱入这段历史,就要从源头掐断祸端。  

历史上接二连三的水匪袭城并没有发生,贺灵川作为大统领已经开了个好头,他需要把这优势不断扩大。  

“至于千金寨这些水匪,正是要少些约束,才能容他们自由发挥。”贺灵川收敛笑容,“说到底这还是招安,匪徒们迟早会知道,他们的顶头上司不再是帮主寨主,而是玉衡城!”  

孙茯苓也挟了一块羊蝎子,噘了噘嘴:“你和温先生要是也这么坦诚多好。”  

贺灵川笑而不语。  

说来简单,但哪有一把手对一把手推心置腹,一把手给一把手做工作汇报的道理?  

谁这么干了,就是向对方妥协。  

有些话,碍于身份地位根本说不出口。否则,温道伦又何必请孙茯苓居中做这个和事佬呢?  

今番言辞,孙夫子也会斟酌之后转告给温道伦的。  

她唇角沾一点酱汁,贺灵川抬手就帮她擦掉了,很自然地放自己嘴里啵地一吸。  

孙夫子白他一眼,俏颜看起来更红了。  

盘龙城,干戈厅。  

温道伦的急报放在台面上,在场几人都已经看过。  

钟胜光问得简短:“如何?”  

指挥同知赵先河摇头:“几窝小小水匪,不仅不剿,还能坐收路税,还得我们养着。岂有此理?”  

就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姓贺的怎么想出来的?  

南轲将军提问:“这分红是什么意思?”  

“水匪收上来的路税,数出两成交给玉衡城。每半个月内管辖路段安全无事,就把这钱再返还给水匪。”赵先河解释,“同时玉衡城还要额外拿钱补贴他们。”  

南轲将军一听就来气:“光是路税全给就够离谱了,凭什么玉衡城还要补贴水匪?这不是养着他们肥吃肥喝?喂,这样算下来,玉衡城得倒亏多少钱?”  

“温道伦算过账了,目前只有千金寨和球帮受聘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