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新闸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途中。  

顾玲珑问道:“下这么大的雨,去顾公馆做什么?”  

徐思齐手把方向盘,两眼目视前方,说道:“好长时间没见到倾城了,赶上今天没什么事,过去看看她。”  

“倾城她很好,你不用惦记。”  

“唉,怎么可能不惦记…”  

正在这时候,车载电台电源灯不停的闪烁。  

每当有重大案情时,总捕房都会通过车载电台发布消息。  

这种技术非常简单,基本和无线电短波呼叫差不多,只是在接收距离上有一定的限制。  

徐思齐伸手按下开关按钮。  

电台里传出一个讲英文的女声:“刚刚收到消息,新闸路沁园邨发生严重械斗事件,伤亡人数不明,附近的警务人员请即刻前往。重复播报,刚刚收到消息,新闸路沁园邨发生严重械斗事件,伤亡人数不明…”  

新闸路与徐思齐现在所处的位置,只隔着大约一英里。  

此时,雨势渐渐停歇。  

徐思齐略一思索,调转车头朝新闸路方向驶去。  

按说,新闸路不属于虹口巡捕房辖区,静安巡捕房和普陀巡捕房会更近一些。  

只不过,身为英租界唯一华捕探长,如果能及时出现案发现场,第一时间处置案情,肯定会引来上司的赞赏。  

毕竟,英租界当局还是比较注重实干型人才。  

说的简单一点,每当出现麻烦时,需要有人站出来解决麻烦。  

而这个人,就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机会。  

十几分钟后,福特轿车一路疾驰,来到了新闸路。  

令人意外的是,街上积水很少。  

大马路大雨如注,这边似乎只是小雨级别。  

顾玲珑摇下车窗,向外看了一会,说道:“这里好像没怎么下雨…”  

徐思齐停下车,说道:“隔道不下雨,继续往南走,可能干脆都没下雨。玲珑,你在车里等着,我过去看一眼。”  

顾玲珑点点头,目送着徐思齐下了车。  

前面不远处,十几名刚刚赶到的巡捕正在勘察现场。  

新闸路原为英军运兵路,最开始只是窄窄的一条土道,因为临近苏州河,渐渐成为英租界繁华地带,这里也是最早开通有轨电车的路段。  

此刻,街边横七竖八躺了十几个人,棍棒砍刀铁尺扔了一地。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帮派之间的火拼。  

在上海,这种事情如同家常便饭。  

左手边第二条巷子里,矗立着一栋欧式风格的三层建筑,墙上钉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铜制路牌:新闸路1124弄9号。  

徐思齐知道,这是电影明星阮绫妤的住处。  

当初,为了赢得阮绫妤的芳心,被誉为“茶叶大王”富豪唐季山,花费十根金条买下这栋洋楼当做定情物。  

至此以后,两人以公开的情人关系住在这栋房子里。  

提起唐季山,在上海称得上是赫赫有名,尤其他的风流韵事,经常出现在各种娱乐小报上。  

之所以会出现在娱乐小报,是因为他的绯闻对象,大部分都是当红女明星。  

阮绫妤只是其中之一。  

或者也可以说,阮绫妤是唐季山某个阶段的情人。  

任何时代都一样,强权之外,金钱同样可以为所欲为。  

现场情况,很快有了一个初步结果,伤者全都是青帮的人。  

半小时前,这些人在附近餐馆吃饭,遭到一群不明身份者的突然袭击。  

双方从餐馆打到街上。  

有准备的一方,胜算总是会更大一些。  

猝不及防之下,青帮的人吃了亏,除了几个腿脚快的跑了,剩余的全都被撂倒。  

“先送伤者去医院。另外,派人寻找目击证人。”  

“是。”  

好在没死人,案子相对来说还不算太严重。  

阮绫妤家那栋楼的三楼阳台,刚好正对着案发现场。  

阳台门敞开着,一个身穿旗袍的女人迈步走了出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香烟。  

天色已晚,加上距离有些远,看不清她的脸。  

徐思齐心想,这个女人要么是佣人,要么就是阮绫妤本人。  

女人站在阳台暗影里,烟头的忽明忽暗。  

一名巡捕举着手电筒,漫无目的的晃了一下。  

手电筒光柱定格在女人的脸上。  

那是一张精致美丽的脸,却似乎承载着万般的无奈与愁绪。  

二十分钟后。  

徐思齐回到车里。  

顾玲珑问道:“出什么事了?”  

徐思齐一边启动汽车一边回答:“帮派火拼,伤了十几个…”  

其实,他多少已经猜出来了。  

那些身份不明者,十有八九是斧头帮的人。  

情况也确实如此。  

起因很简单,去年春节的时候,黄耀发约王冠樵见面,为他和蒋委.员长调解矛盾。戴老板见缝插针,乘机安排人手刺杀王冠樵。  

若不是徐思齐暗中相助,王冠樵差一点命丧当场。  

真正混帮派的人,讲究的是恩怨分明。  

以王冠樵的脾气,他怎么肯咽下这口气,特意从广西发来电报,命令斧头帮给黄耀发一点颜色瞧瞧。  

这次遇袭的那些伤者,基本都是黄耀发的亲信弟子。  

大约四十分钟后。  

法租界霞飞路。  

顾公馆。  

客厅内,顾太太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浏览着今天的《申报》经济版。  

顾太太并非普通家庭妇女,当年那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