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瞒天过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粗略检查了一下伤势。  

徐思齐知道,剔骨刀刺中了要害,乔公公撑不过三两分钟。  

“乔公公、乔公公?”  

“呃…”  

乔公公缓缓睁开了浑浊的眼睛。  

徐思齐蹲下身,问道:“看到凶手的样子了吗?”  

“蓝眼珠…”乔公公气息微弱的说道。  

“男的女的?”  

“男的…”  

郑重急切的说道:“他长啥样,穿啥样衣服?”  

乔公公摇了摇头,身下的鲜血越来越多。  

蓝眼珠,毫无疑问是一个外国人。  

郑重说道:“思齐,马市一带洋人很少。”  

徐思齐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洋人少,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他刚要起身,却被乔公公一把抓住手腕,喘息着说道:“我是地地道道的老北惊人,地安门鼓楼外的护城河,东属第一个门,就是我家,什刹海,景山,离着都不远…”  

郑重在一旁不耐烦的说道:“思齐,事不宜迟,别听他絮叨了。”  

徐思齐说道:“你往东,我往西。在白记铁匠铺会合。”  

郑重点了点头,说道:“你麻利点。”  

说完这句话,他快步走了出去。  

乔公公继续说道:“小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兄弟姊妹也多,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我爹也不知道咋想的,送我进宫当了太监。唉,说起来,我的运气还算不错,混了五年,居然能在皇上身边听差,那几年,小日子过的真是舒服,大把的银子…”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精神头似乎也一下子好了起来。  

“乔公公,你休息一下…”  

徐思齐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的征兆,或许在下一秒钟,乔公公就会永远的停止呼吸。  

“咳咳、咳咳咳,挨、挨千刀的洋鬼子,刚刚那一脚,踹的我好疼啊…”  

乔公公剧烈的咳着,身体稍微摆正了一些在他胸口上,印着一个不算清晰的鞋印。  

他刚才始终是侧卧姿势,徐思齐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估计应该是凶手进来后,先一脚踹翻了乔公公,然后才痛下杀手。  

鞋印的纹路很特别,弯弯曲曲像是水波纹。  

对这种鞋印,徐思齐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款意大利进口皮鞋,他自己恰好也有一双。  

“咳咳咳、咳咳…”  

乔公公一口气没上来,身体抽搐了一会,很快气绝身亡。  

徐思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上次乔公公能够活下来,并不是凶算放过他,而是时间上来不及了。  

问题是,即便猜到了结果。  

为了一个倒马桶的老头子,巡捕房也不太可能提供保护。  

他本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活着,无人在意。  

死了,同样波澜不惊。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  

碧空万里,艳阳高照,连一丝风也没有。  

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这种情形下,除非走近了,否则的话,很难分辨哪一个是蓝眼睛的洋人。  

白记铁匠铺前,郑重叉着腰四处张望。  

铁匠铺对面,是马市唯一的电车站,进出马市都要在这里上下车。  

电车间隔时间很长,至少要一个小时左右。  

看到徐思齐走过来,郑重快步迎上前,沮丧的说道:“甭费劲了,那家伙肯定是跑了。”  

徐思齐四处看了看,说道:“我们就在这里等。”  

“等?”  

“对。”  

“你是说,凶手还没走?”  

“你来的一路上,有看到洋人吗?”  

“没有。”  

“我们和凶手脚前脚后,他不会走的太快。况且,我刚才也问过了,半小时前,电车刚刚过去了一趟。”  

“他为啥不会走的太快?”  

“一个外形特征明显的洋人,若是行色匆匆,会更加引人注意。我相信,他刚刚杀了人,一定会加倍小心。”  

既然要低调行事,凶手当然也不太可能开车前来。  

郑重想了想,说道:“万一,他乘坐的是黄包车,骑脚踏车…”  

徐思齐笃定的说道:“来的路上,我并没看到。”  

郑重回想了一下,马市道路狭窄,轿车当时开的很慢,还真是没看到自己说的那种情况。  

进出马市只有一条大街,既然途中没遇到,凶手就一定还在马市。  

而乘坐电车离开,确实是最理想的方式。虽然马市一带洋人很少见,但是电车上却有很多。  

凶手只要混在其中,就可以瞒天过海,躲过追捕。  

徐思齐信心十足。  

凶手是蓝眼睛的洋人,穿着一双水波纹鞋底纹路的意大利皮鞋。  

只要着两条线索互相印证,基本就可以确定凶手身份。  

电车由远而近开过来。  

电车站全都是中国人,连半个洋人也没有。  

郑重凑过来,低声说道:“他会不会临时改了主意,坐黄包车跑了?”  

徐思齐说道:“按说不会。乘坐黄包车,会留下很多线索…”  

正在这时,一个头戴黑色礼帽,身穿土黄色风衣,系着围脖的人走了过来。  

围脖很宽大,几乎挡住了整张脸。  

他的一双眼睛,正是欧美国家人士特有的湛蓝色。  

这个人目光一瞥,刚好看到徐思齐和郑重。  

他忽然转身就走。  

郑重用英语喝道:“站住!”  

他这一喊,那个人走的更快了,穿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