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马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  

马市里。  

是一个地名。  

最早是交易牲口的集市。  

不止是马,也包括牛、羊、骡子、驴、猪,等等。  

真正的马市早就搬到闸北了。  

英租界的马市只是一个地名。  

乔公公,就居住于此。  

傍晚,徐思齐驱车独自来到马市里。  

虽然派人去问了卫生署,但是并没有得到乔公公的详细地址。  

乔公公搬了一次家,新住址并没有在卫生署备案。  

所以,无从查找。  

只知道他住在马市一带。  

按说,本来可以等到明天,乔公公每天都会到海棠里倒尿桶。  

徐思齐有一种预感,总觉得这件事宜早不宜晚,即使没有准确地址,还是决定来试试运气。  

在马市附近,估计见过乔公公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用心打听一下,应该能够找到他。  

问了几个人,都对乔公公有一些印象,就是没人知道他住在哪。  

马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没有一个大致范围,要想尽快找到人,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徐思齐漫无目的,在街上走走停停。  

在一些主要路口,随机找人询问乔公公的下落。  

半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毫无进展。  

街边有一处告示栏,上面张贴着一则醒目的租房广告。  

徐思齐脑中灵光一现,对啊,乔公公经济拮据,肯定不能租太贵的房子。  

又问了几个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北街的房租最便宜。  

北街的房租之所以便宜,是因为那一带都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  

而且地势低洼,大部分房屋地基明显下沉,每年到了雨季,甚至会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  

英租界房租平均下来,每月大概在10块大洋左右。  

最贵的一般也不会超过20块。  

而在同等条件下,马市北街的房租,只需要五块大洋,甚至更低。  

从经济角度考虑,乔公公搬到北街的概率更大。  

问清楚了方向,徐思齐快步朝北街走去。  

马市小街小巷特别多,若是开着轿车反而成了累赘。  

这样一路步行,还能边走边打听。  

果然,越往北越安静。  

估计是年久失修的原因,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  

街边有一个烟摊。  

徐思齐走过去,客气的说道:“劳驾,跟你打听一个人,认识乔公公吗?”  

“认识。他总来我这买烟…”烟贩回答道。  

徐思齐心中暗喜,赶忙说道:“他住哪里?”  

“就前面那条巷子,从馒头铺左转进去,具体哪一家…我就不晓得了。”  

“谢谢。”  

徐思齐疾步快走。  

身后的街灯投射过来,地上是他长长的影子。  

影子拖的很长,看上去有些夸张。  

徐思齐注意到,本来重叠的一个脑袋影子忽然消失不见。  

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至少相隔五米远,否则的话,就不会只看到一个脑袋的影子,而应该是半身或是全身。  

人来人往的街上,若说身后有人跟着,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左右并没有岔路口,身后的人去哪了?  

此时,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正蹲在路边的阴影里似乎在系鞋带。  

徐思齐看了一会,迈步走了过去,在男子身前停下脚步。  

男子慢慢抬起头。  

“鞋带系好了吗?”徐思齐问道。  

男子三十多岁的年龄,膀大腰圆,一脸的横丝肉,一对耷拉眉三角眼,看面相就不像好人。  

他穿了一双千层底布鞋,根本没鞋带。  

男子站起身,上下打量着徐思齐,说道:“你谁呀?”  

徐思齐说道:“你跟了我十几分钟,到底想干什么?”  

“马路是你家的啊,你能走,我就不能走?”男子呛声说道。  

“证件看一下!”  

“凭啥…”  

徐思齐亮了一下证件。  

男子不情不愿的掏出证件递过去。  

徐思齐打开证件一看,上面的名字赫然竟是“田宝城”三个字。  

对比证件上的照片也一般无二。  

眼前这个人,就是被水生称为“田秃子”的田宝城!  

徐思齐明白了,这个家伙出现在法华寺那次,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没可能这么巧,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一个人两次。  

偌大的上海,这种事情很难发生。  

这是有预谋的监视!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监视自己?  

徐思齐不动声色,把证件扔了回去,说道:“田宝城,家住法华镇吉顺街54号。我记住你了,滚吧!”  

田宝城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徐思齐想了想,大步流星继续朝馒头店走去。  

到了馒头店,左手边是一条狭长的小巷。  

巷子里没路灯,漆黑一片。  

巷内传来脚步声,一名老者拎着空油瓶子,拄着一根手杖,慢慢朝街边的油坊走去。  

徐思齐迎上前,说道:“老先生,请问,乔公公住哪一家?”  

“第二家。闻着味儿就能找到,还问啥…”  

老者头也不回的说道。  

徐思齐进了巷子,来到第二家门前,果不其然,一股淡淡的尿骚味扑鼻而来。  

院门虚掩着,一辆平板车停在院子里,车上摆放着两排木桶。  

进了院子,绕过挡在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