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询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嗣支好了脚踏车,迈步来到仓永面前,规规矩矩的鞠了一躬:“父亲。”  

仓永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的表示。  

仓永太太走了过来,她对丈夫与人打斗毫不惊讶,径直来到真嗣面前,温言说道:“真嗣,生日会这么快就结束了?”  

“场面太闹了,我不习惯。提前回来了。”真嗣回答道。  

仓永太太微笑着说道:“我的真嗣,还是那个喜欢安静、不被打扰的小男孩。”  

“是。”  

“你提前回来,由美肯定会不高兴吧?”  

“还好。”  

“怎么会还好呢,由美的生日,她肯定希望朋友们都在…”  

他们说的是日语,一般人也听不懂。  

此时,松本植树高举东洋刀,摆了一个很奇特的起手式,围着仓永慢慢转圈,准备寻找破绽一击即中。  

仓永皱了皱眉,忽然开口说道:“等一下,你和新阴流剑派是什么关系?”  

“算你有眼力。至于我和新阴流的渊源,等我割断你的脖子的时候,再告诉你吧!”松本植树桀桀笑道。  

正在这时候,一个青年男子来到松本植树近前,低声说了几句话。  

松本植树脸色骤变,他立刻把刀收起来,带着几个鼻青脸肿的日本浪人,分开人群匆匆离去。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一场不可避免的流血冲突,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顷刻间化于无形。  

很快,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  

徐思齐注意到,青年男子并没有和仓永打招呼,而是快步穿过马路,上了停在街边的一辆黑色轿车。  

又过了一会,轿车车灯亮起,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对这一切,真嗣似乎浑然不觉。  

“真嗣,既然回来了,陪我们去外滩散散步。”  

“是。”  

城隍庙距离外滩很近,步行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  

徐思齐站在暗处,目送着一家三口远去。  

“小姐,人都走了,门栓可以还给我了吧?”面馆老板站在街边,远远的对顾倾城说道。  

徐思齐这才发现,身边的顾倾城竟然拎着一根铁门栓。  

他不禁问道:“倾城,你拿它干嘛?”  

“给老先生的武器呀,他赤手空拳,打起来肯定吃亏。哦,这个东西,是面馆老板借给我的。”顾倾城一本正经的解释着。  

徐思齐说道:“那些日本浪人要是真敢动手,就凭着持械行凶一项罪名,我就可以让他们在牢里待上一年半载。”  

“那你干嘛不抓他们?”  

“日本人很难缠,抓他们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  

“他都拔刀了呀?”  

“拔刀还不够,拔刀可以做任何事。我是在等抓他们一个现形。”  

“哦,我明白了,等到紧要关头,你就会掏出手枪大喝一声,都不准动,我是华捕探长徐思齐!”  

顾倾城举着门栓充当手枪,声情并茂十分的有趣。  

徐思齐笑道:“对,就是这样。只可惜,最后他们没打起来。”  

说着话,两人回到了面馆。  

“谢谢啦。”顾倾城把门栓还给了老板。  

“不客气。”  

饭口时间过了,老板也清闲下来。  

顾倾城说道:“我是说,谢谢你肯把门栓借给我。”  

老板摆了摆手:“一个日本人能给中国人出头,我帮一点小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徐思齐想了想,问道:“老板,你和仓永先生熟吗?”  

“熟啊,仓永先生是老顾客了,隔三差五的,经常过来吃一碗阳春面,有时候也吃葱油拌面。哦,他家就在西街。”老板向西边虚指了一下。  

“他叫什么名字?”  

“仓永宗严。”  

“他来上海多久了?”  

“我算算啊、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  

老板掰着手指,感叹着说道:“至少有十年了,说起来也是老邻居了。”  

“他儿子你认识吗?”徐思齐继续问道。  

老板警觉起来,看了看徐思齐和顾倾城,说道:“先生,你打听这些干啥?”  

徐思齐掏出探长证件,对老板晃了一下,说道:“我担心,那几个日本浪人会报复仓永宗严,多了解一些情况,必要时巡捕房可以提供保护。”  

证件上一半中文一半英文,老板没看清楚徐思齐的职务,反正知道这是巡捕房的证件,于是说道:“真嗣倒是来过几次,他不喜欢吃面,每次都是陪着父母来。他性格内向,这么多年了,我和他也没说过几次话。”  

“他是振华中学的学生?”  

“是的。”  

“仓永家一共几口人?”  

“就三口人。”  

“仓永夫妻、看上去有五十岁了吧?”  

“仓永夫妻年龄一样大,今年都的五十一岁。”  

“仓永真嗣多少岁?”  

“十五岁。”  

虽然觉得巡捕的问题过于琐碎,但是老板还是如实回答,从本心上来讲,他希望能帮到仓永一家。  

“父母五十一岁,儿子十五岁…”  

“可不是嘛,夫妻俩中年得子,高兴的不得了,仓永太太怀孕的时候,仓永先生围前围后,伺候的那叫一个周到。”  

“怎么个周到?”徐思齐问道。  

老板回忆了一下:“有一次,仓永太太出来买东西,刚好赶上突降大雨,来不及去买雨伞,仓永先生用身体给太太遮雨,自己全身都淋透了。”  

“那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