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见紫黑色的光芒一闪即逝,一道漆黑幽深的裂隙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是——”感受到裂隙中的不祥气息,黎不禁皱起了眉头。  

“黎,洛轻轻,快回来!”颜箐高声警示道。  

没错,就是这样…只有她们被邪物拖住手脚,自己才有机会逃生!  

颂星摸出一小节蛛丝,施展出蛛网术,不过这回的目标是刚才还在与敌方战斗的驻军将官。  

后者没料到好不容易击退敌人的幻术师,居然会遭到自家法师的偷袭,一时猝不及防,被捆了个结实,踉踉跄跄的跌倒在地。  

抱歉,颂星心中暗道,这个术法不仅需要灵魂做引,还需要献上活生生的祭品。  

洞穴里仍有几名铁骑士尚有一口气息,但祭品无疑是越多越好,多一个活着的人,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出来吧!只要你渴望,这个洞穴的生灵都是我献予你的祭品!”  

颂星高举双手道。  

几乎是同时,她感受到一股极阴冷的寒风拂过自己的心弦。那一刹那,法师几乎无法抑制的打了个寒颤。  

洞穴里的所有生灵,自然也包括她。  

不过比起这些靠施舍来获得魔力的末裔,她自信有足够的意志力撑过地狱之门的索求。  

其他还在痛呼的帝国铁骑士顿时没了生息,而裂隙也迅速扩张起来,直至生长成一个高耸的纯黑身影,很难说它究竟是被门召唤而来,还是门直接变成了它。  

法术成功了!  

颂星忍不住握紧拳头——即使是如此危机的关头,作为法师能成功施展出一门全新的法术,依旧让她感到了由衷的喜悦。  

这正是卡米尔导师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从法师塔的几次试验来看,它能召唤出的邪物要比怪物召唤术强大得多,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可控。不管是放逐术还是契约术,都对它毫无效果,而且召唤出来的东西也次次不同。  

但好在无论是哪一种邪物,都足够让眼前的人手忙脚乱一阵了。  

颂星面朝三人,一步步向黑暗中退去。  

这时地狱之门召唤出来的身影轮廓也越发清晰。它仿佛是一名身穿修士长袍的女子,双手并拢捂于脸前,垂落的兜帽遮住了更多细节,让人瞧不真切,只是单从姿态来看宛如在黯然神伤。最为诡异的是,它的身形实在过于细长了些——体宽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并排站立,从头到脚的高度却足足接近三丈,都快赶得上要塞城墙了。  

很好,这邪物比那几次试验召唤出来的都要庞大,看来自己果然有学习咒术的天分。  

颂星心想。  

只是…为什么退了这么久,它仿佛还近在眼前?  

就好像自己没有动弹过一样。  

明明身后那片无光之地只有十几步的距离而已。  

自己退得好慢啊。  

得加快点步伐才行…  

“这东西——是邪祟吧?”黎沉声说道,那份令生者感到厌恶与反胃的气息,正源源不断的从黑影身上扩散出来。  

这让她不禁想起了金霞城的那场大荒煞夜。  

最后安家人将自身与混沌合为一体时形成的诡异怪物,也和眼前的东西有几分相似之感。  

“不止是邪祟,还是大魔。”颜箐回答道。  

“大魔?”  

“七星内部的叫法,并不算正式的划分,就和大妖一样——这里的大并不代表体型,而是其接近混沌的程度。洛姑娘,你应该能感受得到吧?”  

洛轻轻微微点头,“它的气十分浓郁,浓郁到…就好像见到了一堵黑色的墙一样。”  

“但它现在仍没有任何动作。”黎盯着魔道,“而且我总觉得…它像是在看我一般。”  

“不光是你,我也感觉到了。”颜箐的语气明显比之前凝重了许多,“那个西极感气者呢?”  

“还在魔的背后,她应该是想利用邪祟来解决我们。”  

“愚蠢,生者与邪祟天然对立,任何妄图染指混沌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即使强如永王也不例外。”颜箐恼火道。  

“不过现在确实轮到我们有麻烦了。”洛轻轻面不改色道,“如果她能控制这东西,以枢密府的手段该如何应对?”  

“此种形态的魔我也是第一次见,它的能力恐怕得试过了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颜箐停顿了下,“越接近混沌就越不可用常理度之,接下来你们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这怪物…我们能帮上忙吗?”范恩见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壮起胆小跑到三人身边。  

“如果想控制树舟,长老通常都待在什么位置?”颜箐反问。  

“在灵树之内。树的底部一般会设有阶梯,主干内部有几处空洞最接近树舟本身。”  

“你去看看那里有没有你的族人,有的话让他们尽快撤出洞窟,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我知道了。”范恩深吸口气,随后朝三人行了一礼,“请诸位多加小心。”  

他亦想留在正面战场上,为击败帝国法师贡献一份力量,但范恩也深知,以自己的身手和能力强行上前只会给她们拖后腿。  

他转身招呼另外两人朝灵树根部跑去。  

“分开夹击,优先解决感气者。”  

“明白。”洛轻轻和黎一人朝一边包去。  

尽管不清楚敌人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始终没有主动发起攻击,不过颜箐不会一直等待下去。她率先控制锁链钻出地表,想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