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子安终于给自己涨了一回志气。  

在酒桌上,打赢了自己穿越之后的第二场战役。  

客人撂倒,自己没醉!  

第一次,那是跟老洪叔那个二两醉…  

啧——  

看起来,我这小酒量还能行,只是自己以前没找到合适的对手而已嘛。  

王子安酒意微醺,美滋滋地琢磨着,喝酒这种事,还就得对找老洪叔和李渊这种菜——咳,这种棋逢对手的酒友,不然每次都被人灌得酩酊大醉还有什么意思?  

至于护送李渊和裴寂回家,开玩笑,那就是随口一客气。  

顺便看看这两个老家伙怎么在自己面前演——  

他们能让自己送才有鬼了。  

再说,堂堂的太上皇,即便他自己放心出来浪,李二也绝不会放心。想都不用想,一准儿有人在外面候着呢…  

他倒是真没有猜错。  

李渊和裴寂两个人刚走出侯府不久,就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两个人面前。  

李渊两个人也不意外,默不作声地登上马车。  

车轮辘辘声起,很快消失在黑夜里。  

“子安这份报纸有点意思,真期待那些人看到这些报纸时候的精彩表情啊——”  

黑暗中,李渊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这些年,那些人越发肆无忌,手伸的有些长,也有些过界了,是给他们添点乐子的时候了…”  

裴寂闻言,微微一顿,有些讶异地抬起头来,语气有些莫名地问了一句。  

“陛下难道想通了?”  

“事到如今,想通不想通的重要吗?”  

李渊幽幽一叹。  

裴寂不由默然。  

是啊,事到如今,想通不想通的还重要吗?  

不要说,当今皇帝刚刚取得漠北大捷,声势一时无二,陛下再无任何一丝可能。  

就算是有那么一丝可能,又能如何?  

陛下的江山终究是要传承下去的,陛下的子嗣中,还能找到比当今皇帝更适合继承皇位的皇子吗?  

“他们到底还是小瞧了朕。无论我和那孽子之间如何,这大唐都是我们老李家的大唐,那些恩怨,也都是我们父子之间的恩怨。他们想趁机挑拨,其心可诛——再说,这几年,他们伸手太长,过界了——”  

李渊说到这里,懒洋洋地往车厢内的软垫上一靠。  

“如今那孽子结识了子安,倒是有几分运道,看看吧,明天这报纸一出,嘿,恐怕就有乐子看了…”  

裴寂:…  

他都可以预想到,明天见到报纸后,那些世家门阀傻眼的表情。  

从此以后,这个社会上的舆论,再不是他们可以呼风唤雨,一言而决的时代了。  

太极宫。  

张婕妤望穿秋水,险化作望夫石——  

自从前两天,陛下被允许外出之后,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似的,再也收不住了。  

前两天还算好,每天傍晚,就会准时回宫,而今天——  

她秀眉微蹙,看了看天色,这都已经快到二更了,竟然还没有回来!  

不会是留宿烟花柳巷,秦楼楚馆了吧?  

“去打听一下,陛下今天去了哪里?”  

不一会儿,那宫女便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低声耳语了一番。张婕妤闻言不由微微一怔。  

“你是说,那位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王子安?”  

张婕妤不由诧异,声调都不由提高了几分。  

“不错,就是那个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王子安——”  

她话音未落,外面就想起了李渊开心的大笑声。  

张婕妤赶紧起身,上前搀扶一身酒气的李渊坐下后,转身就要吩咐左右去给李渊准备醒酒汤。  

却被李渊一把拉住了小手。  

“爱妃,无须麻烦——嗯,你先去清点一下我们这里资产,看看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处理了…”  

张婕妤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陛下,这是何意?”  

不会是这位太上皇出去之后,又惹怒了当今的陛下吧——  

不由的她不怕啊,幽居宫中,陪着这个糟老头子也就够苦的了,如果连资产都清理了,这日子还有法过吗?  

“啊——我最近结识了一位叫王子安的小兄弟——有才华,有情怀,有见识,有手段,朕十分欣赏,算是忘年之交。最近他要做点事,钱可能有点紧张,我准备把宫里值钱的东西都清点一下,处理了,送给他…”  

李渊轻描淡写地声音,让张婕妤不由花容失色,目瞪口呆。  

啊——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啊!  

李义府,中途就起身告辞了。  

他现在擦拳磨掌,就跟即将上战场的战士一样,充满了战斗的欲望。  

只待明天,我李义府就要名满长安了!  

至于风险?  

看看那题头还不明白吗?  

那是大唐皇帝陛下的亲笔!  

自己表面上好像是在为自己那位年轻的先生效力,实际上,极可能就是在为那位陛下效力。  

自己的每一点努力和作为,都将落在陛下的眼中!  

至于其他——  

自己只需要抱紧自家先生和那位陛下的大腿,好好做事就好。  

王府。  

家主王俨莫名的感觉有些心烦气躁。  

他眉头微蹙,看着前来汇报的管家王忠,声音不由微微有些拔高。  

“怎么,你说那高挺不肯放人——这狗东西,胆子越来越肥,这是忘了自己怎么走到今天的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