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当面骑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自己现在武力值高的连自己都感到害怕。  

但自己总不能冲到流民群里大杀一通吧?  

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三个人抱头鼠窜,一溜烟就跑的没影了。  

指望山上那些连口粥都喝不饱的流民,怎么能追的上他们。  

“那个丑丫头,怎么在这里声望这么高?”  

那是因为那把我们做生意的钱都做了慈善!  

李世民心中吐槽,脸上却露出苦笑之色。  

“不知道——算了,别想了,我们回去吧…”  

“走,走,走——”  

这次可是亏大了,披风都没了。  

原本还计划着去城里看看长乐公主和马周他们事情办的怎么样了的,现在也没心情去了,回家穿衣服才是正经啊。  

二话不说,王子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沏了一大碗姜汤,趁热一口气喝完。  

在这个时代真要是感冒了,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小心为妙。  

自己大唐的美妙人生,可才要刚刚起步,媳妇还没娶着呢。  

一想到媳妇,他顿时想起一件事来。  

“对了,老李,你不是说要介绍你闺女给我认识吗?赶紧地啊,你别看我现在还单着呢,你再磨叽,我给你说啊,你估计要赶不上趟了,我要是被程咬金家那丑闺女给抢回去,你就等着哭吧——”  

李世民:…  

你还想当驸马?  

你怕是不知道,我家大闺女可是卯着劲地想把你割了送进宫呢。  

李君羡在后面,也不敢吭声,这种事,我也不知道怎么接啊。  

真是活久见,还是第一次这么向皇家求婚的。  

偏偏说的人一脸理所当然,听的人也是一脸理所当然,简直亮瞎人的眼睛。  

“都这个点了,你们俩也别回去了,我们一起喝一点暖和暖和身子。在这里等商行那边的好消息——我估摸着,应该已经热闹起来了…”  

望着城里的方向,王子安不由嘴角带笑眼中露出一丝冷意。  

长安城,东升粮行。  

作为长安城里最大的粮食商行它的位置十分优越,占据了西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门店也相当大,一排七八间门面一字排开,后面还带着很有纵深的院落,低调而又有格局。  

谁都知道这东升粮行背后的背景深不可测。所以虽然知道这东升粮行日进斗金,也没人敢前来造次就连那些城狐社鼠,一个个都恨不得绕着它走。  

今天一大早掌柜的就带着店里的伙计,打开了店铺的大门,然后整个人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入目的就是长长的队伍。好几排每个柜台前都有两排。  

每个人都提着一个袋子规规矩矩地站在外面排队连交头接耳的声音都没有,比平日里的秩序还要良好。  

就是这些顾客一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跟城外的流民差不多。如果不是这么规矩掌柜的都要以为是流民暴乱来抢粮食了。  

“掌柜的我们这——还开张吗?”  

有个年轻的伙计,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掌柜的捻着花白的胡须沉吟了片刻,迟疑地点了点头。  

“卖吧——看看他们有钱吗?有钱咱就得卖,开门做生意没有把客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掌柜的吩咐完,又直觉事情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也不敢回去喝茶了直接笼着袖子,在柜台后面瞅着。  

让他颇为意外的是,购买的秩序很井然,一个闹事的也没有。他有些纳闷地挠了挠头。  

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然而,也没用他纳闷多久,不到半晌,负责卖粮食的小厮就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  

“掌柜的,不对劲!”  

“怎么回事?有人闹事?”  

还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掌柜的顿时神情一凛,站起身来。  

“没人闹事——只是,只是——”  

小厮脸色有些古怪。  

“他们每个人都顶着额买,所有人都买一斗…”  

一斗,是他们粮行最近才出的限额。  

所有买粮的,每天每次只能买一斗,多了恕不接待。  

原本这几天还算正常,但今天形势忽然有些不对劲。所有人都买一斗,而且这些买粮的人也有些不对劲,绝大多数不是往日的熟客,反而都是生面孔。  

“有人在套粮,真是好胆,主意打到我们头上来了!”  

掌柜的人老成精,一听就知道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冷笑着敲了敲桌子。  

“去看一下,究竟是谁在背后捣乱,给我去好好查,我要让他们知道得罪崔家的后果!”  

谁知小厮不仅没走,脸上反而露出奇怪的神色。  

“怎么了?”  

掌柜的眉头一拧,就想呵斥。  

“启禀掌柜的,不用查了,人没在背后,是当面…”  

掌柜:…  

这是当面骑脸来了!  

掌柜的一甩袖子,背着双手,胡子撅撅地就跑出去了。  

果然,就在粮行店铺不远,停着几辆运粮的马车,一些刚刚买到粮食的人,正举着袋子往车上倒呢。还有几个刚倒完的,也不回去,直接跑到旁边一位一位白白胖胖的中年男人领钱,然后再乖乖跑到后面去排队!  

如果王子安在这里,就一定能认出这个人来,正是自称长孙管事的那位气质阴柔的男人。  

在这个中年男人旁边,还站着两位身穿披风,唇红齿白,俊美的不像话的年轻书生。  

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