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老李头,你莫不是想玩子孙消消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禄东赞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没有什么可是,按照我的吩咐去做。”  

“诺!”  

副使转身大步而去。  

望着副使匆匆离开的脚步,禄东赞目光深沉,有一丝隐藏不住的担忧。  

“时机稍纵即逝——不知道赞普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再犹豫不决,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就在禄东赞忧心忡忡,担心自家赞普那边进度的时候。  

吐蕃。  

逻些,玛布日山宫内。  

松赞干布目光锐利,如同高山上的鹰隼。  

“吐谷浑,不仅仅是水草丰美的牧马之地,更是我吐蕃与大唐之藩篱,取之,往东,则可虎视中原,威慑陇右以及河西走廊,往西,则可震慑西域诸国,勾连贸易,日进斗金…”  

他扫视着大殿上,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吐蕃不取,必为后世子孙忧!通令各部,三日之后,大军出发,直取青海!务必赶在唐军之前,拿下吐蕃,所得利益,与诸部共分之!”  

“诺——”  

在这位年轻的统领以铁血手段,一连扫清了内部三个主要的反对声音之后,出征吐谷浑的事情终于一锤定音。大殿之内,再无一丝反对的声音。  

三日之后,松赞干布亲率20万主力大军,由雅砻河谷出发,直扑青海湖。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大军出征也不过是寻常事。  

尤其是颉利可汗都被唐军押解进京,由肆意劫掠边镇的祸害一举变成能歌善舞的长安舞王之后,长安百姓的心气便上来了,看那些番邦小国又或者是西域行商的时候,鼻孔都恨不得顶在脑门上。就连地方官员,在这些胡人面前,腰杆都硬气了许多。  

故而,出征吐谷浑这件事,还真没让长安城里的百姓惦记几天。  

突厥都跪了,何况小小的吐谷浑?  

反倒是王子安的那一首送别诗,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那些秦楼楚馆,烟花柳巷,都开始咿咿呀呀地演唱长安侯的这首送别诗。甚至,就连犄角旮旯里的胡姬酒馆,都开始带着古怪的腔调,在自家小酒馆里一板一眼地唱“青海长云暗雪山”了。  

“…哟呵,这不是我们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兄弟吗?看起来,还真的比往日更加英武俊俏了呢…”  

看着扶着李渊手臂,语气夸张,俏生生地打趣自己的张婕妤,王子安赶紧拱手告饶。  

“嫂夫人,我错了…”  

“说吧,你错哪里了…”  

张婕妤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王子安。  

王子安犹豫了半天,试探着道。  

“嫂夫人,那您说我错哪里了,我就错哪里了?”  

张婕妤闻言,不由娇笑不已,回头还摇着李渊的手臂当面告状。  

“陛下,您看看,二弟就会油嘴滑舌糊弄人家…”  

不是,嫂子,你跟你家老头撒娇就撒娇,拿眼波横我干啥啊?李渊看着王子安的窘迫不安的小样,不由哈哈大笑。  

“你们的事,你们自己解决,我不管…”  

王子安顿时傻眼。  

好在张婕妤也不一味逗他,乐呵呵地在李渊身边坐下。  

“别人让你写诗,你就写诗,我这个当嫂子的让你写诗,你就推三阻四,一拖再拖,说吧,今天你想怎么弥补我…”  

王子安苦笑着拱手。  

“不是小弟我故意推诿,是真不——”  

话没说完,就见张婕妤已经似笑非笑地把眼神瞥了过来,只能认命地道。  

“好,我写,马上写…”  

王子安当着这两口子的面,提起纸笔,一挥而就。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  

一夜情浓似酒。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  

然后,抬起头来,一脸戏谑地看向一旁的张婕妤。  

“怎么样,嫂子,看看合不合你和大哥的胃口…”  

来啊,有本事,你们再传的满城风雨啊——  

这两首词,前一首来源于唐末诗人牛峤,后一首,则来源于宋时大名鼎鼎的周邦彦,虽然内容有点香艳露骨,但又用词精巧,极具才情。  

李渊闻言,不由哈哈大笑,很是豪迈地击掌赞叹。  

“好字,好词,这种词才够劲,饮酒作乐时候听不破楼兰终不还像什么话?就得听这个才畅快…”  

说着,还用力拍了拍王子安的肩膀。  

“还得是你了解朕我的品味——放心好了,就凭这个,你弟子的婚礼,大哥我一定过来给你撑场子…”  

“什么撑场子不撑场子,说得跟占山为王的山匪似的…”  

张婕妤俏生生地白了他一眼,然后又情不自禁地凑到这两首诗词之前。  

这两首词,她真的颇为喜欢。  

字,一如既往的潇洒不羁,飘逸峻峭,词,虽然是浓词艳曲,但音律优美,自有一番特有的韵味。  

她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子安。  

“这偎红倚翠,温柔乡里——还是我们那个气壮山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楼兰兄弟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