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神奇召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说道士轻松,其实一点不轻松。  

好在这些东西也不是无迹可寻。  

道符,不会画,从临摹开始总可以吧?  

死灵界不知道在哪,没关系,先拍一本技能书,然后垃圾道符买上,一遍一遍的召。  

这样只要多用点心,总是可以知道在哪,又怎么建立联系,开启死灵之门。  

一直就在忙这个。  

整个国庆剩下的日子,除了大号练级时间,下线吃喝拉撒活动筋骨的时间,陈英俊心无旁骛,所有的精力心血都投注在了这件事情上。  

好好的游戏,也硬是玩成了玄幻修仙。  

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到10月7号上午,根据研究和使用效果一改再改,第四版道符出锅。  

这一版已经很好了,灵魂火符记载的灵魂法阵,几乎被完美的落在了空白符纸上。  

看上去反而比买来的道符精简美观了许多,有种大道至简发璞归真的意思。  

这种道符,被命名为灵魂道符。  

效果还不错,到底是潜心制作的精品,伤害有点无视防御,直击灵魂的味道。  

那一张符贴过去,“嘭”的一声,商店符随便召唤出来的白皮骷髅,-60,直接散架。  

但买来的符就没这个效果。  

尽管买来的符属于复合道符,上面有灵魂和火焰两个法阵,理论上伤害应该更高。  

这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既然有灵魂火符,是不是就应该有灵魂水符,灵魂土符,灵魂风符?  

然后,是不是也应该有单一属性的烈火符雷电符疾风符?  

有此延伸开去,既然法师有火球术,那为什么不能有水球术?  

既然有高级的冰咆哮,为什么不能有低级的冰箭术?  

还有战士,既然有烈火剑法,那疾风剑法行不行,雷霆剑法行不行?  

一下子就炸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开启,无尽的可能喷涌而出,陈英俊脑子一片混乱,直接沉睡过去。  

等再次醒来,第一时间,把最后一张户口也拿到手。  

决定了,从今往后,无名金盆洗手,远离江湖是非,一心求道。  

当然,该要的经验还是要的,游戏里他可以不在乎等级,可现实里,他需要提取经验。  

此外,灵魂道符的召唤效果,还需要验证。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陈英俊格外严肃。  

吩咐侍女准备热水,好好泡了个澡,换上一件纯手工制作的青色长衫。  

想了想,又联系薛柔,搞了一身加道术的极品装备,他来到后花园。  

右手道3降魔藏于身后。  

左手双指夹着一张灵魂道符。  

闭上双眼,精神力散发,灵魂法阵激活,冥冥之中,一股灵魂之力波动散发。  

继而一段肉眼不可见,唯有精神维度可以感知的灰色门户开启。  

这便是技能书所载的死灵之门!  

死灵之门背后,是灰色混沌,通往死灵界的通道,通道尽头,便是死灵界!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好惊讶的。  

因为已经惊讶过了,这并不是第一次。  

但是很显然,因为道符的缘故,这次门户开启的时间更长,通道也更加稳固。  

这意味着,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选择自己想要召唤的目标。  

与此同时,通道的稳固,也可以更好的支持他将心仪的目标真正召唤出来,并送回。  

没错,就是送回。  

自己领悟的召唤骷髅,配合自己精心研究制作的灵魂道符,效果跟随便拍拿商店符是两码事。  

拍技能书,商店符,那是可以召唤,不但目标随机,无法选择,而且因为通道脆弱无法承受,所以召唤出来的个体实力很低。  

这样,除非技能熟练度提升到满级,否则召唤出来的永远只能是不堪一击的0级皮骷髅。  

完全没什么卵用,一碰就散,当炮灰都不合格。  

而真正领悟的召唤骷髅,配合真正的灵魂道符,不但可以选择召唤目标,还能送回去。  

此外,可以建立精神上的联系,这次召唤它,下次,还召唤它。  

厉害多了。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召唤骷髅即便练到满级,召唤出来的骷髅初始等级也只有三。  

还只能是人形骷髅,需要杀怪提升等级,下次再招,又是等级只有三。  

但他这里…  

“骷髅战马等级:7  

气血:700  

攻击:30-30  

防御:30-30  

魔防:30-30  

起飞了。  

一辆全身冒黑烟,眼眶中地狱烈焰熊熊燃烧的摩托车,直接上线。  

属性还暴强,除了攻击力,其它比起尸王恐怕都丝毫不若。  

而且这个时候死灵之门还开着,空间通道也没有崩溃,只是脆弱了些。  

这意味着,一张符,他还能继续。  

想想,他便把这骨骼嶙峋的骷髅战马给送了回去。  

死灵之门这才关闭。  

空间通道也随之坍塌。  

再用一张符,门又开了,通道建立,还是那匹魔焰战马,又被成功召唤出来。  

这就好玩了。  

这次没送回去,而是继续选择起来。  

死灵之门的开启时间,死灵通道的稳固程度,都是跟道术,跟精神强度密切相关的。  

召唤物的数量貌似也是。  

现在他能支撑门户通道开启的时间差不多是三十秒,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