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密宗邪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的目标随便一个小角色就能打趴下三个你。”  

李萌萌顿时忧郁了,也不撒娇了,郁闷的去戳着鱿鱼圈。  

这时李天庆跟他说:“既然是任务,我也不多问了,不过邪修僧侣的传闻,我也只在年轻时听到过,那时候我还在兽门,兽门和那些喇吗同在藏生,平时出来寻找灵兽和好苗子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些,至于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没见过那些邪修僧人。”  

肖仁忙问:“那具体都有些什么传闻?”  

关于邪修僧侣的事情,肖仁上龙门客栈上查过,却只查到一点简单介绍,他还特意问过卫连,根据卫连的说法,能查到的消息只知道邪修僧人叛变,而密宗不知是为了掩盖丑事还是别的缘故,从来没在明面上承认过叛逃这事,所以邪修僧人这档子事也似真似假,扑朔迷离,龙门客栈也就没统计到确切的信息。  

李天庆想了想,说:“我听到的说法,那些邪修僧人好像想研究什么邪法转生,想必你也听说过,密宗讲究的是转世轮回,他们那什么佛子据说就是不断轮回,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老年佛子死之前会留下他轮回之身的信息,然后僧侣们根据那个信息找到的某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佛子的转世之身。当然,这纯属扯犊子骗那些被他们统治的人的,我曾经见过一次转世没几年的佛子,根本没有前世的记忆,就是个小娃娃而已。  

那些邪修僧侣也不知是真信了轮回,还是魔怔了,就想捣鼓出一个真的转生之法,可以保留前世记忆,一旦成了,就相当于灵魂不灭,不过没人觉得他们能成功。  

只是他们的想法虽然很天方夜谭,但他们为了研究那个转生术,做的事情却是真的伤天害理,密宗里大多数人都对他们的研究持反对态度,还想惩罚他们,然后他们就跑了。在我离开兽门之前,平时出谷的时候,偶尔会听到高原上谁谁遇害,有人就说这些遇害的人被那些邪修僧人抓去炼邪术了,为此还有过不少人去找密宗,让他们清理门户,给大家一个交代。”  

肖仁意外道:“清理门户?密宗知道他们在哪儿吗?”  

李天庆摇摇头:“谁知道,反正他们说自己不知道,还说根本没出过什么叛徒僧人,让江湖人别被人挑拨。”  

肖仁嚼着扇贝肉,若有所思。  

这个密宗绝对说谎了,唐门人的记忆做不得假,肖仁还问过唐西,所谓的邪修和密宗是不是代号,但唐西说不是,也就是说唐门在藏生的据点真的跟邪修僧侣有来往。  

根据他从唐门人记忆里得来的信息,这边的这个据点之所以会跟邪修僧侣有关系,还要从藏生这边的特殊环境来说起。  

藏生不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很特殊。  

前者就不用说了,主要还是后者。  

在近代之前,藏生这边几乎尽在密宗的掌控下,即便是那些大贵族也都得对密宗僧人礼让三分。  

严酷的法制,和类似奴隶制的农奴制,让这里的一举一动都难逃密宗的耳朵。  

那时候唐门知道兽谷就在藏生,想要在这儿建立一个据点,好跟里面的探子更方便的交换情报,同时也方便在外面监视,但兽谷只有一个,他们又不能进去,兽谷外可以长期躲藏的地方几乎没有,适合的地方基本都在密宗的掌控之下,可那时候想在密宗势力范围内建立据点真的是很难做到。  

不过后来机会来了。  

密宗有些僧侣叛逃,被打为邪修,为什么叛逃,他读取的记忆里没相关资料,但双方怎么联系上的却有点头绪,那些邪修僧人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藏身之处,唐门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跟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但这么多年过去,还有没有联系,或者说两者现在是合作关系还是僧人并入唐门,还真不好说。  

这时,一直默默吃饭的齐芳华突然说:“我见过那些邪修僧人。”  

肖仁意外道:“你见过?”  

李天庆也惊讶的看着她:“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这事?”  

齐芳华吃的差不多,擦了擦嘴,说:“是咱俩因为风暴分开后,我去找你的路上遇到的,那时候遇到过不少江湖人,我跟那些僧人也没起冲突,就没当回事。”  

“那你只见过一次吗?知道他们住在哪儿吗?”  

齐芳华摇摇头:“我只见过那一次,不知道他们在哪儿。那时我连夜赶路,恰好碰到一群穿着僧袍的僧侣追着另外几个僧侣跑,他们好像盗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那段时间密宗还下过通缉,但没多久又撤了,而且通缉也没说是邪修盗走,只是说进了盗贼。不过那次的事后续如何我没关注过,后来也再没见过那些邪修僧侣。我是听江湖上说失物是被邪修盗走的,但究竟是不是,我也不能肯定。”  

肖仁又问:“那你还记得那些被追的僧侣有什么特征,长什么模样吗?”  

齐芳华回想了一下,说:“记得些大概,当时只是匆匆一瞥,又是夜里,我也没看的太清。”  

那这就好办了,找技术科的人根据齐芳华的描述还原一下,就算不能彻底还原出来,也能知道个大概样子。  

到时候,直接照着这些人去找就行了。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那些人还活没活着,在不在藏生。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肖仁又给齐芳华用白焰治疗了一次。  

这次治疗过后,齐芳华的感电力光圈又大了一些,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