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凝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宗师,也是多不胜数,故而这一步才被称作生死关!  

往往都是有绝对的把握之后,才会去尝试冲击。  

陈牧知晓他的心魂之力和体魄都足以承载天地洗练,跨越生死关毫无难度,但据寻木所言,他在那之前最好是先利用这枚‘赤生果’,进一步提升心魂之力,将心魂之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之后,再冲击换血,继而从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陈牧将右手一翻,那枚色泽深红,泛着点点光泽的灵果,就悄然浮现在他掌中。  

他仔细端详了这枚赤生果片刻后,最终一张口,将其整個吞入腹中。  

咕咚!  

这枚约莫婴儿拳头大小的灵果被陈牧一口囫囵吞下,尚未完全落入腹中,便已迅速的在体内融化,待落入胃部之时,已然完全溶解,化作一团赤红色的清气。  

这股清气在陈牧体内短暂的停顿一瞬,继而便陡然膨胀起来,在短短顷刻之间,就涌入陈牧的四肢百骸,周身躯壳之深处,最终直抵心魂之底!  

“唔…”  

陈牧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笼罩住自己的全身,这种温暖深入心魂之中,令他只觉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飘然之感,仿若凭虚御空,不知所止,又像是回到了天地最初,孕育万物生灵之源头,在汲取着其中最为精粹的本源。  

本来他已做好了承受痛苦的准备,却不曾想这枚灵果发挥效用的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痛苦,传递而来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舒适感,令全身每一处都放松到了最极点。  

陈牧能感受到自己的心魂,在这种温养的状态下,在缓慢而稳定的壮大。  

而与此同时。  

他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肉体,也沉浸在这种温热之中,只是他整个身躯,外到皮肉筋骨,内到五脏六腑乃至骨髓深处,没有任何一处能从这种温热里汲取养分。  

这枚灵果的层次之高,是陈牧前所未见的高度,但哪怕是这样层次的灵果,所带来的的淬体效果,也无法再为他的乾坤武体提升一丝一毫的进度,这也说明了他苦练多年而终成的乾坤武体,的的确确是练到了一个极致,抵达了一个尽头,再也进无可进。  

这一点陈牧也并不意外。  

毕竟不光是寻木曾说过,这枚灵果对他淬体无用,他的武体更是得到过系统面板的明确印证,是的的确确的洗髓极限之境,再也无可提升。  

而这些流淌他全身的温暖,在对他的肉体无法造成任何淬炼的效果之后,并未被陈牧的肉体吸收,也并未凭空消失,而是逐渐的涌入陈牧的肉体更深处,抵达心魂所在。  

陈牧的肉体已不需要淬炼。  

这枚赤生果的所有效用,便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的作用在了他的心魂之上,而这个过程则比陈牧预想的还要久,或者说他的心魂并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这枚赤生果的药效全部消化干净,而是需要不断的吸收,缓慢的温养。  

一天,  

两天,  

三天,  

时间飞快的流逝,陈牧则浑然不觉。  

而就在陈牧闭关炼化赤生果,淬炼心魂的时候,整个大宣都是一片暗潮涌动。  

外海某处。  

一座仅有数十里范围的狭小海岛上,在其中央的一座礁石岩壁之旁,就见约莫七八道人影屹立,其中赫然便有之前伏杀陈牧失败的玄机阁主、鬼冥门主等人。  

而无论是玄机阁主,还是血隐楼主、鬼冥门主等人,此时的气息都是深邃而浑沉,并无虚浮,显然是经历了将近十天的时间,伤势都已痊愈的差不多了。  

众人毕竟都是大派之主,各有各的手段,之前与陈牧的一战,受到的皆不是致命伤,又都是换血境的存在,十余日已足够他们伤势恢复。  

此刻。  

除了玄机阁主以及血隐楼主等参与伏杀陈牧一战存活的几人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陌生的身影,也俱都是来自大宣的换血境高手,有的面容冷毅,有的不怒自威,也有的则身披黑袍斗篷,将面貌隐藏在黑袍之下,看不清具体样貌。  

而在众人的右侧,还有一道人影屹立,他立足于一块礁石之上,整个人明明身处众人之间,但却好似与众人所在之处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天地,身躯好似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呼吸与吞吐都若天地流转那般玄妙自然。  

天人合一!  

任何看到这道身影的人,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  

这是一尊天人高手!  

不似灵人老祖灵桓那样受限的伪天人,依靠绝命的手段才勉强能发挥出完整的天人之力,这是诞生自大宣世界的天人高手,是当世武道最顶尖的人物之一!  

无论是大宣还是外海,任何一位换血境的高手在这里,看到此人的面貌,甚至感受到此人身上的那股气机,都能在第一时间辨认出其身份。  

南沼巫神宗,  

阳青山!  

大宣天下九十九州,划分九道,位于最北的一十一州,是为寒北,而位于极南的一十一州,则为南沼,虽然并非所有州府皆处于沼泽之地,但大泽大湖比比皆是,更滋生有许多毒瘴沼地,人迹罕至之绝地,故而得南沼之名。  

巫神宗乃是南沼最强大的宗门之一,其门下换血境的高手便有足足三位,其中一位更是抵达了天人层次,屹立于武道之巅,正是立身于此的阳青山!  

他也正是十余日前,玄机阁主等人伏杀陈牧之时,被听潮崖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