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武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材料,就知道份量已经足够,辅材基本齐全,欠缺的在冶炼司也都有,于是立刻敬声回应道:“回大人,宝器的锻制并无区别,只不过软甲一类是细致的活,非短时间能完成,至少需要两个月功夫。”  

“好,那就交给你了,这两个月其他的活你就都放到一旁。”  

陈牧冲着方易说道。  

“是。”  

方易应声。  

直至看到陈牧转身离去,走出院子,方易这才站了起来,冲着旁边的官吏小声道:“这位大人莫非就是…”  

官吏冲着他点头,并沉声告诫道:“大人的活,可做仔细了,出了什么问题,别说是你,连我也兜不住!”  

“自然,自然。”  

方易连连应声,眼眸中还残留着一丝敬畏之色。  

若论年纪,陈牧比他还要小得多,但他不久前可是听说了一些来自清平河流域的传闻,后来更听到了旁人的证实,本就对陈牧不敢有丝毫失礼,现在则更是敬畏。  

五脏境!  

力压各宗真传!  

在这瑜郡那是怎样的层次,如今就是城主薛怀空,都不及陈牧地位之高,抛开晏景青这位从州府下来的监察使不谈,陈牧就是如今瑜郡的第一人!  

辞去了监察司都司的职务,又安排了方易锻制宝器软甲,陈牧总算是将回城之后的一些琐事处理的七七八八,继而回到了余家驻地,自己的院落里。  

如今的他早可以搬迁到一处更大的宅院,甚至整个瑜城都没几个地方不可去,就是去薛家、谢家的驻地占个宅子,两家都不敢说什么,甚至大概还会夹道相迎,主动相送。  

不过他在这里住的习惯,暂时也没有换宅子的打算。  

院子里。  

陈玥和余茹都已回去了,只有王妮带着苦儿和乐儿在打扫屋子。  

陈牧由着她们打扫,自己来到了阔别许久的地下静室,在这里静静的放置着两张玉床,一张是他自己所得的炎玉床,另一张是从何家库藏里取来的寒玉床。  

“过两日送去红玉那里好了。”  

这两张床对于如今迈入五脏境的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但对许红玉、小荷等人来说倒是有辅佐熬练气血的功效,这两张床虽然都不大,但挤一挤、许红玉、小荷、陈玥和余茹倒也都能用…嗯,这是什么画面。  

陈牧将奇奇怪怪的画面从脑子里甩了出去,随即从怀中拿出了那副艮山图。  

继而唤出系统面板。  

武道:艮山意境经验:3146点可推演次数:0次潮灾中的将近一个月,他在后续逐渐平稳无事后,也有在空暇时参悟艮山意境,不过更多的还是去巡查两岸,因此积累的经验值并不多,才仅三千多点。  

“接下来这两个多月,足够将艮山意境练到第二步。”  

陈牧心中短暂沉吟之后。  

将手一翻。  

一枚仿若青玉般的莲子出现在他的掌中,正是地元青莲子。  

这地元青莲子有短时间内沉浸天地,提升感悟的功效,但却不知道其对于系统面板的经验获取有没有效果和增幅,倘若有的话,那他除了艮山意境之外,也许就还能再练一练坎水意境。  

实际上他也有考虑,要不要等去了七玄宗之后,在参悟乾天和坤地两种意境时,在使用地元青莲子,毕竟他手中虽有五枚,但这东西仅止第一次使用有效。  

只是思忖再三后,陈牧觉得没有必要。  

以他的悟性,本来也不需要依靠什么地元青莲子,也足以参悟乾天和坤地。  

倘若真的有效的话,那不如更早掌握艮山意境乃至坎水意境,毕竟如今的他每多掌握一种意境,实力就提升一份,并且能应付的环境和情况也都将更为广泛。  

就像之前在地窟水脉之中,倘若他掌握有坎水意境的第二步的话,那不仅韩广根本逃不出多远就会被他追上并斩杀,甚至那几个玄机阁的执事,也是一个都逃不掉!  

当然。  

这种事也只是后话。  

毕竟若那处地窟的环境并非水脉,而是炙热的火脉,洞穴中处处有灼热的岩浆,那就是离火意境能大展神威,坎水反而会遭到限制。  

“希望效果理想。”  

陈牧心中喃喃一声后,将那枚地元青莲子一口吞含住,嚼碎并吞入腹中。  

与此同时。  

内城,  

玄机阁驻地。  

位于楼阁最高的一间朴素的内室中,七八个执事零零散散的坐在四周。  

护法端木淳坐在主位,此时脸色颇有些阴沉,道:“张执事,你那边的收获如何?”  

“回护法,有玄阳矿一块,金元珠一枚,流银矿三块…”  

坐在最右侧的那名执事立刻汇报着。  

待听罢其汇报,  

端木淳微微闭上眼睛。  

实际上在场的诸位执事除了清平河流域的,收获基本都还可以,比预想的还要更好一些,综合起来也相当不错,但要是论起损失,这一次的损失却太大了!  

程厚华、韩广,两位真传身死!  

刘宿、蔡久生两位执事身死!  

还多一个何无忧。  

总计死了五位五脏境的人手,其中还有两名真传弟子,虽说玄机阁对于真传弟子的条件并不像其他宗门限制颇多,只要是三十岁以内的五脏境弟子都位列真传,但韩广和程厚华也都是未来能迈入六腑境的人,结果一次性身死两位。  

如此惨烈的伤亡,使得这一次的收获和损失,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