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从此篮坛无分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60分4助攻!  

这是秦雄的全场数据。  

又一次60+。  

第四节27分,加上前三节的33分,秦雄继标靶中心的首秀后再一次拿下60+得分。  

詹姆斯都傻眼了。  

直到赛后的新闻发布会,詹姆斯都在回忆黑色五分钟里秦雄疯狂的三分球表演——疾风暴雨般的输出让骑士前三节的努力功亏一篑,他拿到职业生涯得分新高的29分在秦雄的60分面前异常无力。  

坐在发布会现场,詹姆斯都不知道新闻发布会是怎样度过的,他满脑子都是秦雄疯狂出手三分球的身影。  

太可怕了!  

NBA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球员!  

纽约第五大道,奥林匹克塔大厦。  

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在美航球馆的比赛结束后宣布召开紧急会议,联盟高层迅速朝着奥林匹克塔聚集。  

“各位,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对于美航球馆的比赛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斯特恩敲了敲办公桌,嗓音沙哑,整个人看起来很是疲倦。  

老大发话了,手下的小弟们开始行动起来。  

集总裁助理、NBA高级行政长官、NBA娱乐联盟总裁等高级职务于一身,今年刚被CNN和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务人士之一的亚当肖华率先开口了。  

“这是好事,我们可以借此大力开拓亚洲市场。”顿了下,肖华继续说:“杰克是远比小明出色的球星,首秀60+,第二轮还是60+,上帝,还有比他更适合作为NBA在亚洲的代表人物吗?”  

等在座众人消化一下刚才说的内容,肖华接着道:“新秀赛季首秀加第二轮连续60+,本周的东部最佳球员和最佳新秀已经被他(秦雄)拿在手里。他打破了NBA很多记录,这样的人绝对是NBA的标志性人物,我想我们应该给予他和勒布朗相同的待遇。”  

众人静静地听着肖华的发言,边听边思索。  

按照肖华的意思,以后NBA的资源就要向秦雄倾斜。不过秦雄都这么牛逼了,再把资源向他倾斜会不会导致NBA内部的平衡被打破?  

“我支持亚当!”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时,NBA全球市场合作部执行副总马克塔图姆打破会议室里的寂静:“我们可以把勒布朗继续当做未来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头面人物来推广,杰克作为亚洲市场的头面人物。”  

“可是?”有人就塔图姆的话说道:“杰克的得分能力太强了,已经打破了NBA内部平衡,我们在讨论谁担任NBA门面的同时还得考虑NBA的平衡问题。”  

众人定睛一看,哟,是NBA裁判事务高级副总裁乔鲍奇亚——这位仁兄在进入联盟高层之前曾担任过NBA裁判。  

迎着众人的目光,鲍奇亚自顾自的道:“各位想过没有,如果杰克凭借强横的得分能力打破NBA的平衡,不,不是如果,他已经做到了!”  

斯特恩用食指敲击桌子,闭目养神,没有对下属的话做出评判。  

“他每场比赛60+,联盟还有比他得分能力更强的球星吗?如果持续下去,NBA的得分王从此就成为历史了!”  

鲍奇亚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NBA得分王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除了九十年代的乔丹,联盟巨星们谁也无法长时间占据得分王的宝座。  

现在,这样的情形有可能被秦雄打破。  

从此篮坛无分王!  

就算秦雄无法保持每场比赛60+——实际上也不可能,但40+对他而言轻而易举。联盟消耗大量资源宣传的得分王宝座从此以后很可能会会落入秦雄手里。  

众人讨论半天也无法拿出好办法。秦雄的超高得分是光明正大拿到的,裁判没有给其助力,这点众人无可奈何。  

不过好办法拿不出来,歪点子他们倒是想出不少,比如…  

“杰克的得分能力毋庸置疑,绝对是NBA有史以来最强得分手。”肖华沉吟片刻,小声道:“不过我们可以减少他的罚球,大幅增加其他有机会争夺得分王的超巨的罚球,这样得分王的争夺才好看嘛!”  

高,实在是高!  

会议室众人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悄悄给肖华竖起大拇指。只给几位超巨增加罚球不会大面积破坏NBA的内部平衡,又能限制秦雄,可谓一举两得。  

斯特恩眼皮眨了眨,咳嗽一声,终于发话了:“大家说的都不错,想法也很好,不过我觉得可以再等等,看看杰克接下来还有没有这样的发挥…如果他高效的得分能力能够保持下去,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斯特恩一句话就终结了讨论,在场有些人虽然还打算说点什么,但总裁都发话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在NBA,斯特恩才是说一不二的人!  

奥林匹克塔内关于秦雄的讨论到此结束,但其他地方的议论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全美各大体育媒体都在头版头条当上秦雄被詹姆斯、迈尔斯以及纽贝尔团团围堵的画面,头条标题非常耸人听闻——从此篮坛无分王!  

加粗加黑的字体庄严肃穆。  

说实话,秦雄这次60+得分引起的轰动远远超过首秀。首秀虽然也是60+,打破了NBA新秀首秀记录,但那场比赛没有直播,球迷们得知秦雄打破记录的新闻都是从媒体上得来的。  

事后很多人找来录像观看,但震撼性与直播相差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