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亲切的会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渊在看到通缉孟云的画像时,感觉到有些眼熟,联想到通缉人的身份是红叛军时,通缉的画像与他当时打猎时将他微微打伤的人重合了。  

当时他就让城门口的守卫特别留意这个人,毕竟这是第一个被通缉的红叛军。  

他们临山城,是红叛军名副其实的邻居,但却对这群人一点都不了解。  

同时,他对小云本人也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可以招到麾下。  

年轻、冷静,嗯,还耐揍。  

秦渊平时有在城门口的茶馆雅间中办公的习惯。也幸亏了这个习惯,让他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场好戏。  

小云的观察力、战斗力都比他想象的强。  

率先发现卫兵的问题撤走,如果不是自己待人赶到,小云甚至可能在第二阶控制型强者胡端手中逃脱。  

孟云跟着秦渊一行人来到了城门旁的茶馆雅间。  

房间宽敞,看上去安静清雅,屋内的陈设非常简约,最显眼的就是当中的一张桌子和桌上摊开的文件,从窗户向外看去正好能看到城门口。  

见到这个环境,说实话,孟云有些期待。  

最近这段时间要么就是在野外风餐露宿,要么就是在木灵族吃草,实在是有点遭罪。  

现在是早餐时间,会面地点又在茶馆这种地方,他秦渊公子这么有排面,好意思不管饭吗?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红叛军的人叛出他们,你是第一个,你是怎么做到的?”  

秦渊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孟云微微思索,还是决定对他如实相告,秦渊不可能是红叛军的人,毕竟之前孟云曾经攻击过对方,查看过他的种族信息。  

这是一个让更多人重视红叛军威胁的机会。  

他眼神示意了一下秦渊,意在询问对方周围的人是否值得信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我说的话可能会有点让你们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真的。”  

接着,他便将沃伦族、微型阵法控制思想等事情一并说给了秦渊等人。  

秦渊听了,低头沉思,显然是在评估孟云的话的可信度。  

“那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对此孟云也是有所准备,将手上的清醒指环交给对方后,说道:“我机缘巧合下,得到这枚指环,它拥有让人免疫精神控制的作用。”  

秦渊把玩了一下指环,又将其交给身边的一位长脸中年,中年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他便将其还给了孟云,对孟云的话已然是信了八九分。  

他身为临山城的高层,自然是知道即南府国几位皇子利用红叛军打压彼此的事情。  

不得不说,如果红叛军是这种模式的话,战斗力无疑会非常强悍,每个人的战斗愿望和战斗意志都会被放大,而且断绝了每个人的退路,更会让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而且,红叛军的军队只会越打越多,而他的敌人却会越来越少。  

几位皇子利用红叛军互相打压,那后果就只会是几位皇子的实力衰减,红叛军的实力增长,此消彼长下,甚至有可能在最后反客为主。  

几位皇子正在彼此竞争的时期,谁都不愿独自进攻红叛军,难呀。  

秦渊的手指轻敲桌面,眼睛望向一个方向,没有焦距,突然间又回过神来,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事情。  

他对孟云歉意一笑。  

“抱歉,走神了。小云你饿了吧?这家一点茶楼的早点很好吃的。”  

一小时后。  

孟云住进了秦渊为他安排的别院。  

别院不算大,但显然规格也是很高的,根据孟云的观察,临山城的建筑多是高层,显然平民应该都是住在公寓为主的。  

刚才早饭的时候,秦渊也流露出了对他的招揽之意,孟云在考虑。  

从地缘的角度看,红叛军和临山城之间天然是对立的。而自己作为唯一一个了解红叛军的人,必然存在着价值。  

而如果留在这个距离红叛军领地最近的城市,无论是对付红叛军还是寻找走丢了的复燃,都很有利。  

别院的门口有两人正在站岗,那是秦渊安排来供孟云差遣的人,但孟云明白,这二人名为帮忙,实为软禁,秦渊现在还不可能完全信任他。  

而且孟云确信,这两人必然有手段能联系到第二阶的强者过来支援,秦渊那么精明,绝对不会相信只凭借两个学徒就能困住他的。  

但不管怎么说,秦渊表面上做的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  

礼节上温和有礼,让人如沐春风。  

安排的住处也是精致考究。  

别院内的环境清幽,房间中也是东西一应俱全。客厅中,书架上放满了书,桌子上也是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卧室内,也是陈设简约大气。  

孟云见到书架上的书,有些惊喜,这种大佬家里多多少少有些技能书吧?  

事与愿违。  

书架上的多是一些杂书,讲一些星兽习性,各个种族的种族天赋,还有些游记、散文、小说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这些知识对于孟云而言,也非常重要。  

他一边读一边启用录像回放天赋,将书架中书的内容统统录下。  

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不低呀,从书上看,大概相当于是没有互联网的前世了。  

从书中他还得知,他现在所在的即南府国,只是龙悦帝国的藩属国,位于帝国的西北角,是最靠近无尽山脉的小国之一。  

书架中的书还提到,龙悦帝国和其藩属国通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