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屠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论坛上炒的不可开交之时。  

东方红月回到了昆山,然后开始摇人。  

准备攻占苏州!  

之前他驾驶着日出东方号离去的时候,半空中的东方红月发现了苏州城内的军营所在。  

那是苏州城北的一块耳墙,城墙将军营与城市隔离。  

大世界中玩家无法进入的地方,自然也没有玩家知道那是苏州的军营。  

但高空中的日出东方号却看见了。  

所以,离去之时,东方红月纠结一番后,还是向着苏州军营,投下了一枚主炮。  

当时,苏州城内的玩家与NPC只见到了一道红柱,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州驻军被东方红月一人消灭大半,此时苏州内部正是空虚之时。  

由于不清楚靖难之役副本内的建筑是否会刷新,所以回到昆山的东方红月很着急。  

不等全体人员上线,队伍人数达到8万人的时候,他便带着队伍向苏州攻去!  

丁丁大的计划里,一统江山发展方向并不包括苏州,而是向西南挺进,以成都为据点,避开南北阵营的正面交锋路线。  

不管是昆山还是苏州,都在南北阵营的夹击之中。  

迟早都会面临一方或同时面临两方的攻击。  

此番攻占苏州,完全是为了苏州仓库里的宝物银两以及装备!  

主城啊,鬼知道仓库里面是不是富得流油,如此好的机会,东方红月怎么会错过呢?  

“兄弟们,给我冲啊!”  

东方红月带队,绕行到苏州西南角,那被炮击摧毁的一段城墙果然没有刷新。  

焦黑的城墙砖上,此刻还冒着屡屡白烟。  

得到教主命令,日月玩家以百人小队为单位,一队一队的从城墙缺口处冲了进去!  

“目标衙门!”  

见队伍安全进入城中,东方红月立刻在队伍频道提示道。  

此番前来,可不是为了占领苏州,纯粹为了洗劫苏州仓库而已。  

犯不着分散队伍,保持队伍阵营拿下仓库才是当务之急!  

今天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二天,减员严重的话,后期还怎么玩?  

日月玩家顺着城墙缺口攻入,NPC军队早前伤亡大半,一时半刻根本建立不了有效的防御。  

而苏州城内的玩家,看到日月队徽,纷纷避让开来。  

深怕让慢了,就成了日月玩家的刀下亡魂。  

“围住衙门!一只苍蝇也不许放过!”  

来到苏州衙门门口,东方红月再度下令。  

因倭寇入侵副本的原因,每一名一统江山的玩家,都对苏州衙门熟悉无比。  

很快,里外三层就将衙门封锁起来,连建筑物上也不放过。  

“还好,食为天离衙门有一段距离…”  

东方红月暗自庆幸,若是衙门处在日出东方号的覆盖范围之内,想必这里早已荡然无存。  

衙门仓库估计也会直接报废!  

“叮!请注意:权限不足,不可进入!”  

来到仓库大门,东方红月想要推开,系统却无情提示权限不足。  

“可恶,王孝行竟然没死!”  

召唤出沉浮查看信息,却意外得知,苏州的权限持有者依旧还是王孝行,东方红月那个气。  

“通知下去,全城寻找NPC王孝行!”  

放出消息,可左等右等,依旧没有回复。  

反而手下和城内各处的NPC碰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损失了上百号人。  

“教主大人,不如我们逼他出来吧!”  

一筹莫展之际,刘清雪迎了上来提议道。  

“逼他出来?”  

怎么逼他出来?东方红月疑惑不解。  

“简单,王孝行是苏州的长官,我相信他愿意用他自己的命,换苏州数十万NPC的命!”  

说着如此残忍的话语,可刘清雪妩媚清秀的脸上,表情却异常的兴奋。  

东方红月感到一阵恶寒,心中有些不忍,皱着眉讪讪的道:“会不会太残忍了?”  

“这有啥,兄弟们正好可以赚一点阅历值,一举两得…”  

“他们毕竟是有智慧的NPC…”  

“又不是都杀了,放出消息,抓一些典型,杀鸡儆猴就行!”  

拖得越久,等NPC援军赶到,一统江山的人员损失会更大。  

不能久拖!  

“只好如此,通知下去,不要滥杀无辜…”  

东方红月最终妥协,答应了刘清雪的提议。  

于是,日月队伍玩家开始全城散播消息,让王孝行前往衙门,否则苏州就是屠城的代价!  

散播消息的同时,日月玩家还对沿街的NPC展开疯狂的攻击。  

经过东方教主的授意,他们自觉的放过了老人和孩子以及带孩子的妇女。  

江湖阅历值哗哗的涨,但毕竟NPC太过于真实,玩家的心中难免会和东方红月一样,升起一股罪恶感。  

一统江山屠城了!  

消息不胫而走,无辜躺枪的玩家同样不在少数。  

毕竟,NPC和玩家的外貌差异并不大。  

好在高达的消息过于惊人,东方教主操控手下屠城的事情,并未在论坛上引起太大的波澜。  

可能是经历过黑暗日吧,玩家已经习惯东方不败的霸道与嚣张。  

再说,大部分玩家心里,对玩家屠杀NPC的事情,并不是特别抵触。  

始终是游戏嘛,NPC平民和别的游戏中的野怪有何区别?  

“禀告教主,衙门外有一名NP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