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决战华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支万人队伍在后方包夹追赶,前方又有六千余人在等待收割人头。  

结局从一开始,似乎就已注定。  

“怎么样?你杀了几个?”  

四队人马汇合在一处,所有的敌人都被消灭后,东方红月凑到叶青青身旁,饶有兴致的问道。  

叶青青一脸疑惑的盯着东方红月,只见他脸上挂着莫名的坏笑。  

难不成他真有自信比我杀得多?  

“53个。”  

“什么?你说多少个?”  

“53个啊!你多少?”  

“…36个。”  

东方红月听闻,瞬间变为苦瓜模样,居然还输了!  

“呵呵,某人可要记得兑现赌约。”  

明明伤害更高移速更快,可为什么就是没叶飞城击杀的目标多呢?  

东方红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叶青青是在谎报她的战绩。  

“全队注意,准备收拢队伍。十五分钟后,出发华山!”  

队伍大频道里,丁丁大突然发来消息。  

山下的清洗活动刚一结束,山上的藏书售卖也接近尾声。  

“你没谎报战绩吧?”  

东方红月还是忍不住凑到叶青青身边,附在她的耳旁轻声问道。  

“我就知道你输不起,所以我全程都有录像。你要现在看么?”  

叶青青斜着眼睛,瞟了一个白眼,耸耸肩无所谓的回道。  

额,大意了!  

东方红月还真就想蒙混过关,可谁知她竟然录了像。  

于是老脸一红,转过身去,拉出队伍频道写道:“全体都有,我们过去集合!”  

华山地界。  

青山绿水,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大好风光。  

游戏中的山脉,被设计师人为的降低了海拔和高度,但华山依旧有半截耸入到云层之上。  

而云层之上的范围,则是华山派的宗门所在。  

沿山修建的大道,在到达云层区域时,突然就分出两条岔路,一条道路通往华山派剑宗的所在地,而另一条路,则通往气宗的所在地。  

华山派是一个整体!但其内部剑宗与气宗却是各自为主。  

除了面临灭顶之灾共进退外,两宗几乎互不干涉。  

当然,剑宗与气宗的貌合神离,皆是属于游戏背景。  

华山派的玩家弟子,却不受宗别限制。他们可以任意的在两宗内活动,亦可任意的学习两宗内的武学,以及领取两宗内的师门任务。  

华山派是属于74级的中大型门派。是五岳门派中,级别最高的存在!  

门派的势力等级,一共分为100个等级。  

1级门派只能招收1万名玩家弟子,2级只能招收2万名玩家弟子,以此类推。当门派达到100级,成为顶级门派后,则不再受规模招收限制。  

而要将门派势力升级到顶级,除了累积发展到99级的满经验外。还需要该门派诞生出一位武林盟主。  

只有诞生过武林盟主的门派,才有资格升级为顶级门派!  

武林盟主与华山论剑活动诞生的武林至尊不同。  

武林至尊称号,只在玩家群体中有用,对NPC没有半分约束力。  

而一年才会举行一次的武林大会,其由全武林一起推举诞生出来的武林盟主,可比华山论剑活动每个月举行诞生的武林至尊尊贵多了。  

武林盟主才是真正能够号令NPC的存在。  

武林至尊是玩家经过1V1的比赛,凭个人实力诞生。  

而武林盟主则是要靠累计江湖威望才能脱颖而出!  

现目前,玩家们连江湖威望如何获得都不知道,所以短时间内,玩家与武林盟主根本无缘。  

在《江湖》里,如今达到100级的顶级门派。  

只有南北少林寺,丐帮,武当,峨眉,青城六大门派。  

值得注意的是,南少林靠近福州城,北少林在少室山。  

而现实中人们通常认知的北少林嵩山少林寺,在《江湖》里的设定,只是属于五岳门派之一。  

南少林寺与北少林寺以及嵩山少林寺,是三个门派。即便他们有许多共同武学,但他们并不是同一个门派。  

而污衣丐帮与净衣丐帮,虽然他们派系分明,但他们却属于同一个门派丐帮。  

除了六大门派外,其他门派皆未达到100级。  

至于现任的武林盟主,则是丐帮的前任帮主燕南天!  

华山派两宗属于同一门派,所以华山派内只刷新了一座藏经阁。藏经阁刷新的位置,在两宗之间的一处山间开阔平地上。  

74名身着华山派服饰的护卫NPC,正戒备森严的在藏经阁四周巡逻。  

任何胆敢靠近藏经阁的非门派弟子,他们都会直接动手全力攻击。  

华山派藏经阁处,此时风平浪静,但华山脚下,此刻却暗流涌动。  

华山脚下,有一望无际的肥沃田野,勤劳的NPC们,在这里种植了大片的农作物。  

可此刻,大片的农作物,却惨遭无情的践踏。  

因为在这里,已经汇聚了超过二十万人的玩家队伍!  

务农的NPC敢怒不敢言,但好在,他们知道只要过一段时间,那道神秘意志就会将这里恢复原状。  

所以见到众多玩家到来后,他们没有任何阻挡,直接就逃开了。  

“我刘大备决定推荐宋恩泽为盟主!”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央,一处茅草亭子里,留着长长胡须的刘大备突然改口说道。  

他们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