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门派夺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届华山论剑告一段落,官方及时的在论坛公布,即将开启的门派夺书活动内容。  

门派夺书作为官方很早之前,就曾大肆宣传过的周常活动,然而却一直拖到华山论剑结束才准备开启。  

活动内容:每周日门派夺书活动的当天,所有门派的驻地活动场所内会刷新出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包括玩家建立的势力门派,也会出现藏经阁。  

活动规则十分简单粗暴:活动持续期间,取消玩家的死亡惩罚,玩家们可自行前去非本门的任意门派夺取藏书。在目标门派的藏经阁中,偷取一份藏书即可,亦可以从其他玩家手中抢夺藏书。根据门派的等级规模不同,每个门派内藏经阁的藏书总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玩家成功偷取或抢夺藏书之后,可以在活动结束时,在各大主城内找到活动兑换员。然后随机兑换一本目标门派的武学残章,又或者好运,直接兑换到目标门派的完本武学。  

凑齐武学残章即可自动合成一本完整的武学秘籍,只有完本的武学秘籍才可学习。  

注意事项:偷取或抢夺而来的藏书,只能兑换目标门派拥有的常规武学,而目标门派的镇派武学、特殊武学又或奇遇武学,则不在兑换范围之内;活动期间每名玩家最多只能兑换三本藏书。  

另外隐世门派与半隐身门派,也会同时开启藏经阁,不过隐世藏经阁的刷新位置并不固定。  

当然门派夺书活动,除了去偷取抢夺藏书的玩法外,还可以护卫自己门派的藏经阁。击杀盗取藏书的玩家,即可获得该玩家盗取的藏书,再将藏书放回藏经阁中,即可获得门派贡献值。  

大多数门派的贡献值都用途广泛,包括不限于提升或学习门派武学,以及提升门派地位等。  

第二天,东方红月早早的上线。  

“叮!你收到一封邮件,是否立刻阅读?”  

原来是华山论剑的道具奖励到账,现金奖励官方已经发布声明,需要核实清楚和代缴税务后,才会依次发放。  

名震一方天级称号:佩戴增加8%全属性。  

名震一方宝箱:打开获得江湖阅历值20W;随机地级至灵级物品或装备一件。  

称号垃圾,东方红月看都不看直接扔进称号栏,有永久的至尊级称号笑傲江湖,哪还会看得上限时的天级称号。  

“妈咪妈咪哄…好东西,你就给我出!”  

东方红月激动的点开名震一方宝箱。  

“叮!恭喜你获得江湖阅历值20W,获得灵级物品器之灵X1。”  

???  

不是装备啊!  

东方红月瞬间不开心了,现阶段什么最贵?  

装备最贵啊!  

点开器之灵一看,东方红月又立刻狂笑起来。  

器之灵:制作神兵利器不可或缺的材料(品级:极品)  

背包角落里的神兵玄铁都快生灰了,东方红月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开宗令都卖了500万两,神兵玄铁不可比开宗令差太多吧?  

器之灵与神兵玄铁说明上都是神兵利器的制作材料,之前不清楚神兵玄铁的等级,如今器之灵的灵级材料证明,神兵玄铁应该也是同等级别的材料!  

用灵级材料制作的装备,怎么的最差也得是灵级才对吧!  

大笑之余,东方红月更头疼了,至今都没有关于装备制作的任何消息。  

上亿玩家,连游戏内的第二个副本至今都还未开启,又如何去弄懂装备制作相关的事宜呢?  

20W阅历值到账,东方红月算了一下,刚好能够把外功研修升级到第十层境界名声鹤起。  

点开排行榜,实力境界最高的玩家依旧在第九层,东方红月纳闷了。  

明明自己耽误了好多天,还是内外一起双修,为何没用被其他玩家拉开等级差距呢?  

“叮!当前研修已满,是否立刻突破实力?”  

阅历值换成外功研修之后,系统提示将东方红月思绪拉回。  

点开研修栏一看,瞬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第九层境界需要突破才能晋升到第十层境界,而突破的前置条件是需要完成一次深仇大恨级别的任务。  

而东方红月面板上,突破按钮已经激活,因为之前已经完成过遗愿任务。  

“叮!是否立刻突破?”  

“是!”  

“全服公告:玩家东方不败全服第一位突破到第二重造化境界,特此奖励造化果一枚。”  

“叮!恭喜你突破到第二重造化境界,属性加成比已更新至第二重造化境界!”  

卧槽呢!  

时隔多日,再次登上全服公告,东方红月一时有些发愣,全服公告的奖励从未让他失望过,他一路上的“崛起”,都是全服公告奖励的物品带来的。  

又会是什么惊喜?  

第二重造化境界?东方红月打开面板一看,总算明悟了华山论剑时气血与内力值为何突然暴涨的原因!  

十层境界内第一重造化境界,每点根骨只增加5点气血上限,每点灵根只增加5点内力值上限。而突破到第二重造化境界后,如今每点根骨增加10点气血值上限,每点灵根增加10点内力值上限!  

造化境界竟然如此重要!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东方红月的气血值与内力值直接翻倍!  

以后要留意了,加属性的装备绝对比直接加上限的装备更强!比如腰带,加根骨属性的腰带,造化境界越高就越要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