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来自中东的橄榄枝(感感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工作习惯让他几乎快要失去了情绪爆发的能力,所以只是露出了自己标志性人畜无害的笑容:  

“除了四架预警机以外,这次竞标还促成了阿布扎比王储和我方驻外高级代表之间的一次额外会面。”  

“对方表示,期待能够加深与我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希望能获得来自我国的投资,至于具体内容,都在那份文件里面了。”  

他说着指了指常浩南手中的报告:  

“我也是开会之前才刚刚看完…当然,估计他们也和法国人说了差不多的东西。”  

这一次,常浩南并没有马上表露态度,只是快速翻阅了一下后面自己没看过的部分。  

内容倒是不出他所料。  

一开始基本就是阿方希望了解华夏经济的最新动态和未来目标,推动两国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繁荣云云。  

后面则详细列出了阿联酋自身具备的十项核心竞争力,以及目前可以给到外国投资者的优惠政策。  

能看出来,并不是单纯的场面话,而是真的准备要干点实事。  

唯一的问题是…  

有点太早了。  

如果这些内容放到十几年后的一带一路时期,那绝对有无数华夏企业嗷嗷叫地往里冲。  

但这才2004年。  

华夏自己还在大规模对外招商引资呢,对外输出资本和技术的经验非常欠缺。  

极个别的成功案例,还是常浩南主持下搞出来的样板工程,并不具备大规模的可复制性。  

而李忠毅之所以专门把他找来,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果然,看着低头不语的常浩南,李忠毅很快正色道:  

“常顾问,关于这项建议…您有什么想法?”  

“很难,主要是没有抓手。”  

前者非常坦诚地摇了摇头:  

“如果这是个欧洲国家,或者非洲、东南亚的欠发达国家,我们还勉强能发挥优势,依托对方急需的技术或者产业进行投资或者合作。”  

“但阿联酋像样的产业就只有金融和石油,金融咱们在国内都还玩不太明白,出了国门恐怕要被国际资本大鳄乱杀,至于石油…”  

常浩南没有继续说话,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李忠毅。  

对方在调来工建委之前,就在石油系统里摸爬滚打多年,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直白点说,只要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还在北印度洋游弋,那任何跟石油相关的投资都只能徐徐图之,以免刺激到如今正在两河流域发疯的美国人。  

“确实,存量竞争短期内想都不要想…”  

李忠毅也露出一抹苦笑。  

石化系统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尝试,但只能说得到的教训多过经验:  

“除非能针对阿联酋那边搞出什么增量市场,那倒还可以尝试一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