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英国人的疯狂思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新的样来。  

“三个小组都向我报告,说他们在给流固耦合计算做准备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叶片的刚性很低,代入任何一种常见材料的性能,都免不了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最后没办法,只好先放弃结构问题,把单纯的cfd结果给做出来了…”  

对于张振华来说,他只是吐槽一番工作中的遭遇而已。  

但常浩南却被他这一句话给猛然惊醒了:  

“弹性变形?”  

他赶紧把已经放在桌上的报告给重新拿了起来:  

“如果我们考虑工作状态下的空气动力负荷呢?”  

“嗯?”  

张振华也抬起头,但还没反应过来常浩南这个问题的意思。  

后者只好进一步说明,同时从旁边拿出纸笔,简单画了个示意图:  

“你看,这些叶片在静止状态,也就是冷态下的叶型确实非常奇怪,但在工作状态,也就是热态之后,叶型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而这种变形反过来又使空气动力随之改变,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弹性变形…这样就构成了一种结构变形和空气动力学之间的交互作用…”  

张振华毕竟也是老工程师了,刚刚只是没跟上思维的跳跃性而已。  

现在被这样梳理了一番,哪还能不懂其中的意思:  

“就像是飞机设计里面的机翼那样?”  

虽然的专业是航发设计,但航空技术不分家,况且镐发集团过去本来就是多种业务兼有,因此他也不至于对外流问题两眼一抹黑。  

“没错!”  

常浩南点点头:  

“我怀疑,英国人的想法,应该是为了尽可能减轻风扇重量,彻底放弃叶片刚度,而是利用结构分析,对叶片在设计工况下的最佳气动几何形状,也就是原始热态叶型进行反推,以求得冷态加工叶型,也就是预变形叶型。”  

“而我们拿到的数据,就是这个冷态加工叶型,直接拿这样的叶型去分析气动性能,自然只能得到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  

(本章完)  

不仅张振华,周围的另外几人也面露疑惑。  

毕竟,虽说这风扇的设计确实有些奇怪,尺寸也比一般的小涵道比军用发动机更大,但是无论如何,跟涡扇20明显不是一路东西。  

面对一片不解的眼神,常浩南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最后,还是和常浩南相对比较熟悉的张振华谨慎询问道:  

“常总,现在整个集团都在集中资源,进行涡扇20的立项前准备工作,您看…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往后放放,至少到立项之后再做?”  

但常浩南却摆了摆手:  

“不要这么考虑问题。”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本来就可以视为涡扇20立项准备的一部分…”  

但对于模拟精细度更高的航发设计来说,仍然没有像十几二十年后那样,充沛到可以随便挥霍的程度。  

这一硬件条件甚至一度差点把歼轰7a给打回绘图板。  

“本质上,涡扇20使用涡扇15的成熟核心机,最大的设计难度也就在风扇上面。”  

“所以,尽管发动机的属性不完全一样,我们也不准备在涡扇20上面搞什么仿制借鉴,但就像考试做题一样,多了解一些别人的经验,总归不会有什么坏处。”  

至于甲方的设计合不合理,以及进而导致的整个项目进度,其实也轮不到他们操心。  

更何况,考虑到sea650,尤其是永磁式发电系统的设计团队主要来自606所,那这个项目大概率也和镐发集团没什么特别直接的关系。  

可另一方面,这毕竟就是个给别人做供应商,甚至还是二级供应商的事情。  

虽说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上,任何参与重大国际航空项目的机会对于华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供应商嘛,只要确定合同层面没有漏洞,然后根据甲方提供的要求把东西做出来就完事了。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  

镐京这边的算力资源确实比较紧张——  

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