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大干一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说屋)  

跟台上的詹姆森教授一样,绝大部分台下的人在看到题目之后,也都只经历了短暂的茫然,接着便迅速反应过来了问题的本质。  

“应该是非牛顿流体的两相流问题?”  

乔治低声向两名同伴问道。  

“是。”  

莱尔斯点了点头,紧接着露出一个玩味的表情:  

“而且这个题的条件里面还藏着坑…”  

另外二人闻言均是一愣,重新看向大屏幕上的条件。  

还是赫米娅首先反应过来:  

“气液两相流?”  

按照题目当中给出的工艺条件,那么其中的物质B将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过程都处在气态而非液态条件下。  

旁边的乔治也是会心一笑:  

“看来赛会是想用这些细节给我们制造麻烦…”  

“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恐怕会有不少人被坑到。”  

莱尔斯翘起二郎腿:  

“这出题的人,坏的很呐…”  

在他看来,这应该就是火炬集团方面针对他们使出来的小手段。  

华夏方面的参赛队伍只要被稍微提示一下,就可以完全避开。  

而如果其它队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合理利用东道主优势。  

实际上,在数值计算软件当中,对于大部分常见流体都有一个数据库。  

如果你输入进去的计算条件过于离谱,比如什么1bar,1000℃下的液态水,那肯定是会有提示的。  

但今天这两個聚合物熔体,显然不在“常见”之列。  

虽然算到最后还是会发现问题,但48小时的比赛时间本来就不太富裕,再被这么一耽误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没办法完整解决问题。  

要是再考虑到因为这事而影响到的心态,那潜在损失就更大了。  

这种在题目里挖坑的行为,在普通考试里面比较常见。  

不过竞赛,尤其是高级别的竞赛,其实很少遇到——  

因为一般不作为考察重点。  

这个时候,旁边的黑尔茨也凑了过来:  

“两相流问题,应该是最经典的CFD应用领域了,虽SOL在这块的优势没有均相湍流问题那么大,但根据我们之前的测试,计算效率也明显强过火炬集团和ANSYS的竞品。”  

“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全都靠你们了…”  

尽管有将近10支SOL达成协议的队伍进入决赛,但毫无疑问,斯坦福大学这三个由詹姆森教授亲自指导过的选手,是他们的种子队伍。  

也是决赛之前受到关注最多的队伍。  

初赛过后,黑尔茨的野心已经膨胀了不少。  

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莱尔斯三人是否有可能在决赛中延续状态,再拿个第一。  

到时候初赛决赛双第一,就是绝佳的宣传素材。  

“放心吧。”  

莱尔斯回答道:  

“他们在题目上设了几个套,但都不难看出来。”  

如果说,刚刚看到题目之前还有点不确定的话,那现在,他的心态已经基本稳下来了。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一帆风顺,反而会起疑心。  

但如果有那么几个哪怕没起到作用的小阻碍,那就会心安理得许多。  

不过,这部分其实不能算是常浩南的算计。  

实际上,物质是气态还是液态,对于他的计划都没什么影响。  

只是聚合物熔体本来就不太多见,能拿来注塑的就更少,所以挑挑拣拣,能用来出题的就只剩下寥寥几种选择了。  

而另外几组甚至更加抽象。  

至于阴差阳错之下反而降低了对手的警惕性…  

只能说是无心插柳之举了。  

在考题宣读结束之后,二百余名参赛选手自然是马上离开会议厅,前往自己所属的考场开始答题。  

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基本都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  

毕竟,能过关斩将进到决赛的队伍,绝无可能是随便混混的咸鱼。  

大家基本都能看出,这道题的难度,基本在自己的能力边界线上。  

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到。  

而如果能在答题过程中一朝顿悟,那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进一步提升能力…  

而会议厅内的其余众人,则抱着相对轻松的心态攀谈了起来——  

几乎所有人,在这个时间点上,都觉得自己占到了大便宜。  

学者和教授们自不必提,竞赛和大会对于整个行业的知名度都会产生巨大利好,以后无论是申请项目还是商业合作,难度都将会大大降低。  

而赞助商,尤其是化工领域的赞助商,在看到如此贴近实际生产的题目之后也是欣喜若狂。  

这意味着数值计算技术至少有潜力降低他们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至于三家主要提供数值计算业务和工具的企业…  

COMSOL觉得自己巨大优势,赢。  

ANSYS本来就专攻这类工艺生产问题,甚至在软件中会提供多种化工设备的预设模型,虽然性能稍差,但胜在足够轻量化,也能喝口汤,赢。  

火炬集团就更不必说,常浩南已经准备好欣赏结果出来时候的场面了…  

“各位来宾,请留步。”  

常浩南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从位置上站起来,半开玩笑地说道:  

“不要急嘛,我们又不用和选手们一样去考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