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栗亚波的发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起模拟,老师,我之前确实用TORCHMultiphysics模拟过热烧蚀对CFRP材料的作用效果。”  

“结果怎么样?”  

对于非金属复材的模拟准确性,常浩南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  

栗亚波此时已经坐回到了电脑前面:  

“按照惯例,为了加快计算速度,我们都是只模拟10的烧蚀效果,确实跟您之前说的一样,在碳纤维上的准确性很差。”  

“不过前几天,我有一次睡觉之前输错了模拟持续时间,输成了1000,也就是1秒,然后第二天才发现电脑已经算了一晚上。结果那次的模拟准确度,反而比过去都高了很多。”  

“后来我又分组做了几次不一样的测试,发现总体上是模拟时间越长,跟实验结果相比的准确度就越高,我猜可能是因为有某种高度随机的机制,在时间短的时候比较明显,但时间长了之后就会趋于平均…”  

常浩南本来都已经准备离开了。  

但是听栗亚波说到这里,顿时又停下了脚步。  

(本章完)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黎明厂那边的电火花加工技术,当初也是面临类似的问题。  

只可惜碳纤维相比于金属要娇贵得多,像是开裂分层这种问题,显然没办法靠抛光打磨给救回来。  

不过思路却可以借鉴。  

然而后者当即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也不行,性能劣化的程度非常不稳定,有时候在同一块板子的不同位置都能测出相差很大的性能参数,至少在航空航天领域肯定是不能冒这个险。”  

“那好像确实没什么应用价值…”  

常浩南只好放弃这個退而求其次的思路。  

2000年这会,华夏还在从温饱线朝着总体小康努力,像什么碳纤维的自行车或者钓鱼竿之类的产品显然找不到市场。  

就像一些有瑕疵的CPU会被屏蔽掉几个核心当成低一档的型号出售一样,如果加工失败的T700还能当T500用,那损耗率大一点也未必不能接受。  

不过这个问题暂时无解,所以常浩南决定先关注其他方面。  

“有没有考虑过用更细的激光束,然后用环切或者螺旋的轨迹把孔逐渐打出来?”  

常浩南提议道:  

直接参考焊接那边的思路,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加工就行了。  

但还伴随着开裂的话,说明是材料本身的热属性问题,哪怕丢进真空加工也不行。  

“好像有碳化…还有拉丝和开裂的现象?”  

如果问题只有碳化,那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只能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视能看到的是这样。”  

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