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观礼台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受邀到现场看阅兵的,主要有三种情况(当然,这里得排除直接上城楼的那些,只算观礼台上的)。  

一是像常浩南还有丁高恒这样,属于职位到那了,人又在京城,还正好闲着,怎么着也得过去看看。  

这种其实只占一小部分。  

因为绝大多数级别足够的,在十月一号当天都会忙得脚打后脑勺,根本没工夫出席。  

二是外国驻华代表,这个不用说,无论是从普天同庆,还是从彰显大国气魄,亦或是单纯显摆一下的角度,都肯定都请。  

不过,人数其实也没多少。  

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全都算上,也就那么三百来个,加一块凑不出一千号人。  

绝大部分还是像颜永年那样,作为“各行各业优秀代表”被邀请过去的。  

包括常援朝和周莉俩人,也是算这个路数。  

所以,老两口刚坐上车的时候,就下意识以为同车的其他人也是跟自己差不多的情况。  

但车接车送这个事,显然是分区划片就近来的。  

而常浩南住的地方…  

总之,老常同志很快发现,车上的某几张面孔,自己好像在电视里看见过。  

虽然不至于是前排那几位,但能在新闻联播上混脸熟的…  

老常瞬间感觉身体有点僵。  

坐在旁边的常浩南也看出了自家老父亲的异常,遂给了一个眼神示意后者安心。  

其实要是搁在平常,这些人肯定是各自有专车的。  

只不过赶在国庆典礼这天,为了给长安街周边腾出进行分列式的地方,寻常领导肯定就不够格用了。  

几辆中巴车陆续到达典礼现场的时候,天色也才刚刚大亮。  

不过,地面受阅部队,以及现场负责表演和庆典的群众,却都已经到位了。  

从下车的位置上,甚至能直接看到远处几部高耸的雷达。  

更矮的装备就看不见了。  

在常浩南的印象里,上一世的99年阅兵似乎没有展出什么空军雷达,自己这辈子跟电子科技系统打了不少交道,也没听说他们研发出来过什么新款。  

那可能就只是陆军野战防空系统的指挥车而已。  

不过就算是这样,老常还是下意识伸长脖子想要往那边瞅瞅。  

结果这个有点不雅观的动作被周莉给拽回来了:  

“等会到台子上随便你看,在这老实点,别给小南添乱!”  

常浩南三人的位置被安排在东观礼台的最靠西侧。  

实际上,常浩南一开始也没整明白,这到底是按照什么排的。  

但无论如何,相对靠中间,总归是好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就位,他很快从人群中认出了几个熟面孔。  

都是之前合作过,或者至少有过一面之缘的型号总师。  

还有解放军军官。  

“祝总,好久不见,最近工作还顺利么?”  

这是之前常浩南在北方车辆研究所搞模锻压机时认识的祝虞声,国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  

“常总?”  

祝虞声用左手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托你的福,新型坦克的进展比预期顺利很多,样车也造了十几辆,今天会单独编成一个方队受阅…”  

“沈团长…”  

这是之前常浩南去海航四师测试歼轰电7的时候,那边驾驶运8j的沈涛团长。  

他们团今天应该有一架运8j和一架运8x参阅,但不知为什么沈涛本身却出现在了地面上。  

“常总…”  

“嗐…别提了,选拔参训机组那会,我正在南海舰队战备执勤呢,等轮训回去,黄花菜都凉了…”  

在筑堤行动之后,华夏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逐渐加强了对于南海海域的巡逻强度。  

尽管运8j在那次行动中被证明存在一些缺陷,至少不适合用来对付北约及其盟国,但毕竟留空时间和对海探测能力都还行,加上涡桨运输机平台的飞行成本较低,很适合用来在非直接对抗中牵制对手。  

“那确实可惜…”  

常浩南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安慰对方。  

以沈涛的年纪,是决然不可能赶上下个十年了。  

“黄副师长…”  

83最新地址两年前驻守江陵大堤的黄林群团长,如今已经挂上了大校军衔。  

“郭工…”  

自然是跟常浩南有着深厚合作关系的郭林。  

当然还有一些出乎他预料之外的人。  

“徐研究员?”  

常浩南看着自己身后的徐洋,满脸震惊。  

“我是计算所那边报上去的,科研界代表,怎么样,惊不惊喜?”  

徐洋一身时髦打扮,摘掉脸上的墨镜,抬起手挡住阳光,然后看向常浩南旁边的常援朝和周莉:  

“这两位应该是…”  

“哦,是家父和家慈…”  

常浩南自己都没想到,不到四年功夫下来,他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广阔的人脉。  

以至于还没逐一和附近的认识人打完招呼,街对面的乐团就已经奏响了《迎宾进行曲》。  

这是检阅首长和特邀嘉宾出场的信号。  

果然,整个长安街两侧,紧跟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此之前,常浩南一直以为用雷鸣形容掌声,是一种夸张的比喻。  

但这次,他意识到那也可以是一种正常的描述。  

甚至连军乐的声音都能盖过去。  

当然,鼓掌的主力还是对面的上万名仪式工作人员,否则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