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总不能去求华夏人帮忙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蹙却并未马上开口。  

显然,他此时非常纠结。  

许久之后,皮埃尔才摇了摇头:  

“我不好说。”  

“但是从这架直升机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华夏人好像比我更懂海豚直升机…”  

“别的不说,之前飞行表演刚刚开始的时候,它起飞之后在半空中悬停,然后向四周做点头动作。整个过程我掐了一下表,总共持续了大概4分15秒。”  

“这套动作我看过不下一百遍,对流程非常熟悉,正常情况下用不了一分半就能完成,所以华夏人肯定是故意的,在展示这个型号的悬停能力。”  

勒梅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  

“我刚刚专门去看了那边的展板,上面的数据显示他们这个海豚改进型可以维持5分钟的起飞功率输出,确实比我们的型号更有优势。”  

AS365N1在标准任务载荷下,最长只能维持3分钟的悬停。  

如果是满载,那时间还要更短。  

这个差距已经相当明显了。  

悬停是直升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无论是运输直升机的吊运和机降、反潜直升机的搜潜、以及武装直升机在发射大部分制导武器的过程中,都需要维持悬停状态。  

3分钟和5分钟,在很多情况下就是能做到和不能做到之间的差别。  

“当然,这还是其次的。”  

皮埃尔摆摆手,紧接着继续说道:  

“更值得在意的是,哪怕在刚刚以最大功率起飞爬升的时候,我在这里听到的声音也不算太明显。”  

“要说绝对音量,或许并不会低特别多,但是声音特征跟大部分直升机完全不一样,是那种衰减很快,也不太容易引起人注意和不适的中高频持续性噪音。”  

直到这个时候,勒梅尔才回想起,刚刚自己也有一样的感觉——  

在低头看展板的时候,他甚至以为那架直升机起飞失败了。  

“嘶…这么说,麻烦确实不小…”  

动力充沛、功能更强、噪音更低。  

而且大概率价格也更低。  

操作和维护习惯却还是海豚的那一套。  

估计飞行员都未必需要重新培训。  

这是一点活路不给留啊?  

不过,旁边的皮埃尔却又摇了摇头:  

“倒也不能完全说是麻烦。”  

“什么意思?”  

勒梅尔面露疑惑。  

“一来,海豚传动系统的问题早晚都得解决,不可能一直拖下去,华夏人的这个型号出来,至少说明有切实可行的升级方案,而不需要把整个设计推倒重来。”  

皮埃尔重新抬起头,看向那架已经完成表演,正在准备降落的华夏直升机。  

在这个距离上,两个人甚至不需要太大声说话,就能盖过旋翼发出的噪音。  

“二来,必须承认,他们的旋翼降噪技术,绝对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我从来没见过脉冲音抑制这么好的直升机。”  

“如果…”  

说到这里,皮埃尔犹豫了一下:  

“如果我们最新的NH90能做到这个水平的话,那恐怕可以在10吨级直升机的市场里面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NH90的第一架原型机已经于1995年首飞,但直到目前仍然在试飞过程当中。主要是几个启动用户对于直升机性能的偏好不同。  

跟所有其它多国合作项目一样,夜长梦多,如果再多拖个几年,那这个型号八成就要黄了。  

所以主导整个项目的欧直公司现在很急。  

“NH90怎么做到这个水平?”  

勒梅尔看向好友的眼神中满是震惊:  

“总不能去找华夏人帮忙吧?”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