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突破热力壅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空气仿佛都要凝固起来,常浩南甚至能在每个读数之间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3…2…1,点火!”  

一声几乎感觉不到的震动传来,主屏幕上代表推力的曲线猛地跃起。  

燃烧室内的燃料喷嘴同时喷出雾化的JP8燃料,与压缩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被点火系统引燃,亚燃冲压模态毫无悬念地顺利启动。  

“马赫数1.5稳定,燃烧室压力正常。”  

操作员报告道。  

把1.5马赫设定为起步速度,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像歼11这样的重型战术飞机可以在高空和机腹带弹的情况下达到这一速度,从而省去助推火箭的长度和重量。  

至于轰炸机或者水面舰艇,本来对于长度也不是很敏感。  

至于未来可重复使用的正经飞行器,更是可以通过普通航发实现完全自主启动。  

屏幕上的温度分布图一如预期,燃烧室后部开始出现高温区域,颜色从蓝色逐渐变为黄色,最后在尾喷管附近形成一小块红色区域,那里的温度此时已经超过2500K——  

多设计点燃烧室的设计关键在于,让低马赫数时的热力壅塞位置尽可能靠后,给后续更高马赫数对应的工况让出足够空间。  

“激波系结构初步形成,与CFD模拟吻合度88.7。”  

一名工程师兴奋地报告。  

这个数值看着好像不太起眼,但对于一个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而言,已经属于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水平了。  

常浩南微微点头,但并未放松警惕:  

“准备第二次测试,增加马赫数,按计划逐步提升至3.0。”  

超高速风洞能够实际维持气流的时间不超过1秒,由此,模拟工作时间也不可能突破半分钟。  

因此,不可能像实际飞行那样,在同一次测试中完成整个过程。  

或许这也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选择以实测代替风洞的理由之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