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故技重施(2/2)
截s型的进气道曲面。
然而从轮廓上看,却和大上个月首飞的那架2001号机完全不像。
反而是单垂尾、机腹进气,且鸭翼和主翼并不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换句话说,更接近现有的的歼10。
他还想再探出头去进一步细看时,杨杰却已经把门关上:
“这间暗室中总计包括10375个吸波尖劈,壳体结构屏蔽体为焊接式…”
尽管后者在介绍时已经隐去了大部分敏感信息,但仍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比如有人已经开始观察,屏蔽壳体主结构是否完全依托于壳体外部的土建钢柱及钢梁框架。
但艾德斯坦纳的思维却仍然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
他此时基本已经确定,那个模型的总体设计就是一架歼10。
只不过,似乎整体更加臃肿,似乎在腹部增加了什么额外的设施。
“或许是弹舱?”
艾德斯坦纳这样推测道。
在如今的超视距空战时代,非隐身机也会测试雷达反射面积,但一般都是在试飞过程中顺便完成,数据也是有个大概即可,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
那么,如果进行合理推测,是否说明华夏方面仍然没有放弃为歼10研制隐身改进型的努力?
(本章完)
然而从轮廓上看,却和大上个月首飞的那架2001号机完全不像。
反而是单垂尾、机腹进气,且鸭翼和主翼并不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换句话说,更接近现有的的歼10。
他还想再探出头去进一步细看时,杨杰却已经把门关上:
“这间暗室中总计包括10375个吸波尖劈,壳体结构屏蔽体为焊接式…”
尽管后者在介绍时已经隐去了大部分敏感信息,但仍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比如有人已经开始观察,屏蔽壳体主结构是否完全依托于壳体外部的土建钢柱及钢梁框架。
但艾德斯坦纳的思维却仍然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
他此时基本已经确定,那个模型的总体设计就是一架歼10。
只不过,似乎整体更加臃肿,似乎在腹部增加了什么额外的设施。
“或许是弹舱?”
艾德斯坦纳这样推测道。
在如今的超视距空战时代,非隐身机也会测试雷达反射面积,但一般都是在试飞过程中顺便完成,数据也是有个大概即可,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
那么,如果进行合理推测,是否说明华夏方面仍然没有放弃为歼10研制隐身改进型的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