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宫斗不如造反(三十二)(2/3)
线,喃喃的说了句:“无风不起浪,这阿碧,似乎也不似作伪的模样!”
也就是说,他宁愿相信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也不愿相信自己的母亲?
“哈哈!哈哈哈!”
何甜甜沉默良久,忽然仰天大笑。
笑着笑着,她的眼角滚落一连串的泪珠儿。
明明是笑声,但在场的众人都听着心里发寒。
而忠仆宋嬷嬷则是忍不住的心疼,她看向皇帝的目光也充满了控诉——
别人也就罢了,你一个做儿子的,怎么能这么伤娘娘的心?
这些年,娘娘除了没有亲自照顾你之外,还有哪里对不起你?
竭尽所能的保护你,殚心竭虑的为你筹谋,将世间最好的一切都送到了你的面前。
你多次忤逆,太后都被气昏过去,却还是不曾与你计较。
嘴里骂着,心里却疼着,不管你的要求多么荒唐、任性,太后最后也都默许了!
……这样的母亲,你居然还怀疑她不是你的亲娘?
哈!
说句不怕犯忌讳的话,就你这种没良心的小白眼狼,如果不是亲娘,谁踏娘的会这般对你?
忽然,宋嬷嬷理解了何太后。
她更是有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呜呜,她糊涂啊!
过去看到娘娘忽然“撒手不管”小皇帝了,宋嬷嬷还劝娘娘放宽心,不要跟个孩子计较!
现在,亲眼目睹小皇帝的没良心,宋嬷嬷终于体会到了自家主子的绝望与伤心!
这个孩子,算是彻底被人养歪了。
他对太后这个亲娘,非但没有半点孝顺,反而将太后当成了拦路石、当成了仇敌。
宋嬷嬷不是寻常奴仆,她跟在何太后身边多年,见多了宫中的阴谋算计,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先帝与何太后对决的时候,宋嬷嬷更是最前沿的亲历者。
所以,她也练就了一双毒辣的老眼。
过去看不穿小皇帝的真面部,无非是身在局中,不愿把自家小主子想得太坏。
如今,宋嬷嬷站到了对立面,居然能够看清很多事实。
阿碧一个老妇,却能跑来敲登闻鼓,还能让皇帝不顾场合的要求“审案子”。
这其中若是说没有皇帝的手笔,宋嬷嬷打死都不信。
面对何太后的质问,皇帝眼神闪躲,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心虚,宋嬷嬷更是看得十分清楚。
……眼前这场闹剧,不只是跟皇帝有点儿关系,分明就是、就是皇帝一手导演!
有了这个猜测,宋嬷嬷简直无法理解小皇帝的神操作。
但,她确能理解自家太后为何会忽然大笑着流眼泪。
因为连她一个愚钝的老奴都猜到了“真相”,无比聪慧、英明的太后娘娘如何会猜不到。
娘娘这是被小皇帝伤透了心啊!
宋嬷嬷没有孩子,但她却能以己度人,她只是把自己换成何太后略略一想,心就如同被火烧针扎一般的疼!
“原来,小皇帝竟不是哀家的亲儿子!”
何甜甜悲怆的笑完,抬手轻轻抹去腮边的眼泪,轻声说了这么一句。
然后,她没有任何解释,直接站起身,不管众人或惊诧、或疑惑、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径自离开了大殿。
永承帝也无比意外,他张了张嘴,想把人唤住,可又不知道说什么。
按照计划,他应该痛斥“何太后”借腹生子、去母留子等种种狠毒手段,并为自己的“生母”鸣冤。
他甚至做好了,如果何太后驳斥,他该如何将这件事“审理”清楚的准备。
但……预想了种种可能,做了诸多准备,阿碧手里甚至还有阿鸢留下的“血书”,用以证明永承帝的身份。
结果呢,人家何太后半句辩驳的话都没有,竟似是“默认”了!
这、这——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永承帝、郑念儿、胡氏等不只是感觉到了莫名的空虚,更有种隐隐的恐惧。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达成了目标。
可为何,他们并没有预期中的兴奋与高兴?
王源缓缓抬起眼皮,扫了眼情绪外露的永承帝,暗暗的摇了摇头。
冯寿:……已死,有事请烧纸!
谢贵太妃与梁王母子,则是无比的激动。
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们娘儿俩恨不能当场跳个舞,再去命人放上三天三夜的爆竹以示庆贺!
“哈哈!见过蠢的,还没有见过赵圭这样的蠢货!自贬身份,自断臂膀,他这是唯恐嫌自己的皇帝之位还不够危险啊!”
梁王简直要等不及宴会散场,就想跑去串联。
没了何太后支持,赵圭又屡屡闯祸,废帝什么的,还远吗?
而先帝只有两个儿子,赵圭被废了,岂不是轮到他梁王咯?
“……何氏,你要强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败在了自己亲生骨肉的手上?”
相较于梁王的热血沸腾,谢贵太妃则是有种大仇得报的畅快。
“哈哈,亲儿子宁肯认个卑贱的宫人当亲娘,都不愿意认你这个太后做母亲,你一定痛不欲生吧!哈哈,没办法啊,谁让你做人太失败呢!”
“妻子、妻子做不好,母亲、母亲当得不称职!如今都快要做祖母的人了,却还被亲儿子往心口上插刀子……哈哈!哈哈哈,报应,真真是报应啊!”
谢贵太妃简直都要笑出眼泪了。
她真是恨不能跑去皇陵,好好的与先帝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
谢贵太妃更是咬牙想着,何氏忽然成了“无子太后”,将来看她还如何耀武扬威?!
“二郎,事已至此,那就尽快将名分的事儿定下来!”
“何太后”忽然离席,现场的气氛变得无比诡异。
跪坐在永承帝近
也就是说,他宁愿相信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也不愿相信自己的母亲?
“哈哈!哈哈哈!”
何甜甜沉默良久,忽然仰天大笑。
笑着笑着,她的眼角滚落一连串的泪珠儿。
明明是笑声,但在场的众人都听着心里发寒。
而忠仆宋嬷嬷则是忍不住的心疼,她看向皇帝的目光也充满了控诉——
别人也就罢了,你一个做儿子的,怎么能这么伤娘娘的心?
这些年,娘娘除了没有亲自照顾你之外,还有哪里对不起你?
竭尽所能的保护你,殚心竭虑的为你筹谋,将世间最好的一切都送到了你的面前。
你多次忤逆,太后都被气昏过去,却还是不曾与你计较。
嘴里骂着,心里却疼着,不管你的要求多么荒唐、任性,太后最后也都默许了!
……这样的母亲,你居然还怀疑她不是你的亲娘?
哈!
说句不怕犯忌讳的话,就你这种没良心的小白眼狼,如果不是亲娘,谁踏娘的会这般对你?
忽然,宋嬷嬷理解了何太后。
她更是有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呜呜,她糊涂啊!
过去看到娘娘忽然“撒手不管”小皇帝了,宋嬷嬷还劝娘娘放宽心,不要跟个孩子计较!
现在,亲眼目睹小皇帝的没良心,宋嬷嬷终于体会到了自家主子的绝望与伤心!
这个孩子,算是彻底被人养歪了。
他对太后这个亲娘,非但没有半点孝顺,反而将太后当成了拦路石、当成了仇敌。
宋嬷嬷不是寻常奴仆,她跟在何太后身边多年,见多了宫中的阴谋算计,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
先帝与何太后对决的时候,宋嬷嬷更是最前沿的亲历者。
所以,她也练就了一双毒辣的老眼。
过去看不穿小皇帝的真面部,无非是身在局中,不愿把自家小主子想得太坏。
如今,宋嬷嬷站到了对立面,居然能够看清很多事实。
阿碧一个老妇,却能跑来敲登闻鼓,还能让皇帝不顾场合的要求“审案子”。
这其中若是说没有皇帝的手笔,宋嬷嬷打死都不信。
面对何太后的质问,皇帝眼神闪躲,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心虚,宋嬷嬷更是看得十分清楚。
……眼前这场闹剧,不只是跟皇帝有点儿关系,分明就是、就是皇帝一手导演!
有了这个猜测,宋嬷嬷简直无法理解小皇帝的神操作。
但,她确能理解自家太后为何会忽然大笑着流眼泪。
因为连她一个愚钝的老奴都猜到了“真相”,无比聪慧、英明的太后娘娘如何会猜不到。
娘娘这是被小皇帝伤透了心啊!
宋嬷嬷没有孩子,但她却能以己度人,她只是把自己换成何太后略略一想,心就如同被火烧针扎一般的疼!
“原来,小皇帝竟不是哀家的亲儿子!”
何甜甜悲怆的笑完,抬手轻轻抹去腮边的眼泪,轻声说了这么一句。
然后,她没有任何解释,直接站起身,不管众人或惊诧、或疑惑、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径自离开了大殿。
永承帝也无比意外,他张了张嘴,想把人唤住,可又不知道说什么。
按照计划,他应该痛斥“何太后”借腹生子、去母留子等种种狠毒手段,并为自己的“生母”鸣冤。
他甚至做好了,如果何太后驳斥,他该如何将这件事“审理”清楚的准备。
但……预想了种种可能,做了诸多准备,阿碧手里甚至还有阿鸢留下的“血书”,用以证明永承帝的身份。
结果呢,人家何太后半句辩驳的话都没有,竟似是“默认”了!
这、这——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永承帝、郑念儿、胡氏等不只是感觉到了莫名的空虚,更有种隐隐的恐惧。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达成了目标。
可为何,他们并没有预期中的兴奋与高兴?
王源缓缓抬起眼皮,扫了眼情绪外露的永承帝,暗暗的摇了摇头。
冯寿:……已死,有事请烧纸!
谢贵太妃与梁王母子,则是无比的激动。
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们娘儿俩恨不能当场跳个舞,再去命人放上三天三夜的爆竹以示庆贺!
“哈哈!见过蠢的,还没有见过赵圭这样的蠢货!自贬身份,自断臂膀,他这是唯恐嫌自己的皇帝之位还不够危险啊!”
梁王简直要等不及宴会散场,就想跑去串联。
没了何太后支持,赵圭又屡屡闯祸,废帝什么的,还远吗?
而先帝只有两个儿子,赵圭被废了,岂不是轮到他梁王咯?
“……何氏,你要强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败在了自己亲生骨肉的手上?”
相较于梁王的热血沸腾,谢贵太妃则是有种大仇得报的畅快。
“哈哈,亲儿子宁肯认个卑贱的宫人当亲娘,都不愿意认你这个太后做母亲,你一定痛不欲生吧!哈哈,没办法啊,谁让你做人太失败呢!”
“妻子、妻子做不好,母亲、母亲当得不称职!如今都快要做祖母的人了,却还被亲儿子往心口上插刀子……哈哈!哈哈哈,报应,真真是报应啊!”
谢贵太妃简直都要笑出眼泪了。
她真是恨不能跑去皇陵,好好的与先帝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
谢贵太妃更是咬牙想着,何氏忽然成了“无子太后”,将来看她还如何耀武扬威?!
“二郎,事已至此,那就尽快将名分的事儿定下来!”
“何太后”忽然离席,现场的气氛变得无比诡异。
跪坐在永承帝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