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放长线钓大龙(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次接到赵蟾阳的来讯,雷俊已经感到意外。  

不过大概还在理解范围内。  

当初他前往妖魔之世,曾经凭自身太极真意相助赵蟾阳,先天五太中最初的太易和最后的太极相合,再加上雷俊、赵蟾阳二人皆悟性过人,衍生种种不同寻常变化,从而生出更多额外的妙用皆是向道之人,此前又有几重缘法在,故而雷俊算是赵蟾阳少有的友人,甚至超乎不少昆吾派同门之上。  

此后雷俊成为玄门都领袖,赵蟾阳亦破例亲自前往龙虎山参加玄门大典。  

双方在那之后,关于修道一途,也偶有交流,皆感各有收获。  

但那基本都是音信传书。  

像现在这样,不通过张海鹏,由赵蟾阳主动邀约别人上门做客,就实在太稀罕了。  

除赵阳本人突然亲自登门再赶来龙虎山外,雷俊想不到比这更让他意外的事。  

从对方表现来说,似也反应情况非比寻常。  

雷俊对此事第一反应,是先等了等,没有立即回应,  

他在等自己脑海中的光球会否起反应提供签运。  

虽说以赵蟾阳当前修为实力和惊艳天资,应该不至于无声无息就被谁阴掉,然后再借之布置陷阱来理伏他雷掌教。  

但事态如此反常,雷俊心中习惯成自然便多提起几分小心。  

即便凭赵蟾阳的实力天赋,可能性再低,但当前已知情形中,还是有仙境三重之上的强者可能让他翻船的。  

类似对手,雷俊眼下亦需留神提防。  

好在雷俊脑海中的光球,并无反应。  

这让他更心生好奇,左右无其他大事,于是便即应了下来,动身前往昆仑。  

到了昆仑清微天,昆吾派掌门张海鹏已经在恭候。  

见雷俊到来,他连忙行礼:「张海鹏参见掌教真君。」  

雷俊还礼:「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张海鹏:「当前看来,不似迫在眉睫,但颇为古怪,蟾阳亦难断言,故而劳烦掌教。」  

雷俊:「无妨。」  

赵蟾阳当前正在闭关。  

张海鹏带路下,雷俊二人不惊动昆吾派其他人,来到赵蟾阳闭关之地。  

雷俊到来,淡淡白雾散开,现出赵阳身着一袭月白道袍的身姿,当先向雷俊打个道家稽首:「掌教。」  

「赵道友,事情可是和妖龙帝君有关?」雷俊同他们师徒一起落座。  

赵阳谈不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登仙成就元神前,他就曾经外出游历,还偶然遇上过当时同样没有立地成圣的张晚彤。  

但外出归外出,他始终独自一人,也尽量避免和人打交道。  

截止当前,除了昆吾派历史遗留问题老冤家葛玄稚外,赵蟾阳因果纠葛深入的存在,便是上次流落妖魔之世期间惹上的妖龙帝君。  

和大灭菩萨、百目妖树一样,妖龙帝君虽然情况不很稳妥,但在绝大多数时候尤其是正面作战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实打实当它是一位妖圣之上的大圣来看待。  

赵蟾阳天赋实力超群,非同境界下其他修士可比。  

他仙境二重双花聚顶稳稳胜过同境界的元神强者葛玄稚。  

如果他成功臻至仙境三重,三华聚顶练神返虚,那自然也稳稳胜过苦海大尊、连峰、郑彦、丘礼等仙境三重高手。  

但当前还是仙境二重的赵蟾阳,又不似雷俊一般可以通过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周转大千世界之力迎敌,妖龙帝君这样的对手是有可能令他翻船的,视情况而定,存在连跑都跑不了的可能。  

好在赵阳上次还是成功脱身了。  

按照他的说法,妖龙帝君似在分心其他事。  

但现在看来,或许对方此前分心筹谋的其他事,另有玄机。  

而当初赵蟾阳成功脱身,说不定有对方顺水推舟的打算在其中也说不定。  

「惭愧,我当前不能确定是否妖龙帝君所谋。”  

赵蟾阳轻声道:「不过,我亦是作此推测。”  

他抬手,有某种虚幻无形的存在,渐渐凝聚,最后化作一片朦胧的祥云模样。  

雷俊静静看着。  

应该不是寄生或者夺舍一类的事情。  

除非赵蟾阳被妖龙帝君生擒活捉慢慢炮制,否则纵使当前双方境界有差距,以赵蟾阳天资实力,妖龙帝君也不可能得逞。  

何况赵蟾阳从妖魔之世回来,雷俊跟他近距离打过几次交道,同样没有觉察这方面的异样。  

赵蟾阳彼时受伤,其后疗伤还算顺利,不断内省己身。  

就算对方埋藏的手段再隐秘诡秘,这么长时间下来,能不能除另论,但赵蟾阳不至于一点蛛丝马迹都发现不了。  

事实上,他现在确实发现一些诡异之处,但并非妖龙帝君在自己身上多留了些什么。  

而是—对方似乎在细微缓慢但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上取走一些什么。  

「与我太易道体有关,但太易无多少可言,不增不减。」  

赵蟾阳微微眉:「更像是在——暗中沾染分享我平时修行所得,虽然细微,对我本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在持续不断分润。」  

最初他隐隐察觉异样。  

得雷俊凝聚太极真意所化符篆后,与他自身太易相合,再更进一步精研,令事情轮廓变清晰许多。  

但整体事项仍如雾中看花。  

故而赵蟾阳思前想后,终于还是下决心向雷俊求助。  

雷俊静静听赵蟾阳介绍情况,目光则注视对方法力凝聚而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