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一门三太微(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间决出。  

池海峰自己或许不甚在意。  

雷俊、卓抱节师徒同样不介意龙虎山门户由自家宗承以外的门人弟子接掌。  

但安不铮,以他的好胜心、自尊心能接受自己不是最好的那个么?  

如今他虽然意识到不能单纯模仿雷俊,可龙虎山天师府内外已经开始有呼声,俨然将他渐渐架起来了。  

而这些呼声与期待,绝大部分并无恶意。  

有个分外成功的师祖固然风光无限,但同样有些担子,打从他入门那一刻起,便已经背起来。  

“从你接引他回山时起,你便也该料到今日情形。”  

雷俊淡然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既然做人师父,也多提点自己弟子,对你这个当师父的来说,同样是修行。”  

卓抱节行礼:“是,弟子谨遵教诲。”  

本次传度大典过后不久,轮值道童院总教习的徐瑞卸任。  

卓抱节教导徒弟安不铮之余,走马上任,成为新的道童院总教习。  

正常一任,三年时间,在下次传度大典之后视府里安排决定是否卸任交接。  

从那次传度大典之后,卓长老对外的形象就有所改变。  

其他人也都似安不铮一样发现卓抱节如今身量变高如常人一般。  

有些人猜测,这可能跟卓长老正式为人师表有关。  

不仅仅是正式开门纳徒,也包括他担任道童院总教习,再非先前那般客串。  

也有另一部分人则猜测,雷天师传掌门之位给自家大弟子的风向,越来越明显。  

本就已经养成体气,有渊渟岳峙宗师之象的卓长老,虽然始终不化人形,但气度愈发威严了。  

对于外界议论,卓抱节并无反应,不急不躁,宠辱不惊,专心于自身修行和府内差事。  

雷俊虽然还没有卸任天师之位,但府中绝大部分事务已经不用他再亲自过问。  

待卓抱节等人主持府中事务上了正轨,雷俊便再次前往无间,针对时之渊,做更进一步的揣摩研究。  

在此期间,大矩那边有消息传来:  

继此前蜀山派南峰沈溪成功登仙后,大矩方面灵山巫门顶尖高手巫咸赵谦然,也于近日成功推开仙门,登临仙境。  

雷俊闻讯,吩咐门下弟子携礼道贺。  

晚些时候,则是成就巫王境界的赵谦然,亲自前来无间回礼。  

对雷俊和王归元,他满是谢意。  

若无雷俊、王归元从娑婆中拆出锵鸣琳琅,赵谦然自忖还无法在近年便成功推开仙门,渡过那重天堑劫难。  

这趟过来,除了道谢之外,赵谦然另一方面明确表态,若无变故,自己无意再入人间,愿效仿雷掌教,避免干涉人间事。  

在赵谦然离去后,王归元慨叹:“正如先前所议,咱们这方大千世界,仙人渐多,开始恢复几分汉末大劫前的气象了。”  

雷俊轻轻颔首。  

沈溪、赵谦然之外,萧玉门、木淳阳当前都在闭关静修。  

类似事不好说有绝对把握,但他们二人同样积累丰厚。  

如果功成,这世间将再添一位经学儒圣和丹鼎元神仙人。  

其中木淳阳将是真武观一脉自诞生以来第一位仙境高手,对真武观而言,意义更加非凡。  

“希望这样的太平年景能一直持续下去,可惜…”王归元摇头。  

雷俊则平静目视时之渊。  

在那里,他的一具寻声赴感太乙帝身,已经维持良久。  

雷俊挥手,黑白太极图笼罩下,那具寻声赴感太乙帝身飞出时之渊,然后自然消散于无间天地内。  

紧接着,他再营造一具全新的法躯。  

碧落、黄泉一起震荡间,新的寻声赴感太乙帝身端坐莲花,这趟没有直接落入时之渊内,而是停留在无间,与王归元面对面。  

“你决定亲自过去一趟?”王归元问道。  

雷俊:“儒林大千世界那边战况越来越激烈,郑白榆又太安静了,我有心过去看看情况。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虽然仍有些滞涩,但法躯当可维系一时。  

这里有师兄你和昆吾派赵道友、苍寰风明圣主他们在,短时间内当无大碍。”  

经过这段时间的祭炼与揣摩,雷俊的寻声赴感太乙帝身越发精妙。  

眼下虽然前往儒林大千世界,但如果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发生惊变,雷俊亦赶得及返回。  

另一方面,他脑海中光球当前没有新的签运提示,从以防万一的角度来看,自己这趟离开,至少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应该不至于出现大的意外。  

“穷家富路。”  

王归元见他心意已决,唯有叹息一声,摊开手掌,有点点金光向雷俊这边飘来:  

“儒林大千世界那边,魔佛一脉也正插了一脚,虽说大灭如来、大灭菩萨那般人物才对师弟你有重大威胁,但咱们小心无大错。”  

雷俊接过金光:“我就知道师兄你最靠得住。”  

王归元却道:“限于当前修为境界,我自己却是半点信心都没有,只希望有心算无心之下,聊胜于无吧。”  

雷俊冲他挥挥手。  

黑白太极图上空,雷帝城再现。  

雷俊步入其中,太极十二雷门开启,浩瀚雷光吞没周边四方。  

太极图下方,点点光辉洒落,笼罩时之渊。  

整个雷帝城连同庞大的黑白太极图,都仿佛化作波光,如水倾泻,一同落入时之渊内。  

倒是时之渊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