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了断善智慧(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宝生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虚幻的光影一同出现,悬于善智慧尊者头顶上空。  

五佛光影齐现,善智慧尊者一身佛门法力,顿时攀升至玄而又玄的高妙之境。  

此谓之曰,金身三法印第二重,诸法无我印。  

因为旧伤在身的缘故,平日里善智慧尊者即便显化不动明王相,也往往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称之为,诸行无常,乃金身三法印第一重。  

诸行无常者,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于是降服外魔斗法之际,往往体现于自身法门大幅加强,而敌人法门大幅消灭。  

而至诸法无我后,则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在实战斗法中,则体现为敌人难以测度、抵挡、避让自身法门,而敌人法门难以伤及善智慧尊者。  

一定程度上来说,与佛门发愿一脉法身、报身有相似之处但更进一步。  

就如同道门修士臻至仙境,三脉传承渐有归真归一之相,佛门金身尊者各脉修行,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善智慧尊者此刻感应到了环境险恶,没有丝毫托大,当即全力出手。  

虚空中的人影刚刚出现,不动明王相手里的金刚长索,便朝她套了过去。  

“大和尚,今日我们再来斗过!”来者长笑声中,身形飘忽不定。  

但在她脚下,有清气凝聚形成巨大的舟船,看上去仿佛陆地一般庞大,气势磅礴。  

只是,不同于唐晓棠以往的纯阳之舟和太初之舟,此刻这艘神舟巨舰,似是通体皆由清气构成,同时无需纯阳之海和太初之海承载,而是自动穿行于天地虚空间。  

看似庞大的神舟巨舰,挪移间竟然直接避开不动明王相的金刚长索。  

善智慧尊者见状,目光不由一凝:“唐施主修为更进一步,恭喜。”  

虽然早知道眼前这个高挑女冠天纵之才修为通玄,当真迈出那一步后实力惊人,但善智慧尊者此刻仍然心中一凛。  

他已经现了诸法无我印,居然还是给唐晓棠避过不动明王相的金刚长索。  

对方脚下此刻凝聚的神舟巨舰,似是融入不同寻常的道理意境。  

唐晓棠此刻就立在自己足下神舟的舟头,意气飞扬。  

她身边,不见其他神通法象。  

只因为,包括目天心甚至命星神在内的诸般法天象地与神通法门,这时都已经全部融入她身下的神舟巨舰中。  

仙诀·太上之舟!  

这是除太初诸法外,她一生所学之融会贯通,于是兼具诸般神妙。  

甚至某个角度来说,亦是她身躯的一部分。  

在洞玄登仙后,其神魂与肉身进一步发生蜕变乃至融合,故而臻至玄之又玄的妙境,肉身命功与神通法术,皆融为一炉。  

此刻太上之舟穿梭间,以无形天心观览四方,洞察危机与恶意,开辟安全的线路,再融入唐晓棠本人遁法、身法,快速穿梭,令人难以捉摸其踪迹。  

避过对方金刚长索后,立于神舟舟头的唐晓棠随手挥洒。  

相较于洞神九重天境界时的她自己,眼下洞玄登仙后,纯阳纯阴更是信手拈来,太初一炁周转,一副黑白太极图转动之下,瞬间便是先天龙虎合击凝聚玄妙的光辉经天而过。  

不动明王相那熊熊燃烧的金刚长索,当场被光柱斩断。  

与此同时,唐晓棠和太上之舟再行挪移,便即又避过对方另一只手中的龙剑攻击。  

黑白太极图转动之下,这次光辉无视空间和时间阻隔,仿佛凭空而生,直接在善智慧尊者凝聚的不动明王相本人面前炸裂开来。  

不动明王相头顶五方佛陀光影组成的诸法无我印玄妙至极。  

唐晓棠无迹可寻的先天龙虎合击,未能伤及他的不动明王相。  

佛门法力周转下,大量明王忿火凝聚,金刚长索亦恢复原状。  

但善智慧尊者无心与唐晓棠久战。  

一者,眼前这个对手实力今非昔比,而且他更能感觉到空桑中不止一个外敌入侵。  

二者,善智慧尊者当前状态难以持久。  

他凝聚不动明王相坐在莲花月轮上,纵使百般不愿,这时亦不得不挪移虚空,尝试遁离。  

但在这时,有一片仿佛宇宙星空般浩瀚的黑暗,正在展开,意图将善智慧尊者整体吞没。  

正是雷俊的道景玄垣展开,对善智慧尊者加以摄拿。  

善智慧尊者诸法无我加持下,短时间内不为所动。  

但唐晓棠已然靠近,他不敢过多停留,当即口宣佛号。  

于是就见虚幻的佛眼尊,高悬于上方。  

以之为中心,有四方光岚一同席卷。  

光岚并非实物,但雷俊、唐晓棠都认得,那正是金刚界四方部母图。  

金刚部,金刚波罗密菩萨部母图。  

莲华部,法波罗密菩萨部母图。  

宝部,宝波罗密菩萨部母图。  

羯磨部,业波罗密菩萨部母图。  

中央佛部无部母,而佛眼尊摄万法本源秘藏记载,统御四方。  

于是此刻五方合一,奥妙无穷。  

善智慧尊者只凭自身法力,现金刚转胎藏之变化,整体仿佛就要自此遁去消失。  

但就在这时,另一边虚空中,再现雷俊的第二方玄黄宇宙。  

两方玄黄宇宙都没有独立合一,但当前仿佛两方半球,合抱在一起,将善智慧尊者所化的胎藏界夹在正中。  

“敕!”唐晓棠轻喝一声。  

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