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正合天师心意(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471章(二合一章节)  

幽垠…  

宝能方丈面色波澜不惊,心中却在瞬间闪过诸多念头。  

幽垠乃十地之一,传闻中早年乃大妖所占据。  

虽然作为十地之一,天地灵气充沛,但同时妖气恶氛亦非常浓郁。  

并且传闻中,那里和地海一样,常年不见天日。  

甚至,恶氛弥漫之下,便是有光透入其中,也会被无边黑暗吞噬。  

从世俗百姓的角度来讲,那里并非适宜居住的所在。  

不过距今数千年前,两汉更替交界期间,人间大乱,曾有大量武者进入幽垠,并最终驱逐其中大妖取而代之,成为执掌幽垠之人。  

但在汉末大劫人间分流后,幽垠和其他九天十地一样,都与人间隔绝。  

雷音寺一脉此前占据娑婆,回归人间之后,基本都在两晋人间和五代十国人间活动,这两方人间此前都没有幽垠重现的记载。  

宝能方丈只在早年间,曾听普光尊者偶尔提及,有另一方人间,幽垠曾在其中短暂出现过,但很快又消失。  

似乎,是早先西域佛门金刚界五部之一莲华部活动的那方大宋人间。  

最近这次大唐修道界和西域佛门冲突,便是主要围绕那一方人间展开。  

而现在,自称来自幽垠的冯文肃,在这方大明人间现身露头。  

之前,似是没有听说幽垠有在大明降世的消息。  

宝能方丈心中念头不断浮现的同时,双掌合十:“冯施主,贫僧宝能有礼了。”  

冯文肃一袭黑衣,但面色并非久不见阳光那般苍白,平静还礼:“见过大师。”  

他语气关切:“不知普光尊者当前可好?”  

宝能方丈目光在西域佛门羯磨部主阇底罗面上划过:“尊者自离开娑婆后,当前于域外虚空中入定。”  

冯文肃言道:“本朝陛下听闻娑婆之变,颇为关切,只是陛下他修行当前到了紧要关头,轻离不得,故而吩咐冯某,有些佛宝,相赠普光尊者和雷音寺各位高僧,今日成功得见大师,正好请大师将佛宝带回。”  

说话同时,他取出一个口袋递给宝能方丈。  

赫然是一直佛门所出的芥子袋。  

宝能方丈心中又是诸多念头起伏:“无功不受禄…”  

冯文肃:“佛宝本是出自佛门,如今不过物归原主罢了。”  

一旁,金刚界羯磨部主阇底罗神色如常,静立不语。  

闻听冯文肃之言,宝能方丈没有打开芥子袋查看,将芥子袋收下,双掌合十:  

“相关佛宝,贫僧不敢轻言收下,只代为转交尊者,一切请尊者定夺,贵方陛下盛情,贫僧感激不尽,只是不知当前幽垠内是何方高人主宰?”  

冯文肃微笑:“我朝陛下尚未入主人间,称幽帝而非幽皇。”  

宝能方丈点头:“贫僧代一众同门谢过幽帝陛下和冯施主,不知幽帝陛下可有嘱咐?”  

冯文肃摇头:“大师多虑了,我朝陛下只是希望助普光尊者和雷音寺诸位高僧一臂之力。”  

宝能方丈再次向对方道谢。  

然后他视线看向一旁金刚界羯磨部主阇底罗。  

阇底罗徐徐说道:“贵我两派道不同,过往常有争执斗法,然此前在须弥、娑婆,皆元气大伤,又遭遇共同强敌,不如先罢手?”  

宝能方丈心道,如果不是你们当初向着祸水东引,破去大晋山河图的遮掩,龙虎山天师府也难以找到娑婆去。  

只是龙虎山天师府联手唐廷帝室后,实在猛地不像话,两边开辟战场,同时攻下须弥、娑婆,这才两大佛门一起倒霉。  

但事已至此,宝能方丈无心同对方置气。  

相较于好歹抢占空桑的西域佛门金刚界而言,当下雷音寺一脉情况更加糟糕。  

两大佛门恩怨纠葛也早不是一天两天。  

莫说先前一同促使两晋人间提前天地灵气潮涌,以及善智慧尊者赠青莲台给普光尊者。  

就在普光尊者被迫待雷音寺一脉离开娑婆之际,他也默许宝能方丈同金刚界佛部之主毗摩舍通消息,互相了解大战细节,以求印证道门相关事。  

“师兄所言不差,我辈出家人,当放下所执。”宝能方丈平静回答。  

看着面前阇底罗、冯文肃和岑若朴,他心中生出猜测。  

幽垠,可能有心在大明人间降临,逐鹿天下。  

金刚界羯磨部当前在大明皇朝北疆活动,同幽垠接触,达成默契。  

宝能方丈和部分雷音寺僧众则在大明南疆活动。  

幽垠这是在居中调节,同时争取双方支持。  

岑若朴除了最开始相互见礼外,少有开口,但他代表周天道人,显然也已经同冯文肃达成一些默契。  

冯文肃末了,轻声开口问道:“二位大师,冯某有一事相询,听闻两位尊者曾联手布置,促使一方人间也开始天地灵气潮涌,不知…眼下境况如何?”  

宝能方丈同阇底罗对视一眼后,直接开口说道:  

“据尊者判断,自汉末人间分流后,几大人间如今都已经开始天地灵气潮涌,如果再无其他大的意外,则刚人间重新合一,就在近一、二十年内。”  

阇底罗亦在一旁点头,同意宝能方丈看法。  

冯文肃当即便道:“原来如此,二位尊者实是神通广大。”  

他后续言道:“希望未来能同三位常通书信往来,时局多变,互通有无,利于判断局势。”  

宝能方丈:“冯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