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一人破圣地(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不及为自家部主忧心,贡布上人此刻集中全力,金刚杵捣向雷俊胸口。  

金刚者,既是自身坚固,又是无坚不摧之凌厉。  

须弥金刚界五部中,金刚部尤其贯彻攻防两端之强硬。  

然而…  

青光剧震,虽未消散,金刚杵却也没能刺破雷俊胸口。  

贡布上人目瞪口呆。  

论攻击之凌厉,他确实未必及得上同境界的迷罕,尤其他眼下有伤在身。  

但眼前这个符箓派道士不用天师袍,就硬抗了他全力一击?  

凭什么?  

这姓雷的还兼修丹鼎派大丹不成?  

贡布上人愕然间,一击不中的同时,把自己送到了雷俊眼前。  

雷俊手起掌落,斗姆星神法象一掌将贡布上人头颅直接拍进腔子里!  

僧人有伤在身,原本攻防兼备的金刚真意全部凝聚于方才决死一击。  

一击不中,自身却也失了守护,再顶不住雷俊的攻击。  

同一时间,阳雷龙和阴火虎肆虐不停。  

曾经大唐佛门四大圣地之一的金刚寺,此刻犹如末法降临,浩劫之世。  

余下僧人,终于再坚持不住,开始四散向外逃离。  

雷俊漠然看着,无甄别之心。  

一边将贡布上人、格洛上人全部了账,他一边凌空招了招手。  

于是有大量精金剑丸出现,漂浮散布于半空中。  

随着他修为增长,能承受他法力,供他充当“炮弹”的东西基本就只剩天师剑、七星剑这样的存在。  

但眼下,无需拿这些大家伙打苍蝇。  

小家伙足矣。  

降低些威力,杀伤仍是溢出的。  

但这样一来,可用的法器就多了。  

雷俊身体周围,大量无形元磁之力早已密布。  

索央等人之所以无法联系外界,便是因为他已然张开覆盖区域超乎想象的巨大元磁剑界。  

剑界内,雷俊的一枚枚元磁剑丸悬浮。  

下一刻,仿佛蜂鸣般的密集嗡嗡声响起。  

众多元磁剑丸一起在原地消失。  

下个瞬间,出现在四面八方个个方向,分别收买人命。  

“呼…心情略微好点,继续干活儿。”雷俊微微摇头。  

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等着做。  

先稳固一下天师印,堵住虚空门户,但又给对面留下一点突破的希望。  

雷俊接下来一边将此地痕迹大致清理一番,一边则取出两朵黑色的莲台。  

两朵一模一样的九品蚀日莲座,此刻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络合相叠,并在一起。  

雷俊接着展开一张仿佛太极模样的阵图。  

阵图扩大,光辉反而收敛,似是消失不见。  

倒是那两朵黑色的九品蚀日莲座,在半空中一起下沉,像是融入无形的图谱内。  

而太极图模样的图谱,在融入两朵上下相合的黑莲座后,也生出变化,似是扭曲折叠,但无比和谐。  

当前乍一看,二者皆消失。  

雷俊宁心静气,慢慢微调。  

同一时间,他再转头看向一旁。  

那里,矗立着一座仿若透明的奇妙佛塔。  

正是金刚部主布置九识迷转时空的法仪。  

感受其中仿佛流水一般的光辉,雷俊已然明了之前的签运为何那般显示。  

须弥金刚部这里,确实有一件碧落降黄泉之宝,于道门修士而言,堪称旷世奇珍。  

不过,这件宝物此前被金刚部主的法力处理过,延展开来,仿佛化作一条碧落九天入黄泉的长河。  

先前直接在陇东北杏山与之动手搏杀,因为金刚部主个人实力的缘故,可能直接斩断长河。  

届时这件旷世奇珍,虽然仍稀贵,但就此打了折扣,故而只得二品机缘。  

而雷俊先来金刚寺这边,贡布上人等僧众没有金刚部主那个本事,雷俊控制住法仪,便可能得到完整宝物。  

有他在这端稳固,接下来也不担心金刚部主斩断长河。  

不过,欲要这条延展开来的虚幻场合重新收拢完整,则还需要一番手脚。  

雷俊并不着急,平静守着动荡的虚空门户与天师印。  

黑色的阴雷龙飞出,将那虚幻的佛塔包围,半是看护半是镇压。  

雷俊目光忽然一闪。  

高天之上,大周天法镜的镜光流转,察觉有一行人,正悄然靠近这边。  

来的人,源于唐廷帝室。  

人数不多,但个个精悍。  

为首者更是八重天圆满境界的儒学修士,大唐皇朝的山阳大长公主张盈。  

与之同行者,一位八重天的儒学修士,则是陇外萧族年轻的当代族长萧航。  

雷俊隐约能感觉到,萧航当前实力境界虽然较张盈逊色,但此刻一身文华才气犹有过之。  

不仅仅是其个人才华横溢,可以想见,身为萧族当代族长的萧航,这趟应该是带了陇外萧族传家镇住之宝浩然剑出山。  

浩然剑位列大唐七大名剑,素来同天师剑、山河剑、紫青双剑并称,乃儒家最负盛名的两大君子剑之一。  

上次孤鹰汗国入寇时,恰逢他在纯阳宫做客观礼,自然无需携浩然剑出山。  

而这次,确实是关键时刻,萧航亦无需保留。  

随萧航、张盈一起来的人皆是精锐。  

他们的目标,显然也是金刚寺。  

雷俊来西域前跟唐廷帝室通气,没有多提自己具体动向。  

但从他这里得知金刚部主已经不在寺内的情况下,大唐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