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雷天师荡魔(5/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竺看着远方紫、黑雷霆交织下闪耀星光的斗姆星神法象,略微沉默一下后问道:  

“你将来六重天境界后,本命第三法会选择踏罡步斗么?”  

方简坦然:“确有此意。”  

方竺于是沉默。  

不管是异族武道高手多达,还是三春宫的道士韩宇,此战最终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将这里的孤鹰汗国修士大致解决后,雷俊等人一边通知上官云博、蒋渔等人,一边继续雷俊先前的工作,由临时转为彻底镇封这座虚空门户。  

上官云博、蒋渔等人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将孤云原方向赶来。  

孤鹰汗国先前游荡在外的人马,晚些时候也得到消息,同样朝孤云原方向赶来。  

不过,对方的领袖很快判断孤云原已经难救,甚至可能成为伏击他们的陷阱。  

这些异族高手也着实剽悍,从困兽转为猎手,搜寻合适的目标。  

最终还真给他们找到机会。  

这些异族高手先找上上官云博一行。  

上官云博荡寇金戈在手,夷然无惧同对方大战。  

但另外一边,赶来驰援的蒋渔、张镇等人,却反而遭到对方的伏击。  

偏巧他们这一路,陇外萧族族主萧航因为收罗护送被掳劫的寻常百姓返回关中,而暂时离开。  

得知情况突生异变,萧航第一时间北返,但蒋渔、张镇等人已经遇袭。  

上官云博、叶东明、叶承虽然希望能驰援蒋渔、张镇等人。  

但他们的对手,是一位已经九重天境界的武圣。  

武道一途,不论兵击、炼体,还是医者以及因孤鹰汗国而现世的骑御,最终九重天皆称武圣。  

虽然上官云博持荡寇金戈能顶住对方的正面压力,但对方因肉身挪移虚空之便,进退自如,主动权始终在手,甚至叫叶东明、叶承险象环生,不敢有丝毫分心。  

“岳道兄,方居士,孤云原这边交给二位主持,贫道去北渊湖看。”雷俊平静言道。  

北渊湖,正是当前蒋渔、张镇受困之地。  

对方的人手,也非无限。  

要延阻上官云博和荡寇金戈,还有叶东明、叶承等高手。  

要集中优势力量能确保围点打援吃掉蒋渔、张镇他们。  

再加上身在孤云原,已经被雷俊击杀的多达。  

虚空门户被镇封,退路和援兵都断绝,这支孤鹰汗国偏军人手相对有限,后力不济的问题开始显现。  

不过,在当前,他们仍有巨大威胁。  

雷俊渐渐靠近北渊湖。  

高天之上,大周天法镜的镜光悄然转动,呈现北渊湖内外的当前景象。  

大周天法镜呈现的视野当中,苍茫天地间,别处都有色彩,唯有北渊湖当前一片漆黑。  

那是纯阳宫宫主蒋渔的手笔。  

终于臻至八重天的她,此刻纯阴仙体与自身道法相合,衍化纯阴玄冰,将周围北渊湖内外都一并冻封,化作黑色。  

新任纯阳宫掌门蒋渔,此刻正面临一个强敌。  

孤鹰汗国大将,迷罕。  

武道骑御一脉,八重天圆满层次的顶尖高手。  

雷俊镜光无声扫过。  

准确说,蒋渔当下的对手,不止迷罕一个。  

而是蒋渔现在只能集中全力提防迷罕这一个对手。  

迷罕的坐骑,外观与那多达的青龙嘶风兽相仿,但要更大出许多,身长超过六丈,通体暗黄。  

双方层次相距没那么大,体型差距源于品种。  

多达的坐骑,是青龙嘶风兽。  

而迷罕的坐骑,是黄龙嘶风兽。  

相较于生出龙牙箭可以远攻且身形更迅疾灵巧的青龙嘶风兽,黄龙嘶风兽力量更雄浑厚重。  

一定程度上,甚至减弱了武道修士在爆发力和速度上的特长。  

换来更强的正面冲击和针对自身的护御。  

故而驾驭青龙嘶风兽者,在孤鹰汗国称游骑,驾驭黄龙嘶风兽者,在孤鹰汗国被称之为,重骑。  

迷罕,便是走重骑路线的八重天圆满武道高手。  

武道骑御八重天境界称,天原。  

天原四层圆满者,力量意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影响精神。  

蒋渔此刻面对迷罕,眼前景象就仿佛看见除迷罕本人外,还有大量重骑随他一起驰骋,集团冲锋。  

黑暗玄冰冻结的北渊湖承受如此践踏,黑冰纷纷破碎,周遭大地直接被引发地震。  

仿佛有无数狂暴的铁骑,这时一起冲击蒋渔。  

初成八重天境界不久的蒋渔,此刻只能凭自身婴变大丹外放,全力抵御。  

武者本就以爆发力惊人的攻击著称。  

迷罕骑在黄龙嘶风兽上,居高临下长矛飞速刺击,打得金色半透明圆球激荡,表面顿时出现裂痕。  

蒋渔凭黑色的纯阴玄冰填补大丹裂痕,但在迷罕的长矛攻击下,仍摇摇欲坠。  

更令人绝望的是,另外一个孤鹰汗国的异族高手,面无表情,悄然手中提着长刀来到蒋渔身后。  

刀锋上正在滴血。  

源自大唐渭阳王张镇的鲜血。  

八重天炼体武道高手木铎杰,与张镇缠斗之际,八重天兵击武道高手卓勒,提着他的刀锋,斩伤了同为八重天武者的张镇。  

张镇见血受伤,气血顿时衰败,接下来再面对木铎杰,顿时难以抵挡。  

而这趟孤鹰汗国方面来了四位八重天境界的高手。  

还有一人,却是同蒋渔一样的道家丹鼎派八重天修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