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天师,雷俊(8/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任天师在,所以特例之下,是元墨白、姚远、上官宁三位高功长老引她入万法宗坛。  

如今,元墨白等高功长老也都将留在宗坛外,只得老天师唐晓棠和新天师雷俊两人入内。  

彼时,天师印同雷俊神魂相合不显于外,天师袍刚刚遗失。  

天师三宝中直接亮相的只得一把天师剑。  

而不像现在,雷俊可以同时得三宝加身。  

唐晓棠为他高兴的同时,又不禁有些吃味。  

只得他们二人入万法宗坛后,雷俊看她表情,不禁微笑。  

唐天师见状便更没好气。  

“赶紧开始吧!”唐晓棠鼓了鼓腮帮子。  

她双手一起捏个法诀。  

天师印、天师剑、天师袍一起离身,悬浮在半空中。  

雷俊肃容上前行礼。  

唐晓棠手捏法诀,足下踏罡步斗,绕雷俊而行。  

万法宗坛内大量符印道蕴,这时一同显现凝聚,仿佛化作众多仙神虚影,环列四方。  

光柱直冲云霄,仿佛沟通上苍。  

唐晓棠头顶,凝聚出虚幻的玄奥法箓,在光柱中连续闪烁九次,然后消散无踪。  

取而代之者,雷俊头顶,凝聚出一模一样的法箓,落下光辉将他笼罩。  

雷俊于今日,第五次加箓。  

此番,晋升《上清大洞经箓》,简称“上清箓”,领一品法职。  

此乃天师专属,从不外授。  

唐晓棠这时结束踏罡步斗,正好停在雷俊正面。  

她取出一支特殊线香,递给雷俊。  

雷俊焚香祈天,心静神宁:  

“天师府弟子雷重云,今拜授《上清大洞经箓》,龙虎山上得真传,万法宗坛承正法,立坛布化,匡扶正教,三洞法箓,普化后人,领职秉混沌开元,观造化上真,诚惶诚恐,虔诚上启。”  

万法宗坛外,在元墨白、姚远、上官宁、张静真、楚昆五位高功长老主持下,众人分别立起九杆道幡,迎风飘扬,再点三十六盏明灯,成四九之数。  

众弟子在宗坛外齐颂道经,供奉香灯长燃不灭。  

如此,整整七日。  

七天后,万法宗坛灵光终于收拢。  

所有龙虎山弟子,心中同时一震。  

宗坛内,天师印、天师剑、天师袍三宝,一同落下。  

天师印、天师剑分悬腰间。  

闪动九彩光辉的天师袍,则落于雷俊本人身上。  

大量道蕴光辉,随之一同融入雷俊体内。  

执掌万法宗坛的权柄,亦正式归其所有。  

宗坛关闭。  

一个身材高大,身披九彩法袍,头戴元始冠,腰佩白玉印、紫雷剑的青年道士,当先出现在坛外众弟子面前。  

这趟,由新天师雷俊当先而出,换过一身紫袍的唐晓棠,随后而行。。  

坛外众人齐声道:“弟子参见天师,无量福寿。”  

龙虎山中,一处单独院落内。  

身材娇小,紫色道袍外披一身黑色大氅的女冠,独自站在院中。  

同以往一样,类似典礼,她皆不参加,今日也不曾例外。  

闲暇时,她的兴趣是自己作画涂抹。  

此刻画布上,乌黑一片。  

仿佛重云深锁,雷藏其中。  

画到一半,黑袍女冠停下笔锋,转首望向山间本府,望向万法宗坛所在。  

看着那里的灵光收敛,她挑挑眉梢,收回视线,重新在画上涂抹。  

万法宗坛外,雷俊和唐晓棠出来后,率众人敬过宗坛,然后前往后山祖陵。  

这次只有雷俊一人入内,焚香礼敬历代祖师。  

道观内,雷俊平静敬香:  

“历代祖师在上,弟子雷重云今日克当大任,诚惶诚恐,当尽心竭力,关爱同门,维护宗承,希望能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为本派立下新气象。”  

对于黄玄朴那等希望能恢复上古符箓派传承,万事向上诉求的念头,雷俊并不认同。  

对前辈高人,礼敬其过往与付出,心怀感激和尊崇。  

但正如雷俊同黄玄朴所言。  

他的观念中,人间已不需要天庭,不需要帝君之流的主宰者。  

雷俊对天师之位有些兴趣。  

如今登位,有些自己的设想可以实践。  

但也仅止于此。  

他无心恋栈此位。  

当门下有杰出的晚辈传人时,他不吝于指点并传位给对方。  

至于自己诸多设想会否因为自己不在位而后人与自己意见相左,以致人走政息,无法延续,雷俊同样不会挂怀在心。  

后人弃了我的主张并无妨。  

有什么收获是你们自己的,有什么祸患同样是你们自己的。  

一代人自己负责自己的事。  

我在自己任上用心做好我自己的事即可。  

余下的,顺其自然。  

列位祖师灵前,雷俊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平静直言。  

他随身天师三宝,闪动淡淡光辉。  

道观内历代祖师牌位,似也有淡淡光辉闪动,似幻似真。  

雷俊在后山祖陵内静立一日后,重新出山,汇合山外一直平静等候的其他人,然后前往天师殿。  

至此,时间来到一月十五。  

正式大典之日来临。  

这次,由新天师雷俊上表拜忏,敬告诸天。  

至大典尾声,站在雷俊身后者,不再是唐晓棠、元墨白等列位高功长老。  

而是以蔺山为首,方简、罗浩然等人随雷俊之后上表,诵念表文诰章。  

蔺山修成七重天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