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雷道长的白月光(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攻防都极强的刺客。  

爆发力惊人的前提下,耐力相对一般。  

到了卢方这个境界,相对于攻击距离来讲,真正不足者,可能就是攻击范围。  

所以对上显化大面积血海的陶准,情形就跟当初上官鹏对上屠东相似。  

严格说来,卢方实力略逊色上官鹏,但陶准比屠东差得更多。  

当初上官鹏对上屠东,战况不顺,眼下卢方对上陶准,则占上风。  

只是短时间内卢方可以直接打穿陶准的血海,但无法将之完全灭杀。  

陶准如果想跟卢方决一死战,那就是利用自愈能力和血河的侵蚀力,慢慢跟卢方耗,看谁先支撑不住。  

但眼前对手不止一个,陶准自然而然便心生退意,只想努力逃离此地。  

于是被卢方撕裂血海之后,陶准主动让血海四分五裂,刹那间化作成千上百道血影,一起分散飞出。  

有的血影飞向远方,有的血影潜入地下,各散东西,各寻出路。  

雷俊如今声名不小,陶准也有耳闻,知道其实力高明,不过神通是修持命星神,走肉身命功的路数。  

很大程度上,可以将之也视为一个武道高手。  

要拼命,他陶准肯定没得拼。  

要逃命,这样两个对手,则可能留他不住…  

“嗯?”  

血河派陶长老念头刚转到这里,忽然就见眼前一黑。  

无声无息间,大量黑色的玄雷出现,化作黑色的雷海,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竟然笼罩整片山谷。  

玄雷阴沉宁静,但炸裂开来,强横不逊明晃晃的阳雷。  

血影有很强侵蚀力,善于污染他人法力。  

但此刻遇上这些玄雷,却无法将之破除,反而被玄雷大量炸散。  

同时玄雷如附骨之疽,并不放过散裂后的丝丝血光,而是继续加以纠缠。  

陶准大惊,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凝聚合一,形成血海,方才能对抗黑色的雷海。  

然而就在这时,黑色的雷海再生变化。  

雷海中,五个巨大法箓,共同组成一座黑色的符阵,无声运转。  

于是自黑色的海洋中,有一条黑龙昂首冲出,无声长啸。  

看见那黑龙,不止陶准再是大惊,连一旁正要再攻击血海的卢方见状,脚步都不由得一慢。  

他慢了,雷俊动作不慢。  

无声长啸,但震动四方的玄黑雷龙,主动冲入血海内。  

血海激荡,雷龙翻滚。  

血河侵蚀力确实强大,不停削去雷龙身上黑色的“鳞甲”。  

但玄雷炸裂间,黑色的雷龙不断壮大,弥补缺失。  

被血水削去的黑色“鳞甲”飘散在血海里久久不灭,反而化作条条黑丝,不断扩张,竟开始在玄黑雷龙的控制下,对无形浩荡的血海形成束缚。  

到得后来,血海反而越来越施展不开。  

陶准甚至惊恐发现,自己想要重新分化血影都变得困难。  

如果分化,每道血影上,都会缠上大量仿佛丝绦般的玄雷。  

这是,阴雷龙么…卢方望着这一幕,心中震撼的同时,竟生出几分明悟之感。  

他同上官胜相熟,当面听上官胜描述过此前青石岛附近海域一战中,雷俊斩杀黄天道高功长老齐硕时,曾显化黑色的雷法。  

而现在看,雷俊的玄雷,明显更加成熟了。  

他分明如唐晓棠一般,将自身独创的雷法,凝聚成一门全新的道门法象!  

当真是天师府又一个惊世之才。  

七重天境界,便同时身兼两大法象!  

应该是他根骨体质特殊的缘故…卢方慨叹。  

这趟还真是赶巧了。  

如果不是陶准这样一个对手,怕还逼不出这位雷长老的第二法象。  

卢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联系上官胜,告知今天这一惊人发现。  

不过卢方毕竟乃军中宿将,初时惊讶,再看清雷俊能耐后,他立刻重新上前相助雷俊。  

雷俊的阴雷龙如此神妙,卢方下手便也有了分寸,并不执着置陶准于死地,改为生擒活捉这位血河长老。  

陶准则无奈到近乎绝望。  

如此情形下,他连血海涅槃的法门都施展不出来。  

最终,陶准被雷俊、卢方联手生擒!  

“雷道长深藏不露,好修为,卢某佩服。”卢方感慨。  

雷俊:“微末伎俩,尚有很多不足之处,让卢将军见笑了。”  

卢方:“岂敢,岂敢。”  

他犹豫了一下后问道:“雷道长,不知方才那是?”  

雷俊:“雷法天书法箓失传多年,本派上下都深感遗憾。  

幸好有掌门师姐自创纯阳仙雷,贫道不才,逊色掌门师姐远矣,但受此感召,亦希望能为本派神通添砖加瓦。  

略有寸得,厚颜仿效掌门师姐,将这玄雷定名为玄霄仙雷,所成就神通,称一声阴雷龙。  

只希望能抛砖引玉,早日引得九天神雷之阳雷龙,重归龙虎祖庭。”  

“雷道长才情高绝,品性高洁,实在令人钦佩。”卢方言道。  

雷俊:“卢将军过奖。”  

卢方看着神情淡泊,宠辱不惊的雷俊,心中暗道天赋之外,相较于跳脱的许元贞、唐晓棠,眼前这个高大道士,或许是更适合的天师。  

其修为如果再上一层楼…  

类似话,卢方按在心底,面上则转回当前话题:“这些人间道国的反贼妖道,和血河妖人混在一起,不知有什么图谋,务必要仔细审一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