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王归元授箓(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贞的法力,又马上被镇住。  

“从那大妖身上剥落下来的。”许元贞介绍道:“这趟回山,我仔细祭炼一番,看看效果。”  

雷俊、元墨白各要了一片枯叶,都仔细端详起来。  

枯叶有些类似当初在大黑山时那些大空寺弟子搞到手的海王菊分身。  

看似微弱,但其中仍蕴含猛烈的妖气恶氛,令人触目惊心。  

相较于当初的海王菊分身,这些似蝴蝶又似枯叶般的存在,没有那般凶狠危险。  

但海王菊分身是标准的过把瘾就死,短时间内生成极为暴虐的力量,但燃烧自身生命,吞噬血肉后,又会自动飞快枯萎。  

这些枯叶,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和破坏力,但更加狡猾,更加善于伪装,同时也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一个不留神,便可能逃窜化蝶飞走。  

雷俊用一座阴五雷符阵和一座阳五雷符阵结合,将这“枯叶”压在中间,慢慢消磨其中凶性,并加以炼化,揣摩研究。  

随着关陇妖乱平息,唐晓棠也回山。  

晋州之战,她参与感不够强烈,心中难免不满。  

这趟去关陇,还算打个痛快。  

但要说她真正惦记什么?  

“师姐,先前正好都当做热身。”高挑女子眉发和眼瞳,此刻都变作金色:“现在,咱俩切磋一下如何?”  

许元贞随口应了一声:“今天就打哭你。”  

她展开自己的大乘道景作为战场,不伤及外界,同时也不借此压制唐晓棠。  

乌黑雷云扩展而成的宇宙深空,于夜间悬于天穹之上,寂静无声。  

是以龙虎山内外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有这一战发生过。  

二人的交手细节,更是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  

直到那如宇宙深空般的黑暗散去,两人身姿重现。  

当代天师倒是没有被打哭。  

唐晓棠的反应出乎雷俊、楚昆等少数知情人的预计。  

她既没有特别亢奋,也没有多么沮丧。  

唐天师表情少见地有些难以捉摸,目光望着自家师姐,沉思不语。  

“公允的说,比我预期中好,你这趟去关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许元贞则神色如常:“但还嫩,有的练。”  

唐晓棠回过神来,哼了一声,终于恢复往常模样:“你不用得意,我已经有些思路了!”  

许元贞淡定:“这话耳熟。”  

雷俊:“小师姐成竹在胸,小师姐士气高昂,小师姐势如破竹,小师姐张灯结彩,小师姐输了。”  

“…”唐晓棠杏眼圆瞪,气得说不出话来。  

一旁元墨白抬手指了指雷俊,摇头不语。  

王归元则将头扭向一旁,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楚昆低头看脚尖,眼观鼻,鼻观心。  

“…走着瞧!”唐晓棠鼓了鼓腮帮子,转身就走:“我要闭关!”  

元墨白叹气:“掌门主持过新一次授箓大典后,再闭关不迟。”  

唐晓棠一醒:“也是,都被他们俩气糊涂了。”  

“林宇维和东海岛上的事,不急于一时,晚些时候再说。”  

许元贞则言道:“我现在倒是对西边更感兴趣些。”  

唐晓棠闻言,哼了一声:“那些新冒出来的和尚,不是什么好鸟!”  

雷俊:“照目前看,当朝天子,也更关心西边。”  

王归元:“最好,就交给当今陛下去头疼吧。”  

他摇摇头:“对方来者不善,如果是冲着本派来,我以为本派还是料敌从严为宜。”  

楚昆:“师兄的意思是?”  

雷俊:“金刚部…虽然我读佛经少,但参照一些古籍,这个名号,叫人有些在意。”  

王归元颔首:“金刚寺传承的经文提及金刚界内有五方五部,名莲华部、金刚部、佛部、宝部和羯磨部。  

这么多年了,世人只当传说,金刚寺又素来只守着西域,多有神秘,所以大家也都不当一回事。  

但天晓得须弥之中这么多年下来,成了什么模样?”  

楚昆咋舌:“按照掌门师姐和张师姐所言,单金刚部这趟来人间的僧人,已经胜过金刚寺了,还不知道是否完整金刚部,那要是五部的话…等等,好像不对。”  

他皱眉:“须弥的修行环境或许上好,天材地宝也多,但一来总不至于富有万物,二来那里没那么多人口吧?”  

纵使须弥中生活繁衍之人平均水准远高于人间,想有足够大量的顶尖修士,仍需要一定的人口基础。  

而且真想培养出夸张数量的顶尖高手,所需各式灵物和资源也将是个更夸张的数字。  

王归元肃容:“师弟你此言有理,不过我以为,咱们还是小心无大错。”  

楚昆苦笑,须弥真有那么多顶尖高手的话,这趟一起涌出来,怕又是另一番场面。  

亦或者…那里另有其他情况?  

“所以,把手头上的事处理完后,我去西边看看。”许元贞言道。  

她本就对各类典礼没有兴趣。  

是以不等新一年年初的授箓大典召开,许元贞便径自离山外出,倒是让唐晓棠有些羡慕起来。  

许元贞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关中或西域。  

她顺着大江而上,先至巫山一带。  

当初奇袭李清风和李红雨的神秘人,掩饰身份同行踪颇为严密,正是同千叶蝶王相关。  

可惜没能留住千叶蝶王给其跑掉,许元贞也来不及从对方口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