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把他打成白痴(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许元贞、唐晓棠、元墨白乃至于已身亡的李清风、李红雨,与之交手后,都没能勘破其真实身份。  

纵使心中有少许猜测,基本都是对照已知的高手进行排除。  

而非当真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直到今天以前,许元贞和唐晓棠都只听闻千叶蝶王的神通,但没有当面打过交道。  

而现在真的接触千叶蝶王后,她们同时感到熟悉。  

那个神秘人,是人无疑,并非大妖化形。  

对方藏匿身份的法门,却与千叶蝶王的神通妖力相似。  

二者之间不说是同谋,但定然有所联系,至少是不浅的接触。  

是以许元贞二话不说,矛头就转向这东海大妖。  

千叶蝶王没便宜可捡,并不多留,直接遁走。  

一人一妖一追一逃间,快速远去。  

唐晓棠迫退林利山、方度等人后,许元贞和千叶蝶王已然不见了踪影。  

尝试联络许元贞一时间没有回音,唐晓棠最终选择向北去找叶默权。  

对方虽然被许元贞重创,但就这么放他逃掉,唐晓棠有些不甘。  

相较于见势不妙立刻飞没影的千叶蝶王,叶默权行踪反而清晰。  

一来,他被许元贞重创,伤势严重。  

二来,韦暗城第一时间便盯上这位晋州叶族老族主,一路追杀,双方打打停停,进一步拖慢叶默权离开的脚步。  

虽然是大唐名门流传消息,使得韦暗城赶来晋州。  

但他并不是一定要盯着许元贞。  

甚至,就算他现在立刻调头离开,体悟炼化先前大战中的血腥杀意杀气,已经让他受益不浅,不虚此行。  

不过,如果能再亲手弑杀一位九重天境界的高手,那这趟就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利亨戟在手,无明显伤势的许元贞。  

没有弈星印随身,却伤势颇重的叶默权。  

在这样两个目标里做选择,实在没任何难度。  

提升自身,于韦暗城而言,是最重要的事。  

至于同叶默权之间的私人恩怨,反而不是韦暗城考虑的重点。  

“不过话说回来,师姐最后那一下给叶默权造成的伤势,像是有些特殊。”  

唐晓棠言道:“刚才过了一招,感觉比较奇怪,我再试试看。”  

说罢声音便即中断。  

雷俊闻言,索性不再靠近叶族祖地腹心之处。  

那里已经尘埃落定,许元贞和唐晓棠皆已不在。  

换了别的时候,或许还能考虑下,此地是不是像当初江州林族祖地被破后,能捞些战利品。  

但听唐晓棠描述,再感应此地灵气走向,雷俊便知叶默权打一开始便做好最坏的打算。  

祖地主动逆势而动下,最终彻底爆了后,是名副其实的玉石俱焚,比被“蛮夷践踏”还惨烈。  

就算地震停止风暴平息,先前的叶族祖地遗址,也基本可以说是一片白地了。  

此前祖地大宅内外,一个叶族子弟都不见,尽数遣散外离,原因便在于此。  

传家镇族至宝弈星印,同样离开祖宅。  

连叶氏宗祠,怕是都被暗中请动转移了。  

如今叶氏在晋州这里的文脉,同幽州林族的文脉一样,都被摧毁。  

叶默权虽还有命在,但晋州叶族的未来,顿时不明朗起来。  

好在,情况对叶族老族主来说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晋州北边,悬天寺所在的云州地界,虽然当下因为悬天寺内乱的缘故不再太平,但闯入这里,叶默权便可松一口气。  

弈星印,在这里等着他。  

有传家镇族之宝弈星印在手,而许元贞和利亨戟又没有追来,叶默权便有了对抗追兵的底气。  

唐晓棠同韦暗城之间,同样互相提防。  

三方乱战下,行动轨迹离开云州,转而向东。  

最终,叶默权避入幽州。  

他没有去幽州林族祖地。  

而是以客人身份,到访幽州另一大巨头府上。  

大唐宗室中当前的第二高手。  

赵王,张腾。  

赵王府虽不似幽州林族祖地那般历史悠久,但作为大唐皇朝在北疆的第一藩篱,一直以来被重点打造,对外震慑妖邪,对内牵制幽州林族。  

与其说是府,不如说是赵王王城。  

唐廷帝室掌握的三大武道神兵利器之一,镇世刀,亦在此地。  

叶默权再携弈星印避入其中,韦暗城同唐晓棠互相提防之下,自不会联手强攻。  

韦暗城知难而退,唐晓棠倒是在幽州徘徊一段时间。  

直到自家天师府和唐廷帝室都有紧急消息传来:  

关陇方面,纯阳宫被大妖攻破!  

“纵使黄老真人当真身体不妥,但据纯阳宫而守,不至于这么快就失陷吧?”雷俊也接到消息。  

“据说是因为纯阳宫中出了叛徒。”元墨白徐徐说道:“朱雀长老,王玄,暂未有更进一步切实消息,原因亦不明。”  

朱雀长老王玄…雷俊沉吟。  

纯阳宫乃道家丹鼎派圣地,近一、二百年时间内,更隐约有道门第一圣地甚至大唐第一宗门圣地之势。  

宫中除了九重天大乘高真外,更有多名丹鼎派高手。  

只是十余年前那次西域妖乱中,纯阳宫损失惨重,连掌门黄玄朴都长留山中静养多年不出山,才打断了纯阳宫的势头,使得他们近年来低调许多。  

依纯阳宫惯例,分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长老,为诸长老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