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七重天,通天(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晋州叶族将要动一动,南边荆襄方氏、苏州楚氏,以及直面龙虎山的江州林族,都将行动起来。  

但纯阳宫那位道家第一高手,九重天大乘境界的老真人一封信,来得出乎预料。  

准确说,出乎预料得早。  

所谓邀请叶默权前往纯阳宫做客,言外之意自然便是,如果叶默权执意南下,纯阳宫将插手今日之事。  

甚至不惜全面开战。  

但他们反应未免太过果决了。  

何况,那位老真人养伤多年,身体当真大好了么?  

虽说黄老真人一直团结蜀山、天师府,秉承道门同气连枝的考虑,声援甚至派遣门下长老驰援天师府都有可能。  

但要他亲自拖着伤疲之躯为符箓派的天师府拼命,甚至同晋州叶族全面开战,那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当年西域妖乱,纯阳宫也是实打实的损失惨重。  

所谓唇亡齿寒,一不小心,可是会让自己从牙齿变嘴唇的。  

纯阳宫如此激烈的反应,更可能是有人托底,从中协调。  

最可能的,就是唐廷帝室。  

那位女皇陛下…  

“幽州那边,怎么说?”叶默权问道。  

叶飞山:“燕然山人,已决定亲自出祖地,赴北疆雪岭一行。”  

燕然山人,乃幽州林族当代族主林嬛之号。  

“代我给纯阳宫黄真人回信。”叶默权徐徐说道:“承他盛情,我将赴终南山拜候。”  

叶飞山:“是,祖父。”  

吩咐过嫡孙代为回信,老人则提笔亲自写下另一封信,传往别的地方。  

青州。  

叶飞山心知,信是给另一位叶族族主,青州叶炎的。  

那位先帝的国丈。  

当年西域妖乱,固然送走了先帝,但近年来世家名门损失同样不轻。  

江州林族暗弱,陇外萧族更是倒戈。  

叶默权要招呼重新出山的黄老真人,那只凭苏州楚国老一位,不足以牵绊京城里那位陛下的脚步。  

叶炎需要站到台前来了。  

“将许元贞臻至道家九重天大乘境界的消息传出去。”叶默权写过信后吩咐道。  

叶飞山:“是,祖父。”  

他们并不确定许元贞当前修为具体在哪一步。  

但不妨碍他们传播许元贞已经九重天境界的消息。  

苏州楚族。  

老家主楚修远,同样不在苏州祖地。  

楚国老此刻立在淮山中的险峰之上,视野所及,山河如画。  

在他身后,几个楚族高层强者随行,为首者正是楚修远诸子中最成器的第三子楚喆。  

“大空寺那边,还是主要盯着天龙寺。”楚喆向自己的父亲汇报:“此外,南菩提宗门附近,亦有大空寺弟子出没。”  

楚修远负手而立:“不出所料。”  

佛门正宗四大圣地中,菩提寺已经被灭了山门,只剩为数不多的有限力量,在唐廷关照下新开一宗。  

即便如此,如果能够斩草除根,大空寺方面不会客气。  

四大圣地里余下三个,金刚寺、悬天寺都封闭自守,其本身易守难攻的同时,又很少跟外界打交道。  

故而大空寺在攻破菩提寺后,第二个目标一直针对天龙寺,将那两个铁核桃放在后面。  

“悬天寺内有些争执,金刚寺封山有些年头了,这两家今番虽然也有些调动,但都动作不大,只是应付唐廷帝室。”楚喆继续汇报。  

“晋州做了那么多年功夫,悬天寺方面,无需在意。”  

楚国老收回远望山河的目光:“倒是金刚寺,可能另有乾坤,莫要放松注意。”  

身后楚族众人皆应诺。  

“荆襄来信,蜀山有动静。”楚喆继续说道。  

楚国老:“青冥剑和北冥神枪齐出?”  

楚喆:“已见青冥剑,北冥神枪尚在蜀山,但传出的消息,也已经做好准备。”  

蜀山乃道门外丹派圣地,又称炼器一脉传承。  

多年积累下来,有当世最多的传承之宝。  

习惯上,大家称之为蜀山六宝,应六合之数。  

上方先天塔,又称太乙先天宝塔。  

下方清霄府,埋入蜀山地脉,已成蜀山派山门一部分,同霄顶结合,乃蜀山根基之一。  

此二宝是蜀山镇山之至宝,自诞生之日起,便从未离开山门霄顶。  

然后东西二宝,又称左右二宝,便是蜀山最强飞剑法宝紫微、青冥二剑。  

只不过紫微剑遗失已有些年头,如今只剩青冥剑。  

南北二宝,亦称前后二宝,为南明离火鼎和北冥神枪。  

其中南明离火鼎同样是蜀山宗门根基,有大唐第一炼丹炼器法宝之美名,同样极少离山,其中产南明离火,威力虽逊色于龙虎山九渊真火,但用来辅助炼器炼丹,妙效犹有过之。  

而北冥神枪,是同紫青双剑并称的强悍杀伐利器。  

蜀山派炼器,包罗万象,虽以飞剑出名,但并不仅仅只有飞剑,亦有其他用作斗法杀伐的法宝。  

北冥神枪便是更胜徐端朱炎飞叉的杀伐之宝。  

如果出蜀争斗,如今的蜀山派必定是青冥剑、北冥神枪做主力挑大梁。  

“映云没有消息?”楚国老问道。  

楚喆:“映云兄仍无消息。”  

荆襄方族族主方景升,字映云,和楚喆同辈人,乃荆襄方族当世第一高手。  

此前西域妖乱后深居简出。  

近年来,世家名门开始联合,荆襄方族同苏州楚族,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