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又双见上上签(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名门世族…雷俊双目中闪过些许寒光,又很快恢复平和。  

他收敛自己发散的思维念头,重新专注于自身修炼,静待眼前的真阴之地与灰竹再生变化。  

山中不知岁月长。  

盛夏悄然而过。  

本就没那么酷热的山林里,夜间开始多了寒意。  

天气,渐渐入秋。  

这一日,雷俊发现那些灰竹,再次起了变化。  

长竹表面,灰色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者,是一片洁净的白色。  

连竹枝竹叶,也渐渐变为白色。  

于是这一丛白竹,在翠绿的竹林中,更加显眼。  

雷俊细细感知白竹的生命力和其中蕴含的灵气,心中生出一重明悟:  

这古怪的灵竹,在这极为短暂的时间里,马上要迎来生命的尽头。  

也将是最极致的升华。  

…但直至此刻,雷俊仍感受不到自己神魂深处天师印与真一法坛对这灵竹的认可。  

哪怕灵竹已经从灰变白。  

莫非,一定要等到它开花那一刻?  

雷俊正猜测,他脑海中的光球,忽然闪烁起来,然后浮现字迹:  

真阴之地,鬼斧神工,机缘天成,画龙点睛。  

雷俊心中一凛。  

就见光球中这次飞出三条签运。  

他仔细阅读签运后,挑了挑眉梢:“这可真是…”  

首先,好消息,这次又新开出一条上上签!  

自己等待多次,总算又有上上签光临了。  

然后,还是好消息。  

这次的三条签运,最差都是中中签,没有下签。  

之前两次趋吉避凶,先是双中下,再是双下下。  

这回终于否极泰来了。  

那么最后,就有一点小问题了。  

三条签运具体如下:  

上上签,断流玉带溪三日后,恢复玉带溪,返回小叶峰北,可得四品机缘一道,后续可拓展,无风险,无后患,大吉!  

中上签,小叶峰北静候三日,可得五品机缘一道,无风险,无后患,吉。  

中中签,断流玉带溪不恢复,返回小叶峰北,无所失,无所得,平。  

雷俊读过签运,心思有些微妙。  

他进出蜀南竹海也有几回了,且近期一直留在这边,对周围环境地形已有初步掌握。  

小叶峰,指的就是他眼下所在的这片山林。  

那真阴之地,正是在小叶峰北面的竹林里。  

而玉带溪,是流经小叶峰的一条山间清溪。  

溪流规模不大,富含灵气但也不是说特别充沛。  

对已经中三天境界的雷俊来说,属于不那么起眼的一条山间溪水。  

可现在按照签运昭示,这条玉带溪,将直接决定雷俊接下来在小叶峰北的收获。  

雷俊仔细阅读上上签的内容。  

四品机缘。  

可拓展。  

他直觉这便是对应真阳奇花的真阴灵物。  

当初指向真阳奇花的机缘,同为四品,签运中上,没有可拓展的字样,可能是因为单凭真阳奇花不足以提升他的根骨。  

而现在,雷俊就差这最后临门一脚。  

这支上上签昭示的命途,正是指向他有机会再次提升自己的根骨。  

想要达成目标,不能干巴巴只守着眼前这片真阴之地,还要在玉带溪那边,做些什么…  

雷俊心中有了主意。  

他回头看一眼那些白竹,挥挥手,息壤旗飞出,落在白竹下方山地上。  

昏黄的灵光一闪即没。  

然后,这片竹林就不再有灵气流传而出,翠竹遮掩下,那片白竹似乎也没那么显眼了。  

雷俊接下来在周围,埋藏下自己多张灵符。  

灵符皆悄然融入泥土,不见踪影,仿佛从来都未存在过。  

做完相应准备,雷俊才带着那依依不舍的滚滚,离开小叶峰。  

如果可以的话,留下个可靠帮手在这里看守,最好不过。  

但眼下这头滚滚尚不合适。  

雷道长可不想给它监守自盗的机会…  

蜀南竹海广阔,一人一熊在其中穿梭。  

很快,一条清溪出现在雷俊视野范围内。  

他分辨一下方向后,带着那巨型滚滚,向溪水上游行去。  

“洞府…出世…宝物…”  

忽然,有断断续续的说话声,顺风飘入雷俊耳中。  

雷俊凝神细听,声音顿时变得清晰起来:  

“…想不到这竹海中居然有前辈高人留下的洞府,洞府内更有秘宝,我们快点赶去看看!”  

一行人兴高采烈,从玉带溪对岸的竹林中疾驰而过。  

看模样,有男有女,有年老也有年少。  

修为实力高的在二重天,低的还在炼气、养气阶段。  

雷俊闻声,挑了挑眉梢。  

蜀南竹海别的地方不好说,这附近他都已经转遍了。  

没见有什么前辈高人遗留的洞府。  

自己脑海中的光球,也对此没有反应。  

雷俊微微摇头,脚步略微停顿后,便重新继续出发。  

他目标明确,是新的上上签和真阴灵物。  

就算真有什么前辈仙人洞府,雷俊暂时也不分心旁顾。  

针对签运所言的断流玉带溪,他有初步判断。  

不是说随便断在哪里都行。  

而是要挑选合适的点位,山溪断流后,地脉山川灵气变化,从而影响小叶峰北那边真阴之地。  

不过,说来也巧,雷俊沿着玉带溪来到上游,选择合适断流合适位置,走着走着,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