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五支上上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说过雷俊近来的名声,颇为伶俐:“向道之人贺斌,参见雷道长!”  

“免礼。”雷俊微笑点头。  

虽然此前跟玉河派没打过交道,但大家都属道家符箓派传承,是龙虎山源流。  

雷俊看着那个首先认出自己的玉河派弟子陈息问道:“我记得玉河派离这边有些距离,你们怎么过来了?”  

陈息恭敬答道:“道长容禀,家师和几位本派长老,带我们一起出来增长见闻。  

之前放大家四散游历,我们几人结伴同行,晚些时候再到约定地点,和家师与其他同门汇合。  

先前在这幽蓬山中游走,忽然发现这里有片山谷在开春前便非常温暖,于是一起过来看看。  

只是不曾料想这里是道长的驻驾之地,惊扰道长清静,弟子等人惶恐,恳请道长恕罪。”  

雷俊:“此乃山野自然之所,何曾是我的驻驾之地?大家都可来得,没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陈息、陆伯元松一口气。  

看来这位雷道长,属于相对好说话的。  

然后他们心思就活络起来。  

虽然雷俊是本府真传,他们是分支别脉玉河派门下,但如果能搭上几分交情的话,将来想必受用无穷。  

不管是雷俊随口指点他们几句道法,还是对景时候夸他们一句好话,对二人来讲,都是巨大收获。  

于是两个玉河派传度弟子,纷纷拿出侍奉自家师长的劲头与热情,开始围着雷俊打转。  

至于说雷俊真实年龄比他们还小这事儿,二人自动忽略了。  

相较而言,他们更关心把握自己举动的尺度,以免太热情过了火,反而惹雷道长不喜。  

雷俊对别人围着自己鞍前马后来回转,并不热衷,但也不打断陈息、陆伯元二人的热情。  

另外一边,贺斌等三个小道童,则看着有些羡慕。  

陈息、陆伯元两位传度道士拉下脸来干道童的活儿,他们三个正派道童不好再凑上前争抢。  

除非有把握叫雷俊一眼相中,直接带回龙虎山天师府,否则贺斌他们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在玉河派修行。  

贺斌眼珠子不停转,跟在陈息、陆伯元身后帮忙打下手,观察寻找机会,希望能也在雷俊面前露露脸。  

雷俊将一切尽收眼底。  

不管是陈息、陆伯元,还是贺斌他们,雷俊态度都是不鼓励也不排斥。  

待一夜休息过后,第二天清晨,陈息、陆伯元几人来向雷俊请安和辞行。  

“将来有缘法,当会重逢。”雷俊微微一笑。  

他看着玉河派几人,略微沉吟,然后多问了一句:“你们接下来,就要去跟同门汇合了?”  

陈息、陆伯元应道:“距离约定之期尚有些时日,我们准备在幽蓬山里继续走走,然后再去汇合。”  

雷俊:“周围地脉灵气近来不稳,常有异变,你们多多留神。  

幽蓬山整体尚算安全,唯有主峰一带,不要靠近,以免遇到天灾险情。”  

玉河派几人面面相觑,然后都连忙答应:“谢雷道长指点,我们一定小心!”  

雷俊点点头,重新闭目打坐,不再言语。  

陈息、陆伯元几人,忙退出离开山谷。  

朝阳初升,日头渐渐向上,挪到天中。  

正午时分临近。  

雷俊停止打坐,站起身来,眯缝着眼睛抬头观察天色日头:“要来了么,会是什么?”  

同幽蓬山相距遥远,似乎毫不相干之地,一座同样幽静的山林谷地内。  

云海飞舟,停在山外,为密法遮掩,不露行藏,尽量保密。  

山谷中,则有多人正在忙碌。  

谷地中央,被挖出一个巨大的深坑,足有数亩方圆,从山顶向下俯视,视觉效果震撼。  

深坑周围地面上,则码放了整整齐齐一圈的巨大墨砚,每个都超过一丈见方。  

叶承等叶家子弟站在山谷外围的山峰上,俯视下方深谷内的景象,个个神情肃穆。  

“约定时间将至,我们开始。”叶承一声令下。  

他身后一众叶氏族人,当即纷纷进入山谷。  

很快,深坑周围的众多巨型墨砚,就仿佛一个个深渊从中放出源源不断的浓墨,然后一起注入深坑。  

深坑广阔且深。  

但浓墨仿佛无穷无尽。  

随着时间推移,深坑赫然有被填满的迹象。  

山谷中,仿佛出现一片墨湖。  

浓墨仍然在不停向中央灌入,墨湖表面渐渐高出周围巨坑边缘。  

但不溢出。  

浓墨仿佛被无形力量束缚,高出巨坑边缘后又悬于半空,形同凝固。  

这一团骇人听闻的巨墨,形体在不断重塑。  

到得最后,彻底凝实,化作固体。  

远远望去,赫然像是在山谷内,摆着一枚极为巨大的黑棋。  

眼见黑棋确立,叶承神情没有轻松,反而更加严肃郑重。  

他取出一副书卷,徐徐将之展开。  

顿时有文华才气凝结为实体,仿佛云烟,气冲霄汉,光耀四方。  

其他叶家子弟,一起来到叶承身后。  

叶承松手,展开的书卷悬于半空而不落。  

以他为首,一众叶家子弟,一齐朝书卷拜了九拜。  

下一刻,书卷无风自动,向前飘落,飞入山谷中。  

书卷落在下方谷内那枚直径接近百米的巨大棋子上方,化作流光一道,微微闪现,便消失在墨黑棋子表面。  

然后,偌大的黑棋,整体震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