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阴阳双鱼入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轩很快平复情绪,重新恢复一张铁面。  

但他面上还是露出微笑,赞许地看向雷俊:  

“和你同届传度大典入府的弟子中,雷师弟是第一个修成三重天的人。  

你修为进步迅猛,更成功渡过天堑劫难,筑立法坛,实在可喜可贺。  

如果不是你实力出人预料,青霄湖一战,结果不堪设想。”  

现在的情况是董家翻车了。  

假使情况反过来,不提江州林族如何,就算天师府事后找董家算账,但人死不能复生,已遇害的弟子没法再活过来。  

“李师兄过奖了,事发突然,我也是勉强一试。”  

雷俊言道:“修行上的事,全多有赖家师指点教导。”  

元墨白微微一笑:“青石墨有害但易得,雾袅云晶有益但难寻,好在二者相合,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雷俊:“师父教诲的是。”  

李轩同样一礼:“师叔教诲,令弟子茅塞顿开。”  

他心道看来是元师叔早有准备,培养雷俊的同时,也打磨雷俊的棱角。  

虽然小师叔的心思难测,但这几年大家来往更密切走得更近了,终归是好事。  

不要求元墨白当真偏向他们这边,只要当真中立不倾向于许元贞那边就足够了,许元贞势单力孤终究翻不了天。  

雷俊的事虽然出乎预料,但对当前局面,尚算小插曲。  

等本府那边接到消息再有专人过来同元墨白、李轩汇合,以展开对江州林族的反击。  

别的不说,先处理董家。  

哪怕在青霄湖翻车的是董家,对他们来说,事情才刚开始。  

如果不是提防林族另有安排,元墨白已经过去铲董家在青兰河下游的基业了。  

…或许当代天师现在状态真有不妥,但正是这种时候,龙虎山反应才不能软了。  

雷俊跟在人群中随大流。  

之后的相关事宜,其实已经不关他的事了。  

就算一定要说雷俊沾边,他也无疑是个顺带的。  

保卫青霄湖迎击董家人,他明确立下一功,又有元墨白关照。  

所以接下来,就是天塌有高个顶着。  

雷俊上一边找個凉快的地方,安静待着就成。  

“这件灵物不错,正合你用。”  

元墨白事后也没多提林族、董家的事情,只是看了看雷俊递过来的既济石后,微笑点头:  

“火髓阳鱼,未济钵,既济石,如果再成功拿到水髓阴鱼,你接下来将稳稳前进一大步。”  

雷俊谢过元墨白,便回自己住所的小天地里,静心修行,调养状态,将风风雨雨关在门外。  

他倒也不是和外界全然断绝讯息。  

天师府接下来同江州林族之间的拉扯,非常激烈。  

方岳、方明远恰逢其会,荆襄方族插手进来,态度暧昧。  

另有消息称,还有其他卷进来的一方巨擘。  

蜀山。  

之前同师父约战的高手,来自蜀山么…雷俊心道。  

元墨白不多提,他便不多问。  

外面的大风大浪,目前刮不到雷俊。  

倒是有些许小风雨,虽然遮在大风浪下,叫他微微摇头。  

作为同批正式入门天师府弟子里第一个三重天,而且只用了四、五年时间,雷俊多少也算是出名了。  

不仅仅是天师府内,还包括府外。  

四年多时间,从一重天炼气十二层,连过两道天堑劫难,冲到三重天。  

这样的速度,放眼整个大唐天下,都是少数中的少数,想不出名都难。  

中中签让雷俊得到既济石、避水金瞳的同时,终于叫他这块金子发光为人所知。  

既然已经发光发亮了,雷俊便不纠结,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习惯和节奏仍按自己一贯的来。  

正如中中签所言,将来慎重处之便是。  

类似情形,也早有人在前面探过路。  

雷俊突破到三重天的消息传开前,同一批年轻弟子里,最引府内外各方关注的人,毫无疑问是陈易,风头比紫阳长老幺女李颖还要更劲。  

尤其是去年新一次传度大典上,陈易作为天师府代表,胜过纯阳宫年轻弟子,为他大大扬名。  

同时也带来麻烦。  

那道中中签,后来也应验了。  

陈易去年一次外出历练时,被天师府的老对头盯上。  

某个秘境中,一群黄天道徒袭击追杀陈易。  

陈易虽然反杀对方几人更成功逃出生天,但自己同样伤得不轻。  

不过,雷俊听说陈易反杀黄天道徒同时,似乎从对方那里夺取某件宝物。  

带回山后,师门给他记了一功。  

之后时间直到今年,陈易都一直在山上,半是休养,半是潜修,最近少有动静。  

雷俊听后感慨,这位陈师弟果然还是有其特异之处的。  

只是一路行来火花带闪电,始终祸福纠缠,心惊肉跳,玩得就是个惊险刺激,雷俊自问羡慕不来。  

偶然为之也就罢了,他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日子里,雷俊安心修行,继续温养自己的道基与法坛。  

直到…  

“水髓阴鱼,诞生了,灵性不错。”元墨白笑道。  

雷俊闻言,由衷喜悦,长舒一口气。  

元墨白自上次离开后,一直留在青霄山这边。  

有他盯着,没发生雷俊穿越前在蓝星看小说时,小说里发现宝物但被别人截胡的事。  

当雷俊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