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唐晓棠破防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了许元贞的话,雷俊问道:“调和阴阳的灵物…本派应该不少吧?”  

道家素来重阴阳交泰,龙虎山天师府更是强调水火相济,龙虎交汇。  

“确实不少,但你合用的就未必。”许元贞摇头。  

元墨白则微笑解释:“大道万千,便是调和阴阳之物,细微处也常有差别,你的火髓阳鱼本也特殊,因此心急不得,所以为师才讲,要看机缘。”  

雷俊点头:“谢师父和大师姐指点,我接下来先打听水髓阴鱼和阴阳灵物的下落。”  

元墨白:“当初开辟玄阳洞天时,为师也有过一些考虑。  

水髓阴鱼的话,本派掌握的洞天福地中难寻,要从别处想办法。  

听闻过信江往北去,山间常有寒泉,那边的消息可以留意下。”  

雷俊应诺。  

接下来的日子,他静心修行,外间纵有变化,也不分他心神。  

再经过几个月时间修行,雷俊内视己身,道基坛场上除了八门六幕和最早的虚拟诵经堂外,又成功多添两堂。  

其一是炼度堂,其二是普度堂。  

这个世界,现实中道家符箓派建坛场,炼度堂的作用是渡化亡魂生尸,主掌升迁幽冥,而普度堂则立六道四生,九州分野,设斛食坛场,养十类孤魂滞魄。  

筑基修士修行,自己的道基坛场上建虚拟炼度堂,作用则是炼化性灵,强化神魂。  

而虚拟普度堂,则是蕴养性灵。  

二者都开始强调性灵神魂的修行培养。  

天师府传承虽说命功在先,但整体仍然是性命交修并重的路子。  

雷俊的道基坛场上建起虚拟炼度堂和虚拟普度堂,火髓阳鱼就不用再勉强养在虚拟诵经堂里,叫这“鱼”更自在,如鱼得水。  

于是雷俊的神魂便也进一步得到火髓阳鱼灵性的反馈与温养,叫他神魂思维念头更加灵动。  

雷俊修行自在,有其他人却不痛快。  

就在今年九月底,出关不久的当代天师,再次闭关。  

府里上下,一时间全部失语。  

虽然日子也不是不能继续过,但大家的心情和半年前盼着天师出关时,差距就很大了。  

最失望的人,毫无疑问是十一月初终于兴高采烈出关的唐晓棠。  

当她听说天师先出关又重新闭关,仍然无法主持新一年传度大典时,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用雷俊穿越前在蓝星的说法就是…  

破防了。  

她破防了。  

虽然不是特别破。  

“我,就,不,信,了!”  

唐晓棠咬紧牙关,一字一顿,决心错过自己来龙虎山后的第五次传度大典。  

天师再次闭关前,已经交代其他人,此次闭关仍然时间不定,所以明年年初新一届传度大典,他不参加。  

唐晓棠无心继续留在山上,一气之下,再次出山游历去了。  

“可能,会比她上次出山,更加鸡飞狗跳?”雷俊话虽然是问句,语气却很肯定。  

许元贞望着窗外,随口道:“出去走走,也不是坏事。”  

雷俊:“掌门师伯重新闭关前,没有交代小师姐相关安排?”  

许元贞摇头。  

雷俊哑然。  

天师,不会想要唐晓棠真当一辈子道童吧?  

就算恶趣味要打造什么史上最强道童,那唐晓棠早已经是了…咳咳!  

不管怎么猜测,事情已经尘埃落定。  

唐晓棠再次被天师放了鸽子。  

好在不论跟她关系如何,元墨白、李红雨、李紫阳等天师府核心高层,都默契地不会真拿唐晓棠当個寻常道童来看待。  

相反,一应待遇,还有提高。  

旧的一年,就在这诡异喧闹中过去。  

新的一年到来。  

雷俊来龙虎山入道门,从进道童院算起,也差不多五年左右时间了。  

新年一月十五,正式入府拜师三年后,二十三岁的雷俊,迎来自己在山上的第二次传度大典。  

这次他不再是大典主角了。  

新一届传度,新一批弟子。  

雷俊这次参加大典,是给师父元墨白当助手。  

今年,将由元墨白担任主持大典的高功法师。  

同门师兄王归元几个月前修行也到了关键时刻,因而选择闭关静修。  

所以元墨白门下,目前只有雷俊一人。  

好在所有工作不会都压给他,师门自然调派其他人过来帮忙。  

“罗师兄,我经验不足,你多关照。”雷俊同相熟的罗浩然招呼。  

罗浩然笑道:“别担心,我们一起跟着元师叔按科仪流程走就好。”  

大典流程,和雷俊他们上一届没有分别。  

雷俊作为刚入门三年的传度弟子,也没啥高难度的活儿,主要工作是跟在师父元墨白身旁续香。  

道家法仪科规,整个流程中,香火一直不能断。  

因为站位角度的原因,雷俊不是站在一众道童身前列队,而是守在斋坛香炉旁。  

一眼扫过去,今年参加传度的新一批道童,基本都是熟面孔。  

他离开道童院也就三年时间,这次够格参加传度的道童,他就算没打过交道,当初也大多见过人。  

例如张源,终于修成炼气十二层,得保举师和监度师、传度师三师一起允许参加今年新一届传度大典,正式入府成为真传弟子。  

不过也有少许例外。  

有个少年,看上去才只十一、二岁年龄,也站在队列里,雷俊瞧着眼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