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许元贞恶事做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胡长老眉头紧锁,脸上不满完全不加掩饰。  

李轩缓过劲来,自然要为弟弟再争一把:“相信就是这些热晶砂,引发下仙池异变!”  

最终天师亲传三弟子张静真开口:  

“造成云海仙池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确定,我们后续再仔细勘察,现在先送方师弟他们出去。”  

雷俊随其他人一起,被送离小洞天。  

但他们暂时还不能各回各家。  

鉴于云海仙池闹出不同以往的大动静,更出现李铭身死这样的恶性事件,一众在场者后续还都要接受师门长辈的询问。  

不过,大家也都算得上各有背景。  

元墨白等人很快就来捞各自的徒弟。  

事实上,虽然事发时没有直接目击者,但事情大致经过,并不复杂。  

下仙池发生特殊变化,暗藏潜流,看似平静,其实随时可能爆发,且暴烈至极。  

三重天修为的修行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潜入,必死无疑,被涡流席卷,连逃都逃不出来。  

李铭虽然有其父紫阳长老赐下的灵符护身,但就像元墨白给雷俊的金关符一样,具体能发挥多大作用,还需考虑晚辈弟子本身修为。  

何况,李家父子俩也不曾料到,李铭身在天师府山门,居然还会遇见这么大的凶险。  

“所以说,行事要慎重啊,紫阳师伯如果再多留几道符箓给李师弟备用,或许就能保他一命。”  

来探望雷俊的王归元连连感叹:“世事无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雷俊:“云海仙池,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危险?”  

师父元墨白徐徐开口:“还不能确定,但一些灵气走向受外界影响,源于龙虎山…可能,跟大师兄闭关多时有些联系,山间灵脉发生更多细微变化。”  

雷俊、王归元师兄弟二人脸色都变得有些古怪。  

元墨白的大师兄,当然是指当代天师了。  

既是李铭的大师伯,也是他嫡亲伯父。  

到头来,李铭被淹死在下仙池里,危险源头是自家大伯?  

“消息仍在封锁中,主要是关于李师弟的身后名。”  

王归元言道:“大师兄和李轩师兄那边,还是想给他定个救险而亡,因保护同门而英勇捐躯的结论。”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李铭是自己贪心宝物,因而潜入下仙池,甚至引发小洞天巨变,害己同时险些还害了洞天里其他师兄弟。  

但他已经身死,一般而言,会留体面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紫阳长老。  

元墨白:“虽然有一些波澜,但如无大意外,晚些时候风波终将平息。”  

但有些事,经不起念叨。  

意外真的来了。  

年初传度大典后便再次离山外游的大师姐许元贞,回山了。  

“凑巧抓了几条杂鱼。”  

许元贞一身紫色道袍,外罩乌纱衣,肤色依旧苍白如雪,说话又脆又快:  

“杂鱼本身不新鲜,倒是他们新绘制一种灵符,以‘破金’为名,有几分巧思,确实可破本派大多数人的金关符。”  

元墨白:“嗯,近日陆续有在外游历的弟子反应此事,还有弟子因此死伤,府里安排,尽早改良金关符以作应对。”  

许元贞:“我回来路上改了改,已经差不多可以了,回来跟师叔你们再对对。”  

元墨白对她的效率一点都不惊讶,微笑道:  

“元贞师侄你这么说,那相信是确实可以了,通传全府上下,尽快推广吧。”  

一旁王归元感慨:“大师姐你这回再次立下大功还在其次,关键是能救不少同门,大家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许元贞语气无所谓地换了话题:“刚回来,听说云海仙池出事了?”  

雷俊作为亲身经历者,不添油加醋,平静叙述自己所见所闻。  

许元贞双目黑白分明,眸光明亮,问题很跳脱,似乎一下子又换了方向:  

“刚进山门的时候遇见晓棠了,听她讲了之前被李家子弟设套的事情,雷俊你也知情?”  

雷俊简单谈了几句,最末说道:  

“虽然没有证据,但参照云海仙池中的事,我猜测是李铭的手笔。  

他直接针对的目标,可能还是陈易和上官宏,小师姐与大师兄的事,巧合的可能更大一点。”  

许元贞:“嗯,是他了。”  

说罢,站起身来。  

元墨白静静看着她。  

许元贞:“如果谁当面挑战晓棠打得她嘴啃泥,我会在一旁鼓掌叫好。  

但她再愚蠢,也是我带回山的人,有人想利用她演滑稽戏,就要做好被拆穿的准备。  

戏被拆穿,便该有人喝倒彩,这是他们应得的。”  

她语气平静,说完后不疾不徐转身离开。  

雷俊目送对方背影离去,挑了挑眉梢。  

当天,什么都没发生。  

府里众人更多在庆幸,大师姐改良了金关符。  

破金符威胁了大家没几天就蔫了。  

大师姐不愧是大师姐。  

第二天,也什么都没发生。  

府内高层内部,就云海仙池事件,慢慢快要达成共识。  

但是第三天。  

许元贞忽然公开了许多信息。  

以李铭为首的部分李氏子弟,在担任执事殿、符箓殿、火工殿、外事殿等地执事差遣时,大肆贪墨,中饱私囊。  

有李氏子弟任道童院教习时,敷衍授课,玩忽职守甚至故意打压外姓道童。  

往远了说,李铭曾造成外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