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缘有优劣高下之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果有机会,雷俊更想直接赶上明年的传度大典。  

因为时间不等人,修行更不等人。  

相比穿越前他在蓝星看过的一些小说,这个世界的修行者,有些特殊。  

修行者或许神通广大,破坏力惊人,但寿数却没有动不动千年、万年那么长。  

总结一下,很硬,但短。  

短是大问题,除了短以外,另一个大问题是萎。  

一日不得永生,哪怕再高的境界再长的寿命,修行者也会有老朽和衰弱的时候。  

就雷俊目前已知的信息,这个世界的修行者,除非不断提高境界,不断自我超越提高寿命上限,否则不存在越古老越强大的情况。  

超过一定年龄不突破提升,只会断绝进步希望,并渐渐衰弱,甚至跌落境界。  

那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却还能登临绝顶的老仙人画风,只存在两种可能:  

一,相较于其老年人的外貌来说,当前年龄其实还远比他自己的寿数极限要低。  

二,他现在真的年龄大了,而他年轻时只会比现在年老的他自己更强。  

所以成名不一定要早,但进步一定要趁早。  

越年轻,越有冲劲,提高越快,潜力越足。  

对十八岁才开始修道的雷俊来说,在天师府这样的圣地传承起步已经很走运,帮他追回不少时间。  

但距离明年年初的传度大典,不到一年了。  

修行之事,境界越向上越难,耗时越多。  

单独只吃紫金灵芝一個小灶,赶不及的,需要更多小灶才行…雷俊心中闪过念头。  

教习不知面前年轻人瞬间想了那许多,他自顾自感慨:“大师姐当初引你入我道门,接引你来天师府,这份眼力,还是很令人佩服的。”  

雷俊:“您说得是。”  

大师姐,名叫许元贞。  

眼前这位教习同她其实不是一个师承。  

但同辈天师府真传弟子,基本都习惯称呼她“大师姐”。  

因为,许元贞是当代天师首徒。  

大师姐年纪其实不大,但名头却很大。  

天师府自家前辈宿老不少,天师府外,却有不少人称呼她“二天师”。  

当初正是这位二天师,带雷俊回天师府。  

不过,她貌似不是特别有谱。  

尤其喜欢到处乱窜,带雷俊回山后,她本人又离山,一直未归。  

雷俊也不多宣扬,一切先顺其自然。  

教习:“修行一道,你渐渐开窍当然是好,不过记得劳逸结合,不要急躁。”  

雷俊:“是。”  

教习满意点头。  

雷俊修行进步快,让他惊喜,但还不至于太过震惊。  

至于说比他预期中进步快,同样不算太扎眼。  

主要是隔壁八分院那边,最近新崛起一个风头人物。  

陈易新得纯金灵芝后,爆发上升势头很快,开始惹人注目。  

不过,雷俊有所耳闻,近来有不少人跟陈易为难。  

六分院这边,几个相熟的道童聊天,也聊到这件事。  

养伤养到可以下地,重新有了活力的张师兄,神秘兮兮说道:  

“说来也简单,我听说,他得罪了山上府里的道长!”  

雷俊:“因为那株纯金灵芝?”  

张师兄:“是啊,听说是要炼一炉仙丹,一直不成就是因为灵芝台干枯金灵芝绝迹,这次灵芝台意外复苏也有金灵芝新生,难得等到机会,不料纯金灵芝却给陈易吞了,你说他能不招人恨么?”  

“府里的道长,应该不至于跟陈师弟一般见识吧?”身旁道童犹豫着问道,倒不是纯为陈易抱不平,更多是同类相怜。  

张师兄叹息:“道长当然不至于因此大动干戈,顶多叹一声无缘,可是道童院有不少人想讨好他嘛,就把心思动到收拾陈易那里。”  

雷俊回想当初签运:  

中中签,不凑热闹,静待时机,惊变过后,前往灵芝台,可得六品机缘一道,但树大招风,引人嫉恨,暗藏后患,平。  

按大师姐许元贞的作风,只会介意高层长辈以大欺小。  

下面道童之间的争端,她多半不放在心上。  

有她在,雷俊当初如果选了这条中中签,大麻烦肯定没有,小麻烦却不好说。  

正应了中中签好坏参半的路数。  

不过,现在雷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他听过八卦故事,接下来仍按照自己的步调,专心于自身修行。  

直到有一天晚上,教习带着一个青年道士,来雷俊的小院。  

“这位是王归元王师弟,元师叔的弟子。”  

教习介绍道:“元师叔有封信,让他带给你。”  

“元长老吗?”雷俊心中一动。  

元长老,许元贞的小师叔。  

当代天师的小师弟。  

听说面前年轻道士是他的弟子,雷俊心中有些唏嘘。  

一般来说,山下道童院里的道童们,如果能被允许参加传度,大家未来的师父,其实大多各自有数。  

哪位仙长当初接引道童来龙虎山入道,将来不出大意外,就是道童正式成为道士后拜的度师,又称本师。  

天师府重师承,所谓仙缘,大多数时候也都是一线直通。  

但雷俊就碰到了意外。  

想当初他随大师姐许元贞来龙虎山,到了山下道童院,许元贞随意叫住一个人打听:  

“师父闭关快十年了,还没出关?”  

“天师他老人家一直没有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