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求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九醒后,经常去淮水边上的楼台独坐。  

他想看一下如何养蛟龙。  

看多了几次,他大概也明白了,多是以城中气运饲养,用这南阳国都和百姓的气运。  

其中南阳国运居多,百姓气运极少。  

或许蛟龙养成后,南阳就会逐渐衰落,王朝覆灭。  

老瞎子有次飘身在他身旁,与他一起看淮水,似自言自语。  

“蛟龙成后,南阳覆灭,估计这些凡人也得遭殃。”  

陈九看着淮水,“为何要养?”  

老瞎子回道:“凡人为了王朝鼎盛,一样能攻城略地,厮杀不断,我之所行,与这些亦然。”  

陈九没有回话。  

这或许不是老瞎子的错,是世道如此,说不通的。  

老瞎子又叹气道:“其实仙和凡,已经算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了,你见过有哪位凡人能活数百岁?”  

“可这对仙来说,却是寻常,我也活了上千年,见过了太多人间事,比这更苦难的妖族入侵,我亦亲自参战,杀妖数千,在学宫里都记了一笔战功。”  

老瞎子转头看着陈九,直直问道:“那如今,你可说我好坏?”  

陈九回道:“杀人犯做了好事,可他依旧是杀人犯。”  

老瞎子反问道:“那如果我救了一千人?”  

陈九答道:“也是。”  

老瞎子又问,“一万人?”  

陈九又答:“是。”  

老瞎子叹气,“你认了死理,我与你没法讲。”  

陈九纳闷问道:“你杀了人不是杀人犯还能是啥?”  

老瞎子感慨一声,“立场不同,想法不同,没什么好说的。”  

他铜钱一转,人影不见。  

淮水起浪,陈九端坐楼台,看着潮起潮落,里面隐隐约约有蛟龙抬头。  

陈九笑了一声。  

他与这淮水好像有很大的缘分,但都不算什么好事。  

水中蛟龙想要抬头,到时候他会去竭力压制,可要是打不过,那也没法,只能是任由蛟龙抬头罢了。  

师父曾经在一个昏黑月夜里与他说过,人生有万般不如意,年少时少,年长时长。  

陈九对此,也算是颇有体会。  

毕竟如今云游遇事,便是诸多不如意。  

可这些不如意啊,又是人生百态的必经之路。  

师父在他云游之始便说了,除非有天人对他动手,不然他不会出剑。  

之前的马九万算是半步天人,所以师兄陶李来了。  

但现在的城中可没有什么半步天人。  

所以陈九得自己面对。  

也必须由他自己面对。  

不然连两个金丹都要叫动师兄、师父,那他这云游到底是自己在云游,还是师兄、师父陪着云游?  

人间不平事众多,正是要他自己去听、去看、去悟,然后找出自己的那条路。  

修行是次要,修心是主要。  

真要说来,修行何难?  

不过是照着前人的功法,依葫芦画瓢罢了。  

可要是修心不够,依葫芦画瓢便只能画到一半,戛然而止,难进半寸。  

世间天人修士,皆是修心的开悟者,与天地述心声,自创仙法,成就天人。  

陈九此番压蛟龙,如若压不住,那就…压不住吧。  

毕竟世间难有双全法啊。  

他跃下楼台,在黄昏时,沿着小道,慢慢悠悠的走回将军府。  

陈九在缓缓的改变,他也不知道这种改变到底是好是坏。  

可人总是会变的,不是吗?  

当初所想和今日所做,很难相同。  

陈九在一处小巷中,看到一位老乞跪地哀嚎,然后身子扭曲,张嘴拼命嘶吼。  

老乞早已死了,从他的身躯中爬起的是别的东西,一只随着血肉长出的半大尸鬼。  

这就是城中邪祟的真相。  

陈九早就知道,当下弹指点杀那尸鬼,看着残碎尸身倒地,在黄昏小巷的阴影中站了许久。  

最终青衫客叹气一声,背朝夕阳,晃悠着回了将军府。  

人间太不平,他能怎么办?  

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也只能是尽力而为。  

陈九身上拳意如老龙蛰伏,等待一朝尽出。  

那日的书生又来找了他,朝他俯身跪地,再是哀求。  

陈九摇头,“我找不到你的娘子。”  

书生悲鸣磕头,“求求先生。”  

陈九看着他问道:“为何要求我?”  

书生呜咽,“我…无用。”  

陈九回道:“我也无用。”  

书生再不言语,只是给青衫客磕头。  

陈九用武运将他拖起,“求人不如求己,你求我无用,不如自己想想。”  

书生呆滞看着他,“我如何求自己?”  

陈九摇头,用武运将他送走。  

书生靠在一处小巷墙角,痛哭流涕,待到泪水干涸,他忽然想起那些道士降妖,祛除邪祟时,有着寻踪觅迹的罗盘指针。  

于是书生卖了破屋中的书籍,当了丁点钱两,背着一个大箩筐,去往一处道观,打算上山学道。  

化作雾迷的女子站在小巷雾气之中,看着书生,脸上盈盈笑着,她出不了这南阳十里,当下只能恭送相公出行,图个好兆头,可她心中早已悲痛至极。  

他们本就天人永隔,女子不想再离太远了。  

正要走出小巷的书生忽然回头,瞧见了那弥漫的雾气,他止住步伐,沉默片刻,转身谨慎的朝雾气中探去。  

雾气萦绕,书生穿透了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