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独特家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家在老家这个地方算是一个小小的书香门第,从唐勇的爷爷那辈人开始就是乡村教师,父亲唐誉锋“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大学毕业就回家乡的县城当了老师,大叔和大婶在县城教育局当文员相识并成家,二叔是自由作家,二婶在县城的文化部门当个小职员,这两个人之间也有段有趣的小故事。  

自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三家人之间的关系更显亲密了,时不时找个周末就在小县城里聚一聚,大概是因为对某些事更有紧迫感了吧,就更珍惜当下。  

大婶和二婶一进门,换了鞋就开始卷起袖子进厨房帮忙洗菜做菜,因为关系好,三家人都不拘束,不像普通的客人那样。  

唐勇的老妈陈慧兰虽然喜欢一个人统治厨房的感觉,但也不会拒绝两个婶婶的热心帮忙,同样地,如果老妈去叔叔家也会主动下厨帮忙做菜,三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基本是这样。  

唐勇见婶婶们进了厨房,就马上自动自觉地开始在客厅里泡茶,摆水果和零食招待一下两位叔叔和堂弟堂妹。  

作为一家之主的唐誉锋这时候主要负责坐在客厅里陪他的两个弟弟聊聊家常。  

谈到的一些话题,无非就是孩子的学习、大人的工作、房子车子、上司下属的趣闻、还有一些家长里短等等。  

过去唐勇对这些话题一点都不感兴趣,不过时隔三十年,穿越重生回来之后,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在这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中感到十分安心,暂时摆脱了长年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  

有时候唐勇听着老爸和叔叔的谈话,自己也会插嘴几句。  

比如听叔叔们谈到有些存款想拿去买房保值的时候,唐勇就稍稍提点了一下不如投资黄金和白银。  

前世二十年战争的头五年许多地方的地面建筑都被战火摧毁,剩余的没被摧毁的房子也卖不出价钱,不断地贬值,所以房子是最不值得长远投资的物品。  

只有白银和黄金这两种贵金属是不断升价的,主要原因是觉醒了进阶系统的超能者们需要做任务升级系统,但不管任务的内容怎么变化,所有的进阶系统从星际F级升级到星际D级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两个任务是分别要求提交10公斤白银和10公斤黄金的。  

前世唐勇之所以被逼到要去卖滴了恢复药剂的星辰水,也是因为白银和黄金的价格实在太贵了,那时候的金价升了10倍以上,银价也翻了好几番。  

而且黄金在保卫战争开启后甚至成了特殊战略物资,当散布于民间和市场上的金条及黄金饰品被抢购完之后,即使是拥有可进阶系统的超能者,也要和国家签订一份从军协议才可以获得国家渠道的黄金购买资格,否则就要花数十倍的价格从国际黑市中收购。  

所以囤积黄金白银是一个回报率非常高的投资形式。在唐勇交给方家姐妹的“单子”上,囤积黄金和白银是其中最重要的两条,而且注明了囤积的黄金白银必须要在两年后,得到唐勇的点头应许才能够对外出售。  

两年后唐勇预计自己应该能够提升自己的系统到很高的级别,并大大方方地公开自己堪比一支军队的战力了。  

那时候和方家姐妹一起公开卖黄金白银,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至于说两年后唐勇为什么不去像前世一样卖滴了恢复药剂的星辰水,那不是更暴利?  

那是因为——恢复药剂对于唐勇来说是更加重要的战略物资。  

这东西不但需要消耗唐勇大量的系统点数来兑换,而且每天都被系统限制只能兑换一瓶。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整个地球上也只有唐勇的超级系统可以兑换这么强力的超能物品,其稀缺度可以说是整个星球独一份,比黄金珍贵千倍万倍。  

更何况囤积黄金根本就不需要消耗任何系统点数,系统点数岂不是比黄金珍贵得多?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唐勇为什么坐拥宝山而还要用另外的方法赚钱了。  

到了超能大战的时候,有时候一瓶恢复药剂就能挽救数百人的性命。这才是它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而不是白白消耗在某些大腹便便鱼肉百姓的富商和达官贵人孱弱空虚的身体里。  

那天在峨眉山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获取方家姐妹的信任,唐勇都舍不得拿出那瓶初级恢复药剂。不过出于对姐姐方灵珊的信任,唐勇相信她肯定不会滥用这瓶珍贵异常的恢复药剂。  

唐勇在两位叔叔提到买房保值的时候,稍微在旁边提了一下不如买黄金和白银更可靠更稳定,也不知道叔叔们听进去了没有。  

这个事情唐勇也没法管,反正他们的钱也不太多,唐勇要不是可惜他们积攒了半辈子的辛劳,也不会这么多嘴一下。话该说的说到了就行,没必要一直强调,显得自己不懂事。  

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好心别人就会领情的,即使是最亲的兄弟,或者亲叔叔都是如此。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正确与否不一定重要,有时候更重要的可能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这就是所谓的面子。  

叔叔们聊得兴起的时候三个贤惠的女人都把饭菜做好了,菜香满屋。  

菜一盘盘地端上桌来,最后一份是一个大海碗盛着香气扑鼻的靓鸡汤。  

唐勇的老妈开始在饭桌每个位置上摆上碗筷,然后两个婶婶拿着勺子往每个碗里盛汤。  

开饭前给每人都盛一碗汤已经成了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