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龙气之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见的能占到什么便宜。  

“康熙,为师的好徒弟,见到为师居然还不来觐见!”  

只是还没等康熙考虑好是先行退兵还是派人去请国师来助阵的时候,却听到空中传来了一个他根本不敢相信的声音。  

“皇上,这声音好像是国师啊!”  

多隆抬头看着天空中的城楼,惊讶地问道。  

“师尊?”  

康熙愕然抬头,看向天空中悬浮的城楼,瞬间露出了困惑不解的表情。  

不过下一刻他就不在疑惑了。  

因为他感觉到一股力量使得自己飘了起来,已经有个飞翔经验的康熙当下再不犹豫,直接朝着城楼飞了过去。  

好端端的两军交锋瞬间变成了神话剧,无论城内城外的士兵,全都惊呆了!  

“见过师尊!”  

康熙飞上城楼,看到了服侍在某人身边的陈圆圆母女和大小双儿,顿时知道眼前这家伙绝对是正宗的师傅,连忙行礼道。  

“满清皇帝?”  

朱慈炯和九难这时候也从飞天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看着直接飞上来的康熙,惊讶地问道。  

“前明余孽?”  

康熙这时候才有空查看四周,看到了一身黄袍的朱慈炯,他也皱着眉问道。  

“哼!”  

双方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全都给了对方一个不屑的眼神。  

诚然以他们两的身份遇到一起肯定是要分个你死我活才对,但是眼下大家都知道,做主的人根本不是他们!  

“师尊,您老人家若是有什么要求,只需要吩咐一声即可,何必弄这么大动静呢!”  

康熙没有理会在一旁杀气腾腾看着他的九难师太,而是对着某人苦笑着问道。  

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这位前明朱三太子就能起势了,短短数月之间此人居然能在山东拉起十万人马造反,哪怕对方是前明太子,这也太反常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这位师尊在后边帮忙负责推手了!  

可是康熙实在是想不出来,自己到底是那点惹得对方不高兴?  

莫非是因为自己派去天尊府外面蹲点的人被对方给发现了?  

又或者是自己秘密派人招龙虎山张天师和西藏活佛的事被知道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皇帝,康熙哪怕已经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这位师傅是真正的神仙,可是却不代表他就会真的把赌注都压在对方身上。  

这几个月小皇帝其实也私下做了不少工作,希望能找到几个精通术法的高手,不说能比得上某人,但最起码可以让他有点保命的底牌。  

当然了,康熙表示自己绝不是信不过自己的师尊,主要是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不对,是谁都要有两手底牌是不是?  

可惜的是,这些天那些什么真仙罗汉活佛他确实见了不少,但是那些家伙全都是样子货,一个真本事的都没有。  

所以康熙心中也有些忐忑,难不成自己这是得罪师傅了?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为师是准备来借龙气升仙的,你身上龙气不足,所以就只能想办法自己弄条真龙出来了。”  

某人笑了笑闲扯到。  

说真的,如果抛弃任务的需求和他私人对满清的厌恶,康熙这家伙还真是个做皇帝的好材料。  

至少要比朱慈炯这家伙好!  

不过谁让他们爱新觉罗家后代那么不堪呢!  

就像后人一提起晋朝和大送就会痛心疾首一样,其实甭管是司马懿又或者赵大,都能算是一代人杰,子孙后辈丢人的事算到他们头上,也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师尊,徒儿确实有些德不配位,但是此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有真龙之像的吧!”  

听到李清远跟他扯什么龙气,康熙瞬间感到一阵脑仁子疼。  

要知道康熙自幼就苦读诗书,甚至还跟着西洋传教士学过一些基础性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年代绝对能算是学贯中西的顶级人才。  

若是某人跟他说什么为君之道治国之法,康熙有绝对的自信能胜过旁边这个看起来唯唯诺诺的朱慈炯,可是对方一开口就是龙气,这就让康熙抓瞎了!  

天下间就您老一个人能看到所谓的龙气,解释权就在你一个人手里,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大明三百年龙气加持,又岂是你这区区满清伪朝可以比拟的。”  

看到自家弟弟有些烂泥扶不上墙,九难师太连忙站出来呵斥道。  

“可笑,天下从来无三百年之王朝,前明龙气已尽江山尽失,要不然又怎么可能轮到我们满洲人入主中原!”  

“满清只是黑水伪龙,又有什么资格跟我大明赤红金龙相提并论!”  

“你朱明王朝的龙脉早就被李闯派人给挖了,要不然也不会丢了江山!而我大清依托白山黑水,现在正是潜龙升天之势,你朱明王朝那条泄气劣龙,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康熙和九难顿时就所谓的龙脉龙气问题争论起来,两人引经据典互不相让,看的某人在旁边有些犯嘀咕!  

我塔麻只是随便扯个理由,你们两至于吗?  

不过所谓李自成挖了朱元璋祖坟的故事他以前倒也是听说过的,据说李自成攻下凤阳后挖了朱家皇帝的祖坟,从而导致明朝龙气大泄直至灭亡。  

而同样的,据说在得知这条消息后,崇祯也派人将李自成家十八代祖坟都给挖了,这也是为啥李自成进了京城却没有办法当皇帝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