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述道众生,陆煊成圣(3/4)
!
“太上,你不仁,休要怪我不义!”元始天尊气极开口。
一旁,同样气闷的灵宝天尊则是喘了口气,诧异道:
“太上也不算不仁吧.”
“夺你我弟子,还不算?”
“也是.”跛脚道人亦气极开口:“太上,你不仁,休要怪我二人不义!”
两尊象征着起点和终点、造化和毁灭、开辟和闭合、诸果之因和诸因之果,所持之道完全对立的道人,居然变的同仇敌忾了起来。
“元始,你我当如何?”
“先不急,徐徐图之。”
瞎眼道人气呼呼的听着自家乖徒儿如痴似醉的阐述太上大道,牙根都有些发疼。
好你的太上,好你个太上!
深吸了一口气,瞎眼道人进入太上忘情状态,神而又神,短暂的摒除掉人性,冷静道:
“灵宝,可敢冒险?”
“如何冒险?”跛脚道人好奇问道。
元始大天尊垂目:
“你我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跛脚道人瞪大了眼睛,盯着眼前摒除人性,化身大道的元始大天尊,错愕道:
“若真这般,被太上发现.”
元始大天尊退出了太上忘情的状态,复而为瞎眼道人,乐呵笑道:
“你我与外人对弈,枯燥无味,与太上对弈,何其乐也!”
顿了顿,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有些心虚,又开口:
“再说了,不是太上不仁,釜底抽薪在先嘛.太上夺你我乖徒儿,当如何?”
跛脚道人愤懑了起来:
“彼其娘之!”
说着,他又觉没对,彼太上之娘,就是在彼自个儿之娘虽然他们没娘就是了。
尽管如此,但跛脚道人还是改口道:
“太上可釜底抽薪,我等也可!”
说着,两个超脱于岁月天地的大道君对视了一眼,都齐声:
“太上可往,我亦可往!”
人间。
说是人间,但漫天之仙佛,九幽之鬼神,七成又七,都在此间,都在听道。
一个个听的如痴似醉,心往神驰,真仙如是,天尊如是,上天尊如是,坐于云端的佛祖,偷听于帝宫中的帝主,亦皆如是。
陆子讲道,道为太上,太上大道,通天彻地。
此时此刻此间,孔子做大欢喜状,似乎得见了大道之门户,将要推开,而却还差一线。
他折腰,欢喜开口:
“再讲,再讲,请老师再讲!”
沉浸在太上大道中的陆煊不等老农轻叩虚空,便又自然而然的,顺道而言,是在讲道于众生,也在讲道于自己。
讲道而悟道。
他笑着开口:
“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为元始之焏而成,又因灵宝之光而灭之,气化而成,气成而灭,周而复始,此为”
老农脑袋上冒出了三个问号,自家乖徒儿,讲着讲着,则么就讲歪了?
元始之焏?
灵宝之光?
他眼皮狂跳,刚想要叩虚空,却见陆煊话音一转,所述之道,重归于太上真本。
“万物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此为自然,此为道理.”
老农神情舒展。
陆煊话锋又转:
“万物之初生,蓬蓬勃勃,为元为始,万物之终灭,幽幽寂寂,为.”
老农做震怒状,陆煊述完这一番,又回归太上真本:
“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生为安乐,死为安息,又视是非为一,是亦不是,非也不非,还视贵贱荣辱齐为一,贵不贵,贱不贱,荣不荣,辱不辱,何故哉?”
“便皆是同,万物为同,天地生灵承于一,此其一,是太上”
老农满意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很警惕,心头嘀咕。
自家乖徒儿悟性超绝,自己只是点播了一二,便能叙述完完整整的太上真本大道,只是只是述着述着,老是要说到那两个家伙的‘道’上头去,着实恼人,着实恼人!
看来,悟性太好,也不是个好事儿.
老农倒是没觉得不对,三清本一体,太上之道,元始之道,灵宝之道,看似迥异,实则息息相关。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些忧愁的叹了口气。
而在老农看不见的地方,陆煊的心灵大海中,那口青萍剑和那盏天尊青灯,总是时不时的闪一下,寂静片刻后,又闪一下.
好似为贼。
时间流逝,陆煊叙道,时而太上之道,老农笑靥如花,时而元始之道,老农横眉冷对,时而灵宝之道,老农气的跳脚而老农这般如此的异常举动,却没有一个仙、一个佛察觉异常,依旧将之视为普通老农,不以为意。
道果者,一念可毁灭诸天,又一念可重造诸界,遮蔽道果之下者的神思,轻而易举。
便就如此,在老农一喜一忧一怒之间,日月交替了三十次,冬去春来。
牛背上,道人最后一声,悠悠扬扬:
“综其上,述其中,大道万物,万物大道,开天之始再至万物之自然,天地之本真,后至终与灭,其之所以,皆为道,皆为大道。”
“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如此大道,则顺其变动而不扰于心,不乱于神,不困于思,不乏于念。”
“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诸劫诸难,泰然处之,盖其俱为自然,劫者自然,我亦自然,无不同!”
话落,孔子顿悟,仙神恍然,佛祖惊叹,万物
“太上,你不仁,休要怪我不义!”元始天尊气极开口。
一旁,同样气闷的灵宝天尊则是喘了口气,诧异道:
“太上也不算不仁吧.”
“夺你我弟子,还不算?”
“也是.”跛脚道人亦气极开口:“太上,你不仁,休要怪我二人不义!”
两尊象征着起点和终点、造化和毁灭、开辟和闭合、诸果之因和诸因之果,所持之道完全对立的道人,居然变的同仇敌忾了起来。
“元始,你我当如何?”
“先不急,徐徐图之。”
瞎眼道人气呼呼的听着自家乖徒儿如痴似醉的阐述太上大道,牙根都有些发疼。
好你的太上,好你个太上!
深吸了一口气,瞎眼道人进入太上忘情状态,神而又神,短暂的摒除掉人性,冷静道:
“灵宝,可敢冒险?”
“如何冒险?”跛脚道人好奇问道。
元始大天尊垂目:
“你我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跛脚道人瞪大了眼睛,盯着眼前摒除人性,化身大道的元始大天尊,错愕道:
“若真这般,被太上发现.”
元始大天尊退出了太上忘情的状态,复而为瞎眼道人,乐呵笑道:
“你我与外人对弈,枯燥无味,与太上对弈,何其乐也!”
顿了顿,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有些心虚,又开口:
“再说了,不是太上不仁,釜底抽薪在先嘛.太上夺你我乖徒儿,当如何?”
跛脚道人愤懑了起来:
“彼其娘之!”
说着,他又觉没对,彼太上之娘,就是在彼自个儿之娘虽然他们没娘就是了。
尽管如此,但跛脚道人还是改口道:
“太上可釜底抽薪,我等也可!”
说着,两个超脱于岁月天地的大道君对视了一眼,都齐声:
“太上可往,我亦可往!”
人间。
说是人间,但漫天之仙佛,九幽之鬼神,七成又七,都在此间,都在听道。
一个个听的如痴似醉,心往神驰,真仙如是,天尊如是,上天尊如是,坐于云端的佛祖,偷听于帝宫中的帝主,亦皆如是。
陆子讲道,道为太上,太上大道,通天彻地。
此时此刻此间,孔子做大欢喜状,似乎得见了大道之门户,将要推开,而却还差一线。
他折腰,欢喜开口:
“再讲,再讲,请老师再讲!”
沉浸在太上大道中的陆煊不等老农轻叩虚空,便又自然而然的,顺道而言,是在讲道于众生,也在讲道于自己。
讲道而悟道。
他笑着开口:
“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为元始之焏而成,又因灵宝之光而灭之,气化而成,气成而灭,周而复始,此为”
老农脑袋上冒出了三个问号,自家乖徒儿,讲着讲着,则么就讲歪了?
元始之焏?
灵宝之光?
他眼皮狂跳,刚想要叩虚空,却见陆煊话音一转,所述之道,重归于太上真本。
“万物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此为自然,此为道理.”
老农神情舒展。
陆煊话锋又转:
“万物之初生,蓬蓬勃勃,为元为始,万物之终灭,幽幽寂寂,为.”
老农做震怒状,陆煊述完这一番,又回归太上真本:
“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生为安乐,死为安息,又视是非为一,是亦不是,非也不非,还视贵贱荣辱齐为一,贵不贵,贱不贱,荣不荣,辱不辱,何故哉?”
“便皆是同,万物为同,天地生灵承于一,此其一,是太上”
老农满意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很警惕,心头嘀咕。
自家乖徒儿悟性超绝,自己只是点播了一二,便能叙述完完整整的太上真本大道,只是只是述着述着,老是要说到那两个家伙的‘道’上头去,着实恼人,着实恼人!
看来,悟性太好,也不是个好事儿.
老农倒是没觉得不对,三清本一体,太上之道,元始之道,灵宝之道,看似迥异,实则息息相关。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些忧愁的叹了口气。
而在老农看不见的地方,陆煊的心灵大海中,那口青萍剑和那盏天尊青灯,总是时不时的闪一下,寂静片刻后,又闪一下.
好似为贼。
时间流逝,陆煊叙道,时而太上之道,老农笑靥如花,时而元始之道,老农横眉冷对,时而灵宝之道,老农气的跳脚而老农这般如此的异常举动,却没有一个仙、一个佛察觉异常,依旧将之视为普通老农,不以为意。
道果者,一念可毁灭诸天,又一念可重造诸界,遮蔽道果之下者的神思,轻而易举。
便就如此,在老农一喜一忧一怒之间,日月交替了三十次,冬去春来。
牛背上,道人最后一声,悠悠扬扬:
“综其上,述其中,大道万物,万物大道,开天之始再至万物之自然,天地之本真,后至终与灭,其之所以,皆为道,皆为大道。”
“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如此大道,则顺其变动而不扰于心,不乱于神,不困于思,不乏于念。”
“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诸劫诸难,泰然处之,盖其俱为自然,劫者自然,我亦自然,无不同!”
话落,孔子顿悟,仙神恍然,佛祖惊叹,万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